耀州区气象句子大全 > 散文精选 > 现代散文 > 列表

现代散文

  • 过了大寒又是一年

    大寒节气是二十四节气和冬季时节的最后一个节气,是天气寒冷到极点的节气,因此大寒就是大冷的意思。 每年1月20日前后太阳到达黄经300度时为大寒。《授时通考天时》引《三...

  • 乡间柴垛

    柴垛是乡村最具体的存在,它温情、淳朴、厚实,如同村庄一般。走在乡间的任何一个村庄,都能看见农户家门前堆有大堆小堆的柴垛,有的柴垛刚刚从山上砍回,还散发着淡淡的草...

  • 蘩荇之流

    软泥上的青荇/油油的在水底招摇/在康河的柔波里/我甘心做一条水草 春阳潋滟,康河的水面划开故国与异乡的桎梏,梦里水乡的温柔和康桥的灿烂融化在一起,记忆里的荇菜就这样...

  • 那些优雅的菜

    晚饭,我们吃鱼汤的时候,妻子说,鱼汤里的香菜有点老了。一下子,让我的思绪飞奔起来,在我看来,香菜是一种优雅的菜,正是因为它的点缀,才使鱼汤的色、香、味增色不少。...

  • 七月芒花漫山岗

    老家寿宁的山野,一年四季风光各异,景色独到。最妙的是进入盛夏,山野披上了深深浅浅的各种绿色外衣,挥不去的是其间的主角漫山遍野随处生长开放的芒草和芒花。 芒草,有...

  • 难忘抗战老电影

    上世纪七十年代,那是个个物质生活单调、贫乏的年代,看电影就成了我们儿时最快乐的事情。 在众多的影片中,我最喜欢看战斗片,尤其对《小兵张嘎》、《平原游击队》、《铁...

  • 迷失桃花源

    山高林密,远离城市;瓜果飘香,鸡犬相闻;白发翁媪,摇扇乘凉。浮光掠影走过乡村,一般会得出这样的结论:这些深山里的小村子,简直就像世外桃源,特别是对于没有农村生活...

  • 静静的无花果

    在幽静的午夜,我常常想起无花果树。少年时随父母在小城公安大院中生活,宿舍边操场上有一排无花果树,常惊奇看不到花,却不时尝到奇异的果。因了无花果树身份的别样和少年...

  • 难忘平湖 那碗豆腐汤

    提及豆腐汤,很多人往往会想,有什么可稀奇的?但你可能无法想象,十多年前的一个冬天,我冒着凛冽的寒风,坐了一个多小时的摩托车,仅仅是为了尝一口平湖豆腐汤。 面对一...

  • 蓝田秋色

    数十年前,老家官田的名字还叫蓝田。文字的记载里也只说改名是在1928年-1945年间,但具体原因待考。可能的说法里,一说是因为蓝田缪姓皆为南宋状元缪蟾后裔,后人为有先祖...

  • 药香

    在我看来,许多东西是不能用科学来下定义的,我始终认为植物有着与人类相通的品性。植物,以它们纤弱的、静止的身姿,以内心的意志与信念,以始终不逾的爱,在多灾多难中彰...

  • 小笼

    在一座城市待久了,很多东西审美疲劳,熟视无睹。有一次我出差到西北,在兰州街巷时常见到杭州小笼包的招牌,突然有点惊讶:原来杭州小笼包的声名居然如此响亮。 小笼包,...

  • 美女姜

    昨日返杭。路堵。得衢州吕兄馈赠嫩姜数十斤,携以至杭,分馈诸稻友。读《调鼎集》,有姜条: 五美姜:嫩姜一斤,切片,白梅半斤,打碎去核。入炒盐二两拌匀,晒三日,入甘...

  • 家有两株金银花

    又是秋风送爽,落叶纷飞的季节,路边的银杏树像蝴蝶般飘落下来,只剩下孤零零的树干,感觉清冷孤寒;小草也渐渐枯萎,失去了平时的绿意和生气;花坛里的各种鲜花也纷纷黯然...

  • 冬天的粥

    多少年来难得吃次玉米,玉米面更是几乎不吃了,回想我小时候,天天与玉米面打交道,开始是由于口粮有限,以玉米面为主食,逢年过节或者有客人时才吃顿白面,有点类似于路遥...

