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散文
-
买苹果
妻子拿出20块钱,让我到市场买苹果。 一进市场,就有个小贩跟我打招呼:姐夫,买苹果啊?我打量他一眼,不认识。我说:小伙子,你认错人了吧。小贩哈哈笑:姐夫,我咋会认...
-
明天
龙龙乖,爷爷明天给你买遥控车。孙茂祥轻轻拍着孙子,梦呓般地反复念叨着这句话,孩子终于慢慢睡着了。 他轻手轻脚地走出去。走廊里昏黄地亮着灯,护士站里两个小护士坐着...
-
蝴蝶菲儿成长记
从前,有一只懒惰的小蝴蝶,名叫菲儿。她从来都是衣来伸手,饭来张口,从没亲自劳动过,而恶梦偏偏降临在她身上 一天,菲儿又饿了。她吵吵嚷嚷地让妈妈出去找东西吃。妈妈...
-
开心菜园
那是一个初秋的日子,我带着家人去看望大我20多岁的大哥。我的到来,让像似父亲的大哥喜笑颜开,总是忙个不停。聊了会家常,大哥说要带我去看看他的菜地,分享一下他劳动的...
-
填补“空巢”
与老伴煮早餐,给爱犬喂食梳毛,给花草浇水,然后相伴去跳舞、去买菜做午饭。上午时光就这样度过。 56岁时我成了空巢老人。儿子在他乡成家立业,本想招上门女婿,可女儿又...
-
汉长安城里的石头
走进汉长安城遗址的西安门,甬道上的一块块巨石,以及少府遗址的础石,这些不起眼的石头呈现在人们的眼帘。它既不是女娲补天遗留的五彩石,也不是民间烧石灰废弃的青石,它...
-
除夕,三叩首
三叩首是故乡关中地区沣河两岸除夕由来已久的传统习俗。 年夜饭后,不管街巷外炮竹声再惊天动地、欢笑声再此起彼伏,亦无论电视里春晚节目再丰富多彩、诱惑多多,大人和孩...
-
蓝田县城的古城墙
1953年6月的一天,我们七八个同学到离家20多公里的县城参加升学考试。当时的县中学是蓝田县唯一的一所中学,全县所有小学毕业的学生,要想继续学习,都得来这里进行考试。 ...
-
鼾声
睡梦中,被一串紧似一串的打鼾声吵醒了。这是谁啊?搅了我的好梦。愠怒,瞬间挤满了脑子,突生冲动,真想狠狠地揍这个家伙一顿!在纷繁复杂、竞争激烈的当下,生活已经很累...
-
梦里花开
有这样一种花,只能在梦境中开放,它拥有阳光的温暖,拥有月光的清洁,拥有短暂的辉煌,也拥有隽永的芬芳。 所有的梦都只能在黑暗中降临,所有的梦都只会在寂静中生发,梦...
-
我和我的奇葩舍友
我来陕师大已经三年了,一直住在学校女生院一号楼。那是一个两人间的宿舍,环境很不错。在这三年里,我有过三个不同的舍友,前两个舍友是来自我们国家的,还有一个是现在的...
-
抓手扶拖拉机
上世纪70年代后期,随着联产承包责任制的不断深入,农村生产队的各种农机具、牲畜等,陆续以按户分配或购买的形式分到各家各户。我家在户县五竹乡三合庄村,是一个比较偏僻...
-
我和碧碧安娜
我在陕西师范大学国际汉学院留学生办公室实习了一个月,其间发生了许多故事,收获多多。 我接触的第一个留学生是来自哥伦比亚的已经有五十多岁的碧碧安娜。一见面,我就被...
-
当年, 我是民办教师
每每看到这张照片,我就想起来做民办老师时的那段艰难岁月。百感交集,心存酸楚。 这张照片拍摄于30多年前。那年正月初四,我们几个表兄弟在姨妈家相聚,当时在市委宣传部...
