现代散文
-
秦岭的路
亿万年的地壳运动,沧海桑田,横亘于中国中部的秦岭,如巨龙出海,昂起头颅,挺起脊梁,逆淮河向西,拖着长长的尾翼,以父亲的姿势,在中国的大地上站出了1600余公里的轨迹...
-
蹄印深深
从云南昭通盐津县城西行20多公里,远远看见巨大的山体,像是被利剑劈成两半,形成了两扇敞开的巨大石门。好雄伟的一道关!这就是着名的豆沙关?这就是保存得最完整的古南方...
-
甘南走笔
这次去的是属于洮河和大夏河流经的地方,是黄河流域的甘南。 首先映入眼帘的是满目苍翠。我是农民的后代,我与青山绿水有着不解之缘。小时候我们以柴做薪,我砍过柴,砍柴...
-
隔篱饭香
隔壁,广州话说隔篱。这两个词都含有隔,区别在一个是壁,另一个用篱。从造词的角度来看,左右相毗连的屋子,墙是用砖、石或土等筑成的,自然说隔壁;如果是植物,诸如竹子...
-
看了两眼青海湖
因为青海湖的美丽传说,我先后去过两次,一次是冬季。车出西宁,便一直在山沟里走,山是青灰色的,有树林的地方,撒落一些积雪,给沉寂的山坳增添了一些光泽。行进日月山,...
-
感悟秋天
当西风带着凉意驱赶盛夏的暑热,当蝉声由清亮变得涩重时,我们便走进了秋天。 秋天有最浓郁的色彩,最丰硕的果实。秋天之后便是严冬,一切都将归于华美之后的寥落,秋天也...
-
飞花满地
生长于居住于这个四季分明的地方,春夏秋冬,都能够找到不同的快乐。可以体验所处季节的风情,也可以期待下一个季节的来临,这真的让人感到满足。 在严冬,如果没有雪花的...
-
两千岁,依然春风满面
两千多年的沧海横流,衍生出我们这个城市深厚的蕴涵和无数美丽而骄人的传说 如若把历史大书翻到开始几页,那么在夏商时期我们现在居住的地方叫淮夷族,算是人类早期文明的...
-
似水流年
圣诞平安夜,我在上海蜗居的电脑上忧国忧民,突然电话响了,不出所料是房屋中介的,整个2010年,我除了写作其他好像都纠缠在房子上,我的上海蜗居太小,想换个大房子,但房...
-
风骚竞领的各式建筑
有人说,雕塑是无声的诗、立体的画。其实,从更大范围来讲,建筑物又何尝不是如此。这几年,随着大建设如火如荼地进行,各式各样新颖的建筑不断冒出合肥地面,鳞次栉比中显...
-
吉祥“二宝”
春联 幼时在故乡,每年一到农历春节,年味就特别浓厚,首先是写春联,家家对写春联都很重视。腊月二十三俗称小年,小年一到,便有人忙于请人写大年的春联。办年货,熬糖糕...
-
过年的讲究
年,古代传说中为一种怪兽,专门在大年三十出来作恶,所以,人们便在这日举行仪式燃放鞭炮,希望吓走它。久而久之,就演变成了一种节日。自此后,中国人无论飘游何方、不管...
-
红彤彤的是中国年
走进腊月的集市,扑面而来的是红灯笼、红福字、红春联、红窗花、红鞭炮、红蜡烛、红色中国结、吉祥红辣椒、红色基调的年画每年腊月的集市都是这样红得铺天盖地,红得猝不及...
-
可爱春笋
无论在哪里,笋是四季都有的。竹子是上天的恩赐,人们用长成的竹子做各样的用途,贵为国宝的熊猫还将竹枝竹叶当作主食。人类当然比憨态可掬的熊猫吃得更精细一些了,我们吃...
-
我家曾住赤阑桥
桥,是打通隔断的路,是沟通道路的路。历史会有隔断,情感需要沟通,人总是在路上,这似乎在告诉我们,无论什么时代、什么地方、什么人物,生活中都需要一座桥。 桥,是沟...