  • 观鱼富春江

    籊籊竹竿,以钓于淇,《诗经》的风雅,让垂钓更像是一种生活态度而不是一种生存方式。垂钓意味着智慧,也意味着进退自如。比如,垂钓者可以追求隐逸亲近自然,也可以举竿入...

  • 琴声向好

    一大早,窗外传来刺耳的二胡声,把我吵醒了。 连日来,连续加班,本想在周末好好地补上一觉,却被硬生生地吵醒了,我睡意未消,闭上眼睛想继续睡,无奈那琴声太刺耳,我无...

  • 真先生

    在心里,我唤她真先生。 真先生的听力几乎没有了,和她说话,要趴在她耳边大声说。大家很奇怪,以先生的名气,找个好点的医院,花上几万元,安装个助听器,应该不是问题。...

  • 湖底绝恋

    这些情感似乎与季节无关,四季轮回,难以湮灭。 放眼望去,水面上思念好似春潮涌动。 我分明看见了,那如潮的伤感在湖边漫卷! 我深切感到了,那藤似的惆怅随水波荡漾! 在...

  • 村戏

    秋天稻谷收割后,村人开始别样忙碌。为了感谢天神佑护,祈求风调雨顺,村庄举办一年一度的秋后村戏。从筹备到结束,村人在比戏台更广阔的村庄大舞台上,淋漓尽致地演出自己...

  • 瞬间

    这一刻,深蓝色男子,在临街七楼的铝合金窗旁。 现在是下午5点59分。男子在想什么?大楼,去年年底,我带姐夫去办下岗优惠证,当时,正值办理机构要搬迁,走廊人挤人。姐夫...

  • 畚斗洋随感

    当朋友说眼前这个村子叫作畚斗洋时,我心里直觉得好笑。想就不能起个好听的,非得弄个脏兮兮的畚斗来作村名吗? 村子很小,只寥寥几座房子。统一的白墙黑瓦和村前一方砌着...

  • 还魂草

    撑竹筏的艄公说起崖壁上的草族时,提到九死还魂草。听说过,猫有九条命。没想到,草也有九死能还魂的。这名字一下就从众草名里跳跃出来,引发遐想。我似乎看见她模糊的身影...

  • 护士站留言

    家人有恙,漏夜值守,对住院部周遭便多了审视。也不知何方高人,竟将护士工作平台称之为护士站,既人性、妥帖又耐人寻味。使人想起南丁格尔、林巧稚,想起了生活的站台,人...

  • 风韵梅山

    初闻梅山,源自数十年前路边小贩无比自豪的笑颜:正宗的梅山柿子嘞!不甜不要钱梅山,在哪里?我不知道,只知道那里离县城很远,那里的柿子很甜、很糯,柿香沁人心脾。 再...

  • 浣溪思绪

    一方水土 一个小山村名曰院边、浣溪,乍闻就颇感几分不俗,更何况那里坐落着五十多座、有二百余载至今保存完整的古民居。怀着诗意栖居的想象,在一个秋阳的日子,我同一行...

  • 秋风起,晒薯米

    在我很小的时候,吃白米饭还是件奢侈的事。那时家里做饭时,母亲只在锅边放一小撮米,其余都是番薯米。那一撮白米饭像一弯细细的月牙,与全锅薯米饭黑白分明。白米饭都是给...

  • 乌饭子

    先生从山里回来,采了一大束果实累累的乌饭子。我有些小惊喜,这种小野果简直是我童年的美味佳肴。 老家水磨岗向阳,山上乔木稀疏,半人高的灌木乌饭子树比比皆是。每到冬...

  • 恋恋南瓜花

    下班经过菜市场,街头一小堆金灿灿的南瓜花映入眼帘,朵朵含苞欲放,映衬着数扎碧绿青翠的南瓜苗,洋溢着脉脉清香的田园故土气息。我舔舔嘴唇,记忆里、舌尖上,满是南瓜花...

  • “渔片江”小记

    在福鼎说到美食,就不能绕过渔片江。 初冬的上午,阳光格外温暖,透过玻璃窗门,斜射进渔片江店内的红木方桌上。一种质朴的声音仿佛从木质的香息中慢慢散发而出,给人一种...