-
那个香甜的 元旦
每到元旦,思绪便被记忆的潮水打湿一回,梦里依稀再次回到那个如花般的年岁。 1988年,我参军来到驻山东青州某部,由于我在写作方面的天赋,被推荐到师政治部跟班学习新闻...
-
罩子灯的 陪伴
1978年,我正在村子里的大队部上中学,为了全力以赴冲刺中考,老师要求我们毕业班的同学要上早晚自习课。 早上到教室里还是漆黑一团,那时候乡下没有电灯泡,我们就每人从...
-
珍贵的金字匾
我家里收藏着一块30年前的金字匾,是山西省委省政府赠送的,上面有着名书法家写的好儿女志在四方几个金色大字。 文革中数万名北京、天津知青来到山西这块贫瘠的土地上插队...
-
一方石砚台
我第一次知道砚台是在上个世纪七十年代初。当时,随着我父亲的工作调动,我们家从北京的通信兵兵部来到了湖北的房县。因为部队没有办学条件,我们这些部队的孩子就在附近的...
-
一件中山装传承三代人
那是1958年,我在西单商场买了一件中山装作为新婚礼服。婚礼上,嘉宾的目光和掌声或许有一半是因为这款笔挺标致、落落大方的中山装。它让婚礼熠熠生辉。 从此以后,这件中...
-
因为热爱 所以坚持
女生当男生用,男生当畜生用。这是大学毕业以前,我们学院辅导员口中对媒体行业工作者状态的描述。当时我未迈出校园,正年轻气盛,只觉得辅导员形容得太过夸张。如今工作了...
-
跑返路上
小时候,奶奶常给我讲故事。从她的口中,我能听到许多鲜为人知的人生经历。还记得奶奶经常给我讲起抗战时期全家人跑返的事情。那时候,日本鬼子的烧杀抢掠,迫使老百姓背井...
-
在桑岛做豆腐
2012年我受北京建工国际公司党委派遣赴坦桑尼亚分公司任党支部书记。两年任期届满回国,思绪常回到那万里之遥的印度洋西海岸。在坦桑工作的点点滴滴似飞机眩窗外的白云,团...
-
那时正青春
数千平方米的车间里,机器轰鸣,灯火明亮,一个个纺织工人,戴着洁白的工作帽,系着洁白的围裙,仔细、认真地工作着。棉纱,棉线,一堆堆,一片片,纺织工人手脚并用,像落...
-
可笑的检讨
小学时很顽皮,偏偏赶上课桌一圈儿都是文静的女生,让我的一揽子恶作剧得以畅行无阻。我们的学校从后门走就是河沿,夏天的时候,蛙鸣乱耳。我却不烦它们,甚至感激备至,因...
-
铁花飞舞
我曾在一家机修厂打过八年铁。在这八年当中,亲历过无数次铁花飞舞的惊险场面。虽然这些事已过去多年了,现在想起来仍心有余悸。 记得有一次,我们在用摩擦压力机下料过程...
-
逃过难的爷爷
我娶媳妇时,伯父一家已经单过,我们家七八口人,父亲老大,爷爷奶奶四个孩子,挨肩上学,要吃要喝,一溜翘着脑袋的小燕儿一般,奶奶常年有病,干不了重活,爷爷单薄的身躯...
-
难忘那年“采蘑菇”
每当我翻开相册看到这张旧照片时,便会想起20多年前我们幼师班8位同学一起自编舞蹈《采蘑菇的小姑娘》时的欢乐情景,我仿佛也回到了我的青春年代。那时,我们十八岁,化了...
-
邻里小事 也动人
10月底的一天早晨,老伴去单位的老干部合唱团唱歌,我跟他一同下楼取报纸。从报箱取完报纸后,我因上了岁数,慢慢走上楼梯。见到住在三楼的小伙儿小曾和他的爱人小赵匆忙上...