-
合肥大鲊肉漂洋过海
合肥有一道土菜叫大鲊肉,它始于何时,暂无法考证,但家家户户都会制作,淮军将士个个爱吃。作为大清王朝的国防军主力,淮军到直隶或台湾驻防,行前皆用坛子装上暴腌暴晒的...
-
草
一 若让一块田地闲置,不久便会长满野草。 好久没打理博客了,田地如此,想必我的博客也是如此的吧。我似乎看见草了:野蒿草,野茅草,羊羔草,狗尾草,几乎什么样的草都有...
-
并不是一个人的逍遥津
逍遥津是张辽的逍遥津,是曹操的逍遥津,当他们成为历史,成为我们记忆的时候,逍遥津更是合肥的逍遥津,是安徽的逍遥津,是中国的逍遥津,当所有的人无法逃离历史并注定了...
-
绿染大地
我想,在很多人眼里、心中,绿包含了丰富的内容,对其情有独钟。假如你是一介农民,则是亲近庄稼、亲近泥土的本性使然;如果你是城市一族,更是对绿充满了欣赏与渴望。 许...
-
李府断想
春分时分,正是仲春好时节。偷得浮生半日闲,去看看李府。合肥人所称李府即李鸿章故居,建于19世纪末,是晚清军政大臣万代公候李鸿章的家宅,位于合肥市淮河路繁华的步行街...
-
孝星
日前,倪萍携新书《姥姥语录》来肥签售,颇受欢迎。据媒体报道,倪萍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她每句言必姥姥的唠叨,讲到动情之处不禁潸然泪下。其实,早在倪萍到来之前,我就一...
-
古诗中的劳动
我国最早的诗歌总集《诗经》中,有很多关于劳动的诗。其中《十亩之间》是一首采桑的歌,写几个小伙子相约去看采桑姑娘的情景,体现了青年人劳动的乐趣;《椒聊》是描写一群...
-
种子之美
立春、雨水过后,惊蛰即至。春雷乍鸣,一声声,惊吓了蛰伏于地下冬眠的昆虫们。虫们来不及伸个大大的懒腰,便仓皇出穴。它们以触角搭额,思忖着又一春的新动向。 泥土阵阵...
-
回龙桥的两个掌故
合肥老城西南角有一座德胜门,相传打仗出征例须由此出门,方能得胜。德胜门内金寨路上九州大厦和盛安广场间连接东西的路,解放前叫回龙桥巷,东边略长(现为红星路),西边...
-
鸟巢座椅的渐变色
身处鸟巢,感觉不到变化,而只是觉着乱,远离了它,通过照片才看真切,是渐变在心里作怪。我们日日立于镜前自照,感觉不到须发白了。就像站在今天看昨天,大同小异,站在今...
-
茶思
清明过后,新茶大量上市了,各种各样的绿茶、红茶、花茶琳琅满目地摆上了摊点、超市等大小店堂的货架上,各类品牌的茶叶专卖店也如雨后春笋般地越开越多,令人目不暇接,这...
-
安居无憾
其实,居住在东南西北任何方位并不重要,只要置身于今天的合肥,感受到大发展、大建设、大环境所带来日新月异的变化,应该说都不遗憾。 三年前,我结识了一个北京来的小姐...
-
鸡鸣山蕴含的文化符号
鸡鸣山,全国重名多。如河北张家口、浙江义乌、福建屏南等地都有命名鸡鸣的小山。合肥也有鸡鸣山,它位于合肥城西蜀山区南岗镇。端午节这天,我参加安徽省民俗学会端午文化...
-
像战友那样奉献
七一前夕,在一次表彰大会上,听了一位老党员的先进事迹报告。老人1948年投身革命,参加过淮海战役,渡过长江,见证了中国的解放。老人现居县城,钟情于捐资助学。他在县里...
-
燎原星火满目春
对于金寨这个全国着名的第二大将军县、革命老区,我向往已久。从合肥西门十八岗上绕城高速,转沪陕高速然后接沪蓉高速到六安梅山高速路口下,渐行不远是金寨县新城区,沿史...
