耀州区气象句子大全 > 散文精选 > 现代散文 > 列表

现代散文

  • 商洛三题

    饺子 那年冬日车过秦岭,眼看着就到商洛地界了,司机却把车泊在了路边,硬要大家下车休息半个小时吃饭。吃饭就吃饭,我跑到一家饭店,一女子穿着白大褂笑眉笑眼地搭腔: 乡...

  • 临河小屋

    雨,一直在下,不大,但绵延不绝。我坐在窗边,一直地看着,而这滴嗒的雨声总在不断地提醒着我,让我清楚地知道这雨还在下。屋后是一面青山,满眼的绿,雨滴浓了青山,翠绿...

  • 虹桥市场

    离报社不远,转过一个路口,便到了虹桥市场,一个仿古的门楼。楼道里陈列着繁多的水果。青瓜绿果红樱桃,五色杂陈,放在竹编的笼筐里,向行人炫耀着娇嫩的面容。 进了大门...

  • 一颗南瓜

    不知什么时候,从后院土墙的外面,探头探脑地伸过来一株南瓜的嫩蔓儿。不几天,蔓儿越扯越长,就像一条带翅的长蛇,慢慢地爬了过来,沿着这边的墙皮垂挂到地面上,并匍匐着...

  • 高贵,在海拔1200米以上

    登上海拔1500多米的星子梁,眼前顿时一亮,海一般起伏的山峦和纯净无染的林木,使人不由得惊诧出声,不由得贪婪地吮吸潮水般涌来的山林气息。风携着百样山花的芬芳飘来荡去...

  • 楼下两铺

    在我居住的楼下,有两个铺子,一个修理眼镜,一个加工金银,店主都是外地来的生意人,刚开始不知名和姓,人们都戏称他俩为眼镜和戒指,时间一长这样的称谓便叫开了。 眼镜...

  • 咬秋儿

    立秋之后,从节令上讲,就算是进入秋天了。虽然骄阳似火,秋老虎在发威,但酷暑毕竟成了强弩之末。春华秋实,入秋,果实渐渐成熟,若是儿时,我们就欢欢喜喜地咬秋了。 菱...

  • 苜蓿

    苜蓿是一种饲草。 《史记大宛列传》云:(大宛)俗嗜酒,马嗜苜蓿,汉使取其实来,于是天子始种苜蓿,蒲陶(葡萄)肥饶地。汉使者,张骞也,是他老人家出使西域时,从大宛...

  • 拾麦穗

    今年夏收时节,我回到老家,看到庭院中有些晾晒的麦子。 那些麦子,有的已经被勤劳的公公脱粒为一颗颗分外饱满圆润的麦粒,而有的,则还带着细细的麦秸,等待着被脱粒。 不...

  • 人在天涯

    请到天涯海角来,这里四季春常在上世纪八十年代初,沈小岑一曲《请到天涯海角来》,使我知道了海南三亚,也萌生了要到天涯海角走一回的梦想。去年金秋时节,带着深深的天涯...

  • 悠闲的古镇

    走过许多古镇,但见这个古镇却是十分的悠闲,这就是位于安徽省合肥市肥西县南段丰乐河、杭埠河、小南河汇合处的三河古镇。古镇距今已有2500年历史,是典型的水乡古镇,占地...

  • 可爱的西大街

    去年开春,我乔迁到了西安小南门附近。一有空,就喜欢到西大街去散步观景。徜徉在这条最富盛唐建筑风格的大街上,沉浸在古色古香的美妙氛围中,一种庄严、古朴、凝重、神圣...

  • 我学文人看花草

    我自称为半文人。一则自己喜欢文学,性格比较内敛安静,能写文章,有自己独立的思想,像个文人;二来,出身工科,未曾师承什么名门大派,在同行面前装斯文尚可,遇着真正有...

  • 临潼石榴

    在我老家,石榴树并不多见,偶尔有那么一两棵卧在房前屋后的野树,形体多丑陋,结出来的果子,害羞似的,自然就小得可怜了。物以稀为贵吧,石榴还未成熟,就被一帮野孩子盯...