  • 花知道

    花开花落,似乎无意。可是,有谁知道,一朵花的智慧丝毫不逊于一棵树、一座山呢。在花儿柔弱的外表下,那颗敏感细腻的心,朝朝夕夕呼应着大自然的律动,甚至可以洞悉世间的...

  • 一株黄瓜

    我家住在市里繁华地段的六楼,居室内除了养着一盆绿萝、一棵橡皮树、一盆吊兰外,偌大的房间里就再没有任何绿意点缀了。又是一个腊尽春回、万象更新的季节,早市上仍像往年...

  • 金钩玉簪说豆芽

    把豆芽炒虾米说成是金钩玉簪,便传递出了一股富贵气,白嫩嫩的豆芽虽然炒熟失了些水份,堆在盘子里依然像一支支玻璃种的玉簪子一样,而小虾米弯弯的点缀其间,尤其像极了金...

  • 一万个易拉罐

    我家老房子里住进了一对捡破烂的夫妻和一个叫林小玲的10岁女孩,他们来自重庆云阳山区,是我一个朋友的远房亲戚。为了生活,他们到我所在的城市以捡破烂为生。朋友说,他家...

  • 少年猎记

    说起打猎,总是让我想起少年时酷爱打猎的自己。 七十年代梁山西北部的黄河滩区,土地沙化,由于干旱,黄河滩上不利庄稼生长,倒是野草疯长,因此辽阔的河滩很适合野兔的生...

  • 当兵的孩子

    年终岁尾,一则喜讯飞进了家门当兵的儿子被北京市武警消防某部评为本年度优秀士兵!过去的一年,孩子不负重望,由消防特种车辆驾驶员至预备党员再到优秀士兵,走过了一条荆...

  • 我的“短生活”

    前一段时间我情绪不好,上星期居然对朋友出言不逊,多年的朋友就这样闹翻了。事后我觉得自己不对,可就是放不下架子认错,我灵机一动用微信给朋友发了个语音短消息道歉,朋...

  • 等待“打春”

    立春,人们也把它叫做打春。记得小时候,身体瘦弱的外婆,怕冷如同怕蛇,到了漫长难熬的三九寒冬,总是用双手抄着身上的破棉絮,唇齿之间哆哆嗦嗦的,口中不停地念叨:太冷...

  • 接受这个世界的不完美

    你说只因为孩子咳嗽爱人强制喂药导致小孩子哭,你很生气,就跑到厨房,关起门来摔餐具。孩子在门外喊妈妈你也不理。你说自己很冷漠,也奇怪自己为何如此爱发脾气与冷漠。原...

  • 平凡的感动

    有这样一群人,他们朴实无华、不计得失,他们用坚守诠释责任,意味深长;有这样一群人,他们不甘平庸、勇于创新,他们用执着解读智慧,耐人寻味;有这样一群人,他们自信谦...

  • 埋在心底的母爱

    在伊拉克的一所孤儿院里,一个八岁的小女孩没有了妈妈。她幼小的心灵十分渴望母爱,于是,她用粉笔在地上画了一个妈妈,然后,脱下鞋,走过去,她居然躺在地上妈妈的怀里睡...

  • 当你老了

    美国总统林肯曾说:我之所有,我之所能,都归于我天使般的母亲。生活中,总有这样一个人赐我以生命,赠我以力量,在成长的道路上为我遮风挡雨、保驾护航;即使全世界都将我...

  • 笸箩·簸箕·小笤帚

    这个三件套是砸碾时必不可缺的家什。 前文曾提及石碾的用途,而笸箩、簸箕、小笤帚则是与石碾配套的工具,离了这三件,石碾就没有存在的必要了。 笸箩的功能比较单一,大多...

  • 儿时的大杂院

    在城市呆久了的人们,每到假日总想到乡间、到原野走走,呼吸大自然的空气,感受另一种生活。这让我想起了儿时住大杂院的日子。 小时候,我们一家生活在一个大杂院里。院子...

  • 箱子的故事

    吃罢早饭,便匆匆融入上班的人流。秋末冬初的风总是很凉,却感觉舒适。路旁,几棵银杏的叶子开始呼啦啦地飘落下来,有的轻触衣襟,有的亲吻发梢,有的旋转着落到地面,索性...