-
南湖的船
渡船划开了湖面的平静,风雅之音渐行渐近。据介绍,嘉兴南湖从唐代起,便以轻烟拂渚,微风欲来的迷人景色成为江南着名的旅游胜地。 宋代诗人苏东坡三过嘉兴,留下了闻道南...
-
水做的夏天
夏天仿佛是缺水的沙漠,头顶的烈日煎熬着我们的意志,在一种肆虐的温度中,我们仿佛开始倒数秋天的到来。 可是,夏天并不仅仅有着魔鬼般的气质,其实夏天也是水做的季节。...
-
大雪
每年阳历12月7日前后,斗指甲,斯时积阴为雪,至此栗烈而大,过于小雪,故名大雪。 小雪封地,大雪封河。既然为大,北国自然也就到了千里冰封、万里雪飘的迷人季节,处处呈...
-
蝉的一生
很长时间没有听到这种声音了,所以,在这个夏日的午后,当那只蝉高昂的鸣叫声传来的时候,我的心底不由地涌起一种感动,是那种久违了的感动。 对于蝉的了解还是从它们的鸣...
-
给生活投一束轮廓光
关于写作的动机,苏雪林先生早年曾做过全面深入的分析。她总结说,文艺创作是造物主赋予人们的一种本能,属于神秘现象之一,和饮食男女同等重要。苏先生的观点有些玄妙,不...
-
护花的使者叫文化
在一个文化丰沛的土地上,人与人、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于是大地花开。 高大楼房四周的绿荫处的花开着;居民小区里绿地上的花开着;喧腾的马路边的绿化带里的花开着;僻静的...
-
最珍贵的东西
空闲时,我曾帮助一家心理机构做过问卷调查。问卷上只有一个问题:你最珍贵的东西是什么? 在小区里,我遇见一位退休的老妇人。她这样写道:我的人生已经到了古稀之年,所...
-
地标意义
狂风暴雪或浓雾弥漫的夜晚,孤身徒步行走于荒野,浩浩乎如凭虚御风而不知其所止,那是一种怎样的孤独和恐怖。乘坐红眼航班,朦胧之中俯瞰一片人间灯火骤现于黑漆漆的夜幕,...
-
一广场,一世界
靠近她,仰视她,你会觉得你就是一个顶天立地的人。她的每一个细节都张显出了天地人和的精髓。 我到过许多广场,但能把中国几千年来和为贵的思想,淋漓尽致地浓缩在一个广...
-
做个有巢氏
建筑是凝固的音乐和诗,不朽的建筑伟大而神奇,记载着不同阶段的人类思想以及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我们都热爱那些建筑,但不是人人都能成为建筑设计师甚至也不可能成为建筑设...
-
春风煦日里的高新区
阳春四月,和风煦日,绿染大地,芳菲争妍。在这个崭新的季节,我有幸应朋友阿杰的邀请去游览高新区,目睹了她迷人的风姿与魅力,感受到了她蓬勃的风华和生机。 我们穿过西...
-
蜀山下的美丽凤凰
知道合肥有个国家级的高新技术园区还是在跟合肥四创电子公司成功合作以后。2005年秋天,我公司有一批计量仪表产品要出口到南美的阿根廷,因为一项关键的仪表电气控制部分程...
-
宅人出游
这个长假大约半个中国的人都踏上了旅途。有朋友说去韩国了,有朋友宣称刚从迪拜归来,还有朋友从欧洲打来电话。身为宅人的我也坐不住了,和几个同样心有不甘的人结伴上路。...
-
秋天是生命的转场
夜里一场凄风冷雨,清早起来,看到人行道上落满淡黄的叶片,知道季节已滑入秋的怀抱。经历了春的萌芽、夏的生长,这些绿意横溢的叶子终于褪去翠色,而以成熟的淡黄色泽诠释...
-
合肥酒令
合肥民间日常用餐形式比较简单,俗话说:一碗饭跑遍一个村。意思是说端一碗饭,串门,拉家常,可以串完整个村庄。农家除来客人外,通常一般情况不坐桌,各人盛一碗饭,夹上...
