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散文
-
山林里的红灯笼
这是秦岭主峰北麓一个小山村。只有十多户人家散落居住在一处缓坡上。一条细长的石阶弯道绕进白云深处的雾霭里。 午夜时分,有位大嫂狠敲村委会妇女委员的家门:哎呀!不好...
-
看屋里,下聘礼
我的家乡灞桥区新筑镇一带,过去男女青年订婚之前的重要程序就是看屋里和下聘礼,这也是当时的乡俗之一吧。 青年男女经媒人穿针引线初次相会后若互无意见,便告知媒人,回...
-
柞水糍粑
我原是柞水人,在柞水长大,后来因户口问题,举家搬迁到山阳,我才成为有户有籍的山阳人。虽然不在柞水生活了,但对柞水的糍粑,有一种难以割舍的感情。 小时候家里穷,母...
-
山村扫盲
1971年冬,我在临潼县英语师训班学习。一日晚自习的时候,班主任来教室说:上级安排了扫盲任务,师训班的学员义不容辞,须编组轮流下村施教。我们这个组有4名学员参加,是...
-
锁养
锁养,是我生造的一个词。我说的锁养,不是养鸡养鸭养猪养羊,而是养娃,即把婴儿锁在家里,父母去上班。现在看来这种近乎残忍的做法,在上世纪六七十年代,不能说普遍,但...
-
乡情二题
吼秦腔 在外地城市生活久了,有关家乡秦腔的记忆也就变得越来越模糊。但无论时光怎样变换,那些美好的记忆却永远不会消失。 秦腔在陕西,特别是关中一带是最具大众化的娱乐...
-
山里酒事
无酒不成礼,无酒不成俗。在我老家的鄂西大山深处,山里人喜欢喝自己酿造的苞谷酒。酒在山里人的日常生活中占有重要地位,离开了酒,生活便无所依托,日子也就没有了生趣。...
-
白河茶事
在陕西的最南端,有一座名叫白河的小县城,它南依巴山,北临汉水,气候温润,四季云雾弥漫。在白河竹木茂密的高山峻岭和浅山丘陵之间,生着茶树,有茶叶产出,闻名者以茅坪...
-
酸枣树
在家乡的沟沟坎坎、地头崖畔,随处都能见到一种极普通的野生植物酸枣树。 酸枣树虽叫树,但它却很难成树,长不到杯口粗细就会自然干枯,由根部再生嫩芽。它低矮丛生,枝上...
-
工分本上“看苜蓿”
离开下乡的农村40多年了,上个星期在我们西安市第25中老同学家见到了当年的工分本,心中大惊工分本像个特务似的,竟把我们当年每天干的什么农活记得一清二楚。 上个世纪六...
-
鲁桥镇的城墙
我的故乡鲁桥镇的城墙建于明末崇祯癸酉、甲戌年间(公元1633-1634年),又厚又高,中间夯土,三面切砖。其北城门楼十分宽敞,盛暑时日,凉风习习,总有一个满脸沧桑的老人...
-
清明说“扫墓”
上小学的时候,每到清明节,我们学校的学生,都要排着队,去给村东头的烈士扫墓。一开始,我以为扫墓就是要把坟头打扫干净,因此问老师:我们怎么不带笤帚和扫帚?后来才知...
-
云枝姐的花之梦
云枝姐是西安植物园的一名植物研究人员,一位看去文静而淑雅的柔弱女子。就是她,在短短几年间已出版了多部植物类科普散文集、漫画集,其作品深受读者喜爱,现在她已经拥有...
-
老啃族
女友玲子是复旦大学的高材生,研究生毕业后就职于一家大型外企,月薪八千。在父母以及老家人的眼里,玲子工作体面,收入高,是山沟里飞出来的金凤凰。 这些年,为了供她读...
-
格林女士
去年春天,我认识了从英国来西安留学的格林女士。 格林女士刚届而立,身材单薄高挑,肤色嫩红,黄亮的秀发斜垂肩头,说话时眼睛总是极认真地眨呀眨的,吐字慢且清晰,始终...
