隔篱饭香
隔壁,广州话说“隔篱”。这两个词都含有“隔”,区别在一个是“壁”,另一个用“篱”。从造词的角度来看,左右相毗连的屋子,墙是用砖、石或土等筑成的,自然说“隔壁”;如果是植物,诸如竹子、芦苇或树枝等编成屏障,环绕在房屋四周以遮拦,就应该称“隔篱”了。
清代广州竹枝词唱曰:“绣户周遭插火秧,帘波轻漾篆烟长。”“火秧”也就是“火秧竻”,粤地的一种植物。明末清初广东番禺人屈大均在《广东新语》记:这种植物,其形如火始燃,丛生成树,四棱有芒刺。植物的“刺”广州话说“竻”(音同“勒”),故名“火秧竻”,简称“火秧”。火秧可防火,当年的广府人多种于房屋上;火秧有“竻”,四周插种,俱开一带,可蔽村寨。当年广府聚落“村墟间竻竹为围,火秧、露头花为界。”明清时广州有一俗语“尔有垣墙,我有火秧”即源于此。
这种生活习俗,也见载于粤地民间的说唱文献。如清代《珠江竹枝词》:“岭云拖暖入轻罗,曲巷篱门笑粉娥。微露郁金裙半褶,隔篱听唱摸鱼歌。”后附注:“粤俗,门树竹篱以蔽内外。”门外环屋植竹围篱以遮蔽,曲巷篱垣,隔篱听木鱼。这首词为我们描绘了当年广府人宁静的生活情景。
如果据此推断“隔篱”是广州人根据本地的生活环境所造的方言词,那就错了。这是一条古汉语词,至晚唐宋时即已见用。如唐代杜甫《客至》诗:“盘飧市远无兼味,樽酒家贫只旧醅。肯与邻翁相对饮,隔篱呼取尽余杯。”杜甫当时居住在成都草堂,以务农为生。有客来访,家贫无好酒,菜馔亦简单,诗人仍热情邀请相邻的田父和客人共饮。又宋代苏轼《前调》之二:“麻叶层层檾叶光,谁家煮茧一村香?隔篱娇语络丝娘。”隔壁人家缫丝煮茧,满村茧香,轻风遥递娇声远。两诗都用了“隔篱”,可见其历史久矣。
相邻人家也就是邻居。广州话左右四邻说“隔篱邻舍”;“隔篱二叔公”泛指邻居老伯大叔;与之相应,邻居老太称“隔篱二叔婆”。粤谣:“排排坐,食果果,猪拉(拖)柴,狗烧火,猫儿担凳姑婆坐,坐烂个屎窟(屁股)唔好赖我,赖翻隔篱个二叔婆。”大家分好工:小猪拖柴火回来,狗狗负责生火,猫咪搬凳子让姑婆坐,不过坐坏了屁股不要怪罪我,该抱怨的是邻居老太太。孩儿们都贪新鲜,自家做的饭菜要哄着吃,别人家的吃着就香,大人常常无奈地说“隔篱饭香”。
相邻,彼此距离近,“隔篱”自然就有了“旁边”义。粤谣:“香椽指闹(骂)黄皮,黄皮闹过朱砂桔(用作盆景的红色小橘子);吓得油柑子碌(滚动)满地,吓得五子果叫声跌过隔篱。”别看是植物,吵起来也不逊色:香椽指骂黄皮果,受了气的黄皮果就骂朱砂桔,油柑子被吓得滚满了一地,五子果一声叫喊,跌落到一旁。这里的“隔篱”就不可能是“邻居”。
常听到广州人说:坐我隔篱(坐我旁边)、隔篱楼盘、隔篱条街、隔篱村……如果误会了对方的意思,广州人会很给面子地笑说是“听过隔篱”,“咪(不要)听过隔篱”是请勿听偏了的委婉说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