  • 西安长大了

    对于西安,我一直是个过客。 小时候,爸爸到西安出差,常常会带上我。记得有一回又来西安,早上我和爸爸去打水,我说灌煎水灌煎水了。旁边一个人笑了,煎水是我们那里的说...

  • 江边食鱼

    自幼生活在松花江北岸,少年时更是日日流连于江畔,于是江里的鱼便成了常食之物,只是身在荒郊,做法从简,却有着难以忘怀的滋味。 最常见的便是江水炖江鱼。其实许多人知...

  • 泾渭分明赋

    经者,依北方汤汤之水而来,泾也;纬者,从西边荡荡激流而往,渭也。 大禹疏而泾渭融,治水患而惠苍生,不经意,宏伟业,造奇景。泾渭分明,横绿原碧野,卧八百里秦川,四...

  • 故乡的植物

    柳儿、迎春、栀子、桂花、春兰、梨花、百合、草莓、木槿、薄荷、橘儿、莲花、小菊、水仙、玉兰、藿香、苜蓿你走在村庄里,叫着花木的名字,却听见满村的姑娘都在回答你。记...

  • 筚路蓝缕 以启山林

    十多天没在电脑上写文章了,但人没闲着,只是换了个平台埋头苦干而已。说埋头苦干是因为我在不经意间进入一个陌生的文学领域。因为陌生,所以要花大力气,很劳神! 写作中...

  • 阅读的美丽

    在我还不懂得什么是家风时,就已经开始阅读了。 那时候,年幼的我,常会依偎在父亲宽厚温暖的胸前,翻开几页黑白色的小人书,似懂非懂地看着。 父亲时而会十分和善慈祥地为...

  • 期盼燕子回

    关中的地理名称是渭河平原。这里无高山,无深沟。赞誉:八百里秦川。我的家乡就在关中农村。家乡美不美?请听曾经的一首歌:小燕子,穿花衣,年年春天来这里。我问燕子为啥...

  • 一双脚印

    也是一件石刻作品。 说作品有些夸张。一个山里石匠,无田无地,学点刻石雕墓的手艺只为糊口。 石匠手艺不错。但能够欣赏他的人不能享受他的手艺,能够享受他手艺的人却并不...

  • 乐余夏日

    今夏,我同这片老时光,相遇了。 这一片老时光,是我所熟悉的。木柱、木窗、木门。木头的颜色,经过岁月的侵蚀,已有些发白,这是原汁原味的陈旧。黑色的小瓦缝里,长着一...

  • 新江南小镇

    在人们的印象里,江南小镇是温婉的代名词,但随着时光流逝,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这样的情形只能在少数几个小镇上见到,大多数小镇则像喜欢穿同款服饰的孪生姐妹,不...

  • 礼仪家风代代传

    俗话说得好:远亲不如近邻,近邻不如对门。遇上好邻家,披红又插花,可见邻里之间关系的重要性。 曾清楚地记得在爷爷那辈,他就非常重视邻里之间的友好相处,并将礼仪相处...

  • “细发”二字重千钧

    打我记事起,父亲就经常教育我:细节决定成败,做任何事情都要细发(关中方言:指做事认真,仔细)。只有细发了,才会防止或者减少错漏,最终成就大事。年少懵懂的我,对于...

  • 节俭家风代代传

    太阳一出满天红, 勤俭节约记心中。 吃不穷,穿不穷, 计划不周一世穷。 这是自幼习读诗书,刻苦成才的母亲编写的一首儿歌,算是一个家规,使我一生受用不尽。 德高望重的...

  • 谷雨的意象

    喜欢这两个字的组合。谷为庄稼的总称,雨是水的精灵。地上有谷,上面有水。谷被水滋润,宛若一个女子享受着爱的浇灌、爱的抚摸。 《通纬孝经援神契》里说:清明后十五日,...