-
绿皮车带给我的温暖记忆
上世纪,在祖国广阔的大地上,随处可见一条条的绿色长龙呼啸而过,它们穿山越岭,飞速前行,带领我们奔向一个又一个目的地。每一个人都或多或少有着关于绿皮火车的温暖记忆...
-
半片口香糖
礼拜六下午,办事回来看到姑姑的女儿晗晗站在店内,于是没有着急进店而是直接去了女儿的幼儿园。 晗晗今年9岁,小学三年级,有双休。女儿所在的幼儿园礼拜六照常开放,因为...
-
一见如故
前不久生日聚会,席间推杯换盏聊兴大发,说起了彼此相识的故事。大千世界、芸芸众生,不说全球,不说华夏,单单北京就有2000多万人,能坐在一桌儿的概率是二百万分之一,是...
-
幸福的姐妹仨
我出生在山区,家里有7个孩子,4个男孩,3个女孩,我是女孩中的老大。父母用勤劳的双手耕耘几亩田地供养我们,因孩子多,家境也比较困难,吃饭都是一个大问题,更别说照相...
-
那些年 那些人 那些事
四十多年前,北京利生体育用品商店(简称:利生) 下属有一个服装加工车间,位于王府井八面槽。车间有四间平房和一个大棚,后来由于拆迁,加工车间搬到了朝阳门外南中街(...
-
光阴在小铁车里 晃晃悠悠
这辆刚刚换过轱辘的小铁车,现在的小年轻儿们乍一看,或许会以为它是快递公司装载货物用的,实际上,它是一辆婴儿车。虽说造型看起来不那么俊俏,但它的身板儿一直都还挺硬...
-
我和袁秉文的相离相聚
由于家境关系我提前辍学了,较早地步入工厂,在唐山发电厂当上了一名绘图员。1952年,我的同学袁秉文滦师毕业后也分配到唐山发电厂,他在职工业余学校工作。我俩有着共同爱...
-
在那一片湖水中
赵湾电站就要蓄水了,塘兴是淹没区,估计要不了多久,这里的一切连同它的过往,都将静静地沉睡在一片湖水之下。 塘兴,一个撤并到赵湾镇前曾经的乡政府驻地,十来户店铺和...
-
捧出赤诚一片丹
从来没有哪位传记主人公像《阅读徐山林》中的主人公这样,让我思绪万千感慨万端产生如此强烈的崇敬之情。本来,徐山林的名字在安康是家喻户晓天下何人不识君的,但知道他认...
-
拔棉秆
拐子拐,拔棉秆,棉秆断,拐子跌到河对岸,这是流行在我们家乡的一句俚语,说的是田间拔棉秆的情景,也道出了拔棉秆的艰辛和劳累。 进入冬季,棉田里的棉花也进入了尾声,...
-
举手之劳的温暖
去年冬天,我跟老婆省吃俭用买了一套二手房,因为孩子面临着上幼儿园,等房子办完手续后,我们就紧锣密鼓地进行了装修。装修房子的那些天,为了尽量节省材料,我跟妻子都是...
-
卑微的感恩
五年之前,一个远方亲戚的儿子要在县城买房,托我看能不能找找人优惠点儿,最后只便宜了五千块钱。我心里十分过意不去,优惠的额度这么小,尽管已经尽力了,但远方亲戚表现...
-
石家庄街头的售卖
城市街头的售卖,有点像从前村镇上的露水集,来得快,去得也快。 那是早市上,卖菜的、卖水果的、卖炸糕的、卖布头的仿佛从天而降,齐集集、密扎扎、一窝蜂似地聚在了街头...
-
百穗儿
村里人粗拉,喜欢称自己没文化。但办起大事儿来,却有板有眼,丝毫不肯含糊。大事其实也就那么几宗,婚丧嫁娶盖房子之外,再就是添丁进口、认干亲、拜把子、拜干姐儿。婚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