  • 生命的羽翼

    刘逸这个名字,是我在去年加入如皋市作家协会之后从媒体、网络以及文友那里得知的。最初,我对她并不熟悉,只知道她是一位身患残疾、充满朝气、热爱写作的90后,而且还是我...

  • 青山不墨 绿水无弦

    青山不墨千秋画,绿水无弦万古琴。这是江西婺源历史文化名村李坑村中的一副楹联。这副楹联把李坑的清秀、拙朴、灵动表达得淋漓尽致。李坑就像一个素面朝天的村姑,有着一种...

  • 云南之行

    列车向着云南的方向行驶着,影影绰绰,望见了黛青的山廊,细密的森林用灰绿的针脚将远处的天和地缝缀而起,嗅闻着干净清爽的风,连心都变得虔诚。 那一天细雨蒙蒙,却是将...

  • 锅炉老吴

    顾丽红 锅炉是我以前单位的一名同事,名叫吴明华,贵州人,个头不高,体型微胖,长着一张圆鼓鼓的娃娃脸。刚认识那会儿,他正在单位从事锅炉工岗位,为了简化,我便称他为...

  • 大寒

    夏有大暑,冬有大寒,人在极冷之时,便想不起极热时的情景,那中间仿佛隔了一道墙,像是上辈子的事。在这样大风大冷的天气,有人便要说,我是不怕热的,夏天多热都不怕,就...

  • 慢慢走,欣赏啊

    漫漫人生之路,沿途风景很美,你看见了吗? 幼时的我,跟着时间的脚步走着,漫步在我家院落旁的林阴小道上,奇怪的是,有两棵树,一棵枝繁叶茂、充满生机,而另一棵枯枝断...

  • 镰刀

    镰刀被擦拭净后,一直靠在屋檐下斑驳的墙上,一言不发。像一个冷峻的、永远得不到答案的问号。 卑微的事物,深谙沉默寡言的力量。 我一生做过的最美好的事情之一,就是陪父...

  • 飞在空中一首歌

    挂在墙上一幅画,飞在空中一首歌。乐余风筝,不仅图案优美,而且哨声响亮。 这只直径9尺8寸的风筝,又名沙洲哨口板鹞,显然是冯太根家的镇宅之宝。9只八角的连体风筝,由厚...

  • 风雨三江行

    在程阳风雨桥头,当长长的红绸带挡住去路,大碗的米酒呈在眼前时,我才真正感受到进山寨礼节的隆重和侗族人的热情。清香甜淡的米酒,虽没有北方烈性酒的醇香浓郁,可伴随着...

  • 苦难是微笑的土壤

    洪平是我的初中同学,他嘴角上始终挂着的那抹微笑,就是他的logo。 他学习非常好,是我们班的班长,哪个同学学习上有困难,他会微笑着帮人补习,哪个同学生活上有困难,他...

  • 一颗心 半根草

    我认识这么几个教授。 还是在八九个月前,我见到了A教授,四十岁左右,穿戴朴素,举止言谈谨慎,让人很难搞懂他是干什么的。 这是我的合作伙伴,年轻吧,别看他这么年轻,...

  • 寒夜传来建楼声

    天已进入腊月,冰天雪地,晚上更是寒气逼人,城里的人看完最后一集电视剧后,大都在温暖如春的房子里安然入睡了。深夜,我一觉醒来,听着窗外呼叫的北风,一时没了困意,就...

  • 受伤的小榕树

    儿子儿媳出国就学前,从市场上买回来一株小榕树,说是让我们养眼。榕树栽在一个小小的工艺陶盆里,根部硕大,透着年轮的沧桑,但枝叶孱弱瘦小,像是一个营养不良的孩子,大...

  • 王冕与梅花屋

    王冕,元代画家,以画梅竹着称。有一次,他画了一幅梅花并题诗于上:吾家洗砚池头树,个个花开淡墨痕。不要人夸好颜色,只流清气满乾坤。 诗中,王冕兴寄遥深,以梅花自比...

  • 曾经的羡慕

    星期天,家人团聚,儿子拿来两瓶外地酒,我正看酒盒上的酒精度和产地时,外孙拿出手机,扫了一下二维码,瞬间就告诉我,这酒168元一瓶。看看外孙功能齐全的iPhone5s, 望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