  • 喜欢秦腔

    我喜欢秦腔,跟我交往的朋友尽人皆知。说是发烧友,似乎委屈了一些,毕竟写过不少有关秦腔的文章,而且这些年下来,不少秦腔名家,甚至于流派传承人中的好几个都与我成了忘...

  • 槐花香

    就在大家都为高原上一泻千里的绿海所陶醉时,槐树却悄无声息地吹起了小喇叭,那一簇簇雪白的米花盛开在蓊郁的枝头,使得空气中弥散着纤纤而淡远的甜蜜,招引得蝶飞蜂舞,让...

  • 红火的早市

    这是我见过的最大的最令人感慨的露天集市,当地人叫它早市。清晨,天色还黑麻糊糊,有序排列的各色摊点就大致摆成了。马路上的汽车灯光从旁边一晃而过,一波一波的光影接连...

  • 朦胧的魅力

    朦胧是一种大概人人都经历过的情形。初冬之晨渐渐弥漫的一场薄雾,望月之夜淡淡散开的迷离清辉,是自然形成的朦胧;咖啡厅里刻意调低的光线,舞台上次第变暗的灯光,是人为...

  • 父亲的家教

    父亲脾气大,对我们管教很严厉。但他心肠柔软,从没见他欺负过别人。打我记事起,脑子里就留存了许多关于父亲教导我们为人处世方面的事理儿,每每想起父母严厉的家教背后那...

  • 祥和美丽的杨庄小镇

    杨庄面积不大,村名也不响亮,普普通通平平凡凡,在密密麻麻的陕西地图上几乎无人瞧见。在长安生长多年的我竟然也不知道杨庄这个地方。直到去年清明节前后,文友俱乐部组织...

  • 哈巴河畔的白桦林

    当地人讲,哈巴河从这里流向哈萨克斯坦。哈巴河看似平缓的碧绿水面,往往深不可测,游人不小心掉入河中,弄不好要到哈萨克斯坦去捞人。哈巴河是由许多条细流汇聚,都是雪山...

  • 麦梢黄了

    农历五月的阳光是金色的,日渐成熟的麦子也是金色的。我常常被麦海的恢弘和色彩所震撼,眼里满是铺麦子上场、拉新麦磨面的自豪和美好。 周末,脚刚踏进门,妻就满脸喜色地...

  • 灞河上的桥

    八水绕长安,灞桥占了三,这是人们对拥有流经西安市灞桥区的浐河、灞河、渭河三条河流资源的赞誉之词。其中又以灞河最为出名,流经灞桥区境内长达32公里,标志着灞桥区地名...

  • 西河行

    西河,一块没有被人开发的土地,是世界上最安静、完整、原始的熊猫栖息地。 西河保护站站长熊柏泉,很有故事,叫人尊重。这个勤劳的镇巴人,以一个临时工的身份当着保护区...

  • 天边飞来吉祥鸟

    记得当年上初中时的语文课里,有唐代诗人张志和的一首诗特别招人喜欢: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读诗入画,一幅江南水乡的自然风...

  • 我家后院外面有两株泡桐,长得老高了,有合抱粗,枝叶繁茂。在盛夏的时节,它们投下大片的阴凉,住在阴凉下面的房子里就感受到了一种在夏季少有的清凉与舒适。 有一天,我...

  • 田园生活

    当年,尽管我通过上学,成了一个吃商品粮的城里人。如今,尽管工作生活在城市已经三十多年,但我心里总有一个梦,一个让我魂牵梦绕的梦,那就是怀念我的故乡吕家堡村。 这...

  • 大漠行

    上世纪六十年代,我从关中农村应征入伍,驻防大西北。新兵训练结束后,我被分配到炊事班。我们部队很奇怪,没有枪,没有炮,戴眼镜的却不少。 次年二月,部队组建一支分队...

  • 西安系列赋(下)

    八水润西安赋 西安史称长安,虎踞龙盘。京畿一十三朝,龙祥凤瑞。东西纵横八百,产丰物茂。傲居中华原点,风云际会。秦岭苍郁南峙,沧海桑田。八水碧透环绕,润深泽厚。平...