-
合肥的桥
这些桥,一样让人体味到历史的丰韵,人文的厚重 历史上,合肥首见于司马迁《史记》。北魏郦道元的《水经注》说:盖夏水暴长,施合于淝,故曰合肥。《南畿志》说:淝水出紫...
-
上上派
大清早的,慌慌忙忙上哪去?答曰:上上派,办点事。在肥西的大地上,几十年中,随时都能听到这段熟悉的乡音对话。 上派镇,是我老家的县城。儿时,能上一趟上派,于我而言...
-
背靠一棵树
所住的小区有一棵百年香樟,它和我一样是外来户。 香樟来自深山,起先它是不适应的,没有山岚之气、兰蕙的薰染,移植之初,我实在为它捏了把汗,但事实并非如此。经历了四...
-
草莓今又红透
与草莓相识,还是在20多年前的一个秋天。 那一年,我到合肥上学,我所在的学校地处大蜀山南麓,离城区较远且交通也不便利,每至周末,同学们只能在附近的桑园、葡萄园转一...
-
穿越合肥地名
地名或者铭刻时光的影痕,或者焕然一新百年之后,他们都将告诉后人这座城市曾经发生过的种种故事。 一人巷、二里街、三孝口、四牌楼、五里墩、六安路、七桂塘、八(坝)上...
-
马路人家
这条大马路,在两排亭亭绿树的衬托中,构成那个村庄最最闪亮的风景线,仿佛一扇充满活力的窗口,日日夜夜流动着多彩的世界。 广阔的乡野里,一条柏油大马路,仙女飘带一般...
-
年年有鱼
春节里,家家都要买条鱼,寓年年有余(鱼),希望新的一年日子过得富裕有余。鱼一般是鲤鱼,有鲤鱼跳龙门之意。过去,即使家里穷的,也要买条把便宜的鲢子煮了。 记得小时...
-
春节正是读书时
盼了一年,春节千呼万唤始出来。春节不仅仅意味着酒肉、亲情、乡情的盛宴,还意味着漂泊心灵的安抚,以及精神世界的自我料理。在辞旧迎新拜年纳客之余,在拥炉而烤暖融融的...
-
魂牵梦绕庐剧情
看戏去喽! 一个人站在村头这么大喊一声,马上满村的大门次第而开,男男女女,大人小孩,一个个扛着板凳,如潮水般地涌出门来,奔到村头,问:戏在哪儿唱?喊话的人用手一...
-
正月里来正月正
正月里来正月正,新年新月新时辰,户户玩狮子,村村看玩灯。 送走大年之后,人们的活动一下子从室内转到了室外。玩狮子、玩花鼓灯,趁着正月里农闲,玩就玩它个热火朝天! ...
-
你将开往何方
初来一个城市,给人最直观的就是高楼和人群,再者便是那些类似甲壳虫的车,除了偶尔欣赏过往的靓车豪车,我留意更多的还是发往各路的公交车。每座城市都离不开这些或旧或新...
-
那些心中有“树”的古人
植树造林,在我国源远流长。古人勤于植树,树木造福于古人,因而激发了历代文人墨客的诗意,他们常在躬亲实践的同时,对喜爱的树题诗吟咏。于树海诗林中漫步,别有一番情致...
-
断网的日子
有网的日子无疑很是精彩,琳琅满目的信息,新闻、图片、音乐、视频,知道抑或未知的,瞬间一网打尽。 有了网络就如同鱼儿得水,随便点开一个网站,都有新鲜的猎物可供捕捉...
-
刘老圩感怀
年春夏之交,我作为省军区新闻干事,随省军区机关和直属部队,出市区,沿肥西西南一条岗峦起伏的小道,进行了一次长途野营拉练。当踏进刘老圩时,我被这座古老庄园深深震撼...
-
合肥水三国
合肥民间爱听三国故事,跟合肥乃三国故地有关吧 小孩总是喜欢听大人讲故事,小时候,村里的一位阮老先生就常常招呼我们,来来来,我给你们讲三国。还说先要把头伸过去,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