-
从瓦当中汲取文化滋养
作为昔日建筑的构件,瓦当堪称我们民族艺术宝库中的瑰宝。其以图像的生动传神、图案的丰富多样、文字线条的灵动多姿,历来为人们所喜爱。尤其是在古城西安的文化圈,一个读...
-
晋南花馍
花馍也叫面花,最早用于祭祀。晋南民间蒸花馍的习俗,已延续了上千年。品种有节日花馍、婚嫁花馍、寿诞花馍、丧葬花馍、上梁花馍、乔迁花馍等等。花馍可食用,可观赏,是人...
-
永远
近年来,中国的大部分地区,时有雾霾天气。冬天也不怎么下雪。或少数地方偶尔下点雪。一开始很不习惯,后来也就麻木了,你爱下不下。老天爷的事,人有什么办法呢。所以,只...
-
秦直道遗韵
深秋的黄土高原绽放出天地间最丰硕的色彩,天蓝得深沉,一疙瘩云挂在头顶。我跋涉在崎岖的山道上,绵绵无尽头。当我踏上子午岭秦直道,瞬间,心灵被深深的震撼。秦直道游走...
-
干净就是营养
有一段时间我天天吃食堂,吃得还算不错,可我却越吃越瘦,越吃越像个饿死鬼。而且我发现,凡是长期吃食堂的人,基本上都像饿死鬼。一位朋友给我指点迷津,他说之所以这样,...
-
留学西安,其乐无穷
我的家乡在遥远的刚果布。我来中国一年多了,在这一年的学习和生活中,我遇到了很多幽默的西安人,发生了很多有意思的小故事。 有一天,我在超市里遇到一个中国小孩子。他...
-
侍候人与被人侍候
一晃又到了大中专毕业生求职找工作的旺季,有人说,现今大中专毕业生就业、找工作难,找一份专业对口、称心如意的工作更难,这或许是不争的事实。为何求职找工作难呢?愚以...
-
荆塬脚下的慢生活
一直梦想着有所安静生活的家园,现在终于圆梦了。自从全家搬到荆塬脚下的北城来,就像入住在乡下,既少了城市的喧嚣,也不见车辆的拥挤。夜晚从荆塬顶到塬脚下,若隐若现的...
-
抗战烧饼
前些日子去泰兴出差,顺道去黄桥游玩,看望大学时的舍友佳佳,有幸品尝到了赫赫有名的抗战美食黄桥烧饼,至今想来还是唇齿留香,感慨万千。 那天接近中午,佳佳姗姗而来,...
-
我的梦之旅
四年前,我求学来到古城,开始了我的追梦之旅。 美好的校园时光总是短暂的,转眼间大学毕业又面临择业。在毕业后的这段日子里,面对寻找工作时的种种不顺心,或者遇到一些...
-
友好的城市
在西安我常常听到叫女生美女。初到时这样的称呼让我觉得奇怪,服务员为什么叫我美女?男生为什么叫我美女?后来我知道这是中国人的习惯,因为中国人想让我明白他们欢迎我。...
-
致敬小浪底
那日凌晨起来,坐了八个小时大巴车,从陕西赶奔小浪底。一位年龄尚小、举止羞怯,语音中夹杂着浓重河南味的导游姑娘告诉我们说,本次由她主导的小浪底之游分两部分进行,先...
-
陕南牛歌
牛歌,是专门唱给牛听的歌。它是对牛的赞美、颂扬和尊敬,也表达着对牛的同情和希望。陕南的牛歌,山民们祖祖辈辈传唱了几千年,它始于何时谁也说不清。在陕南,无论耕种之...
-
雯馨儿
那年冬天,一个周末的晚上,在贾平凹文学艺术馆里,我和青年签约作家们一起,围着一个很大的长条实木桌子,谈论文学与人生。 在我点评的几位印象突出的青年签约作家的作品...
-
悲凉的“幸好”
陕西安康某小学12岁的学生小明,因未按时完成作业,遭老师掌掴,之后老师还指使班上50名学生依次打小明耳光。三天后,小明脸上被打的痕迹仍然明显。对此,小明在日记中写道...
-
肉丸胡辣汤
肉丸胡辣汤是西安人十分喜爱的一种地方小吃,多在早市售卖。在西安,从事肉丸胡辣汤制作和经营的小贩多为当地的穆斯林,有别于河南胡辣汤的是,西安穆斯林加工制作的肉丸胡...
-
轮椅
我静静地躺在病床上打点滴,看到床边心爱的轮椅,感慨万千,浮想联翩。 我家住西安大车家巷17号后院的最后一家。走出后院,经过前院,大约五十多米距离,才能到达居民大院...
-
文化大师的抗战风骨
男儿抗日死沙场,青史垂名姓字香。9月3日是抗战胜利70周年,在那个民族生死存亡的关头,当时的海内外中华儿女,只要对国土故乡怀有情感的,都投入到抗击日本侵略者的洪流中...
-
山中有“磁石”
一座城市,靠山近水,便平添了几分灵气,城市的居民当然是非常幸运的。西安,就是这样的城市。 夏天,当暑热炙烤着大地时,人们使出了浑身解数以应对,有的穿戴上各种防暑...
-
蜀河纤
我们站在蜀河入汉江口。汉江从西南向东北涌流,蜀河北来,似乎有些仄身地奔入。对蜀河人来说,蜀河是一条界河。蜀河人习惯上以汉江分南北,叫江南、江北。蜀河镇在江北。蜀...
-
森林西安
我曾到北美一些城市参观、小住,眼中多见绿茵茵的草坪和成片的、挺拔的树木,住家门前,也多姹紫嫣红、花团锦簇,加上湛蓝的天空、洁白的云朵,让人不禁心生感叹。于是想到...
-
西安的绿色
近年来,西安的树木增多了。尤其是新开发的地区,偶尔路过,往往令人惊讶:什么时候栽下这么多的树!新开的公路边,站起了排排高大的树木;路边的土地上,铺上了绿毯一般的...
-
树犹君子与美人
诗意二字,解释起来很难。无论怎么解释,都必定有人跳出来商榷。森林是一个充满了诗意的去处,这句话应当不算胡说,估计质疑的人不多。而且浅显明了。我每每心情不好的时候...
-
中秋节的起源与习俗
中秋一词,最早见于《周礼》。根据我国古代历法,一年有四季,每季三个月,分别被称为孟月、仲月、季月三部分,因为秋季的第二月叫仲秋,且又因农历八月十五日,在八月中旬...
-
今年中秋月更圆
山村的夜,看起来要比城里黑得深、黑得浓,因而,山村晚上的月儿也便显得格外得明亮。9月25日,是农历八月十三,尽管距一年里月儿最圆最亮的中秋节还有两天,但村上有名的...
-
“种”国旗
谁都知道,国旗是用来升的,可是,我却见过种国旗。 那年国庆前夕,我到一个山区村小采访。说是村小,其实就是一个复式教学点,十个孩子,一名老师。我去时,老师正给幼儿...
-
享受民谣歌曲的那份诗意
音乐歌曲会呈现出诸多样式,给人的听觉享受也是林林总总。有人喜欢摇滚乐那种激情酣畅的嘶叫呐喊,有人喜欢中国风的典雅唯美,而我喜欢民谣歌曲如行云流水般的演绎,无论是...
-
打火打
1 他在车子的副驾驶坐垫下,终于发现了一个打火机,这令他悲欣交集。他一直在寻找着什么,他没有目标,不知道要找什么。但打火机露出一角时,他知道就是它了,它将改变他的...
-
海的那一边
海水拍打着细软沙滩的声音越来越近,海的那一边是内陆,这一边是个孤岛茫洲岛。 皓月当空,少明姐静静地坐在自家高脚楼的天台上,张望着不远处,与汐水奋力搏击的丈夫老赵...
-
生命是一树的花开
林芝的旅游季要从五月开始,然而,三月的入藏机票已是甚为紧俏。无他,只因为一年一度的桃花节。三月桃花是林芝旅游季的前奏,只是这前奏来得如此热烈,如此灿烂,一下子便...
-
香椿与麻酱水
隔壁邻居家的小院里长着两棵香椿树,每逢春暖花开时节,香椿发芽,香气沁人肺腑。每当掰香椿芽时,邻居总要送两小把让我品尝。 香椿靠根系繁殖,它的根系串到哪儿,哪儿便...
-
30厘米的尊严
克里斯是哥本哈根政府部门的工作人员,那天,他的轿车轮胎爆了,又没有赶上公交车,只好选择步行去上班。 走过熟悉的街口,他看到一个衣衫褴褛的老者,正趴在垃圾箱上翻找...
-
像一只鹤
清代文人李渔的家厨王小余,菜做得好,脾气也大。他在掌勺时,对旁边的人说:猛火!烧火的就将火燎得旺旺的。说撤!赶紧依次撤下柴火。说且烧着,就丢在一边不管。说羹好了...
-
一天只有21小时
那是一个冬夜,小小的书房内,炭盆里生着火,傅斯年穿着一件厚棉袍伏案写作,他的夫人坐在对面,缝补着他的破袜。因为台湾大学校长第二天要参加两个会议,不可太寒碜。夫人...
-
明月洗心,关山下酒
作为小说家的陈璞,在他汗漫滔滔的文字中,依然保有着一个顽固而强大的故乡。他在那里谛听,他在那里成长与奔跑,他在那里搜集和整理,他在那里天马行空,游刃有余,他在那...
-
我们需要“仪式”
仪式早已成为我们生活的一部分。在不同仪式举行的那一刻,我们也被不同的气氛感染着,强制启动心中的情感,或喜悦、或激动、或悲伤潜在的隐形的情感借仪式变成了现实的可能...
-
那些灿烂的鱼
我一直对养鱼欲罢不能。最先迷恋于小鱼的琳琅和缤纷,无论是凤尾、神仙、吻嘴、红剑,还是蝶尾、朝天、珍珠、水泡,都像一团游动的魅力,随意忸怩一番,就惹得人心痒难耐,...
-
驼背上的屋
刚到牧区时,看到最多的景物是:苍茫的天地间,隐现于灰色雾霭中的一座座白色建筑有人告诉我,那就是哈萨克毡房,哈萨克语叫宇,也被誉为白色宫殿。 我暗自与高墙深院作对...
-
京剧脸谱的颜色秘密
对外行而言,京剧脸谱不免显得神秘,而对通晓京剧的戏迷来说,只要观其面,常常便能知道这是哪出戏里的哪个人物,或者至少能判断出这个角色的忠奸善恶。 黑色黑色最初是用...
-
前世是鸟
自从不再守着一间办公室、朝九晚五地熬日子,这几年出行的时间就多了。为了出行方便,手机上安了一个航旅软件,方便查询航班信息。用了一年多,软件上居然跳出一行字:你就...
-
找个理由
巴泽尔和法兰克福之间的高速公路上发生拥堵,原因是道路在整修。我很生气,烦躁地在逆行车道上蹭着前行了15分钟,直到开出拥堵的地段我也只是自认为开出了拥堵地段。半个小...
-
昭陵随想
盛唐,是中国历史最辉煌的时期。昭陵,就是埋葬了开创贞观盛世的唐太宗李世民的地方。 昭陵,坐落在西安西北,距礼泉县城四十多里的九嵕山上。李世民以山为穴,周围176座陪...
-
柳湖
平凉有个好去处,叫柳湖。柳湖之水被分为三块,即大东湖、小东湖和西湖。也可以叫东湖、中湖和西湖。 大东湖面积最大,被一座灰白色的石桥一分为二。东面湖心有喷泉,不断...
-
拉萨“小二的店”
我曾经不能免俗地染上旅游购物的瘾,不管去哪里,一定要买些当地土特产,再挑选特色工艺品作为不虚此行的纪念。不过,有一年从南方某地回来,我这个瘾基本就戒掉了。在古镇...
-
无力感与存在感
早在上世纪70年代,人类学家米德女士就已经在她的《代沟》这本书中写道,即使在不久之前,老一代仍然可以毫无愧色地训斥年轻一代说:你应该明白,在这个世界上我曾年轻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