  • 葡萄熟了

    八月前后,成群结队的鸟儿在果园上空乱飞,村口地头不时有开着面包车、三轮蹦蹦的果贩子在瞅视、转悠的时候,秦岭北麓太河两岸的葡萄就成熟了。 放眼望去,但见一排排灰白...

  • 胥胥记趣

    家乡人称麻雀为胥胥,口口相传,延续了千年之久。为何这样叫?史无记载,不得而知。家乡虽属平原地貌,但多旱少雨,农作物以冬小麦、油菜籽和谷物为主,而这些恰恰都是胥胥...

  • 亲水

    也许是中午暴热,大巴车刚一停稳,人们便蜂拥下车。尽管人头攒动,我还是一眼就认出了老作家从维熙。从老的身上似乎有一种气场,无论何时何地都能把他与众人区分开来。81岁...

  • 举手之间

    好多年前,我写过一篇叫做《后怕》的文章,讲述的是我在西安市东新街偶然遇到的一件令人震惊而愤慨的事情:在一家餐馆门口,一个老板模样的中年人举起一把凳子正在拍打一个...

  • 蒲塘埂上

    水塘是江南农村特有的屯水洼地,大大小小、方方圆圆,没有规则地点缀着大地,滋养着禾苗。蒲塘是千千万万池塘中极其普通的一口,只是与村子周围的众多池塘相比,又显得大多...

  • 愧对师恩

    星期一上午,雨下得很大。刚到单位,传达室里的李大婶便告知我说有位老人一大早就来找我了,这会儿恐怕还在楼上等着呢。 匆匆上楼,老人果然正静静地守候在楼道里。老人看...

  • 童趣与同桌

    今年7月,我到陕西富县的一所品牌辅导机构任教。出发之前,很多同僚都为我唏嘘嗟叹,仿佛我是被充军发配一样。而我到富县的第一天,就给学生讲要努力学习,为以后走出生活...

  • 三官庙

    三官庙是秦岭大熊猫分布的核心区,每4平方公里就有一只,与四川王郎自然保护区5至9平方公里一只熊猫相比,密集多了。这里曾发现过世界罕见的棕色大熊猫和白色大熊猫。佛坪...

  • 在太白山的密林间

    在太白山的密林间,我迎来了2013年的第一场雪。 那一刻,从天上飘洒下来的,是宛如松针状的细长形的霰粒,一颗一颗的,穿过在深秋中呈现出墨绿色的冷杉枝叶,零零星星地滴...

  • 初识台北

    冬季到台北来看雨,别在异乡哭泣。冬季到台北来看雨,梦是唯一行李像许多大陆人一样,我对台北最初的认识,和李子恒作词的这首忧伤而感性的歌曲有关。不过,我的台北之旅,...

  • 夏日那道橙色风景线

    甲午夏末。星期天。上午七时多。西安太白路二环南段。 晨起,想去买几根油条,孩子在家。刚出小区西门,即被在马路中间十多个人的身影吸引住了:他们男男女女,多数人头戴...

  • 一览秋山忆旧游

    前日。天色晴好,秋高气爽,携家人奔秦岭北麓之大峪口一游。大峪口因大峪水库而声名远播。修水库始于1959年,那时我上小学六年级,曾参加过全民参与的水库大会战。1971年水...

  • 我初读的小学

    1945年,我9岁才到离我家两公里路远的胡家埝村上小学,虽然路不远,但都是土山沟里弯弯曲曲的羊肠小道,到校也需要走半个多小时。 那所学校位于村南靠河沟的上面,教室是一...

  • 蜀河

    山依水出,水绕山旋,凿石筑城,镇居仙境。踞秦岭而拥巴山,引蜀水而抱汉江,千年古镇写尽繁华沧桑,汉水明珠讲述人间传奇。蜀河,临水而居,大美卓然。 蜀河以其独特的建...

  • 狮城看病

    多次到狮城探亲,免不了遇上个小病小灾的,就得到当地的诊所或医院看病。印象最深的还是那里的医院环境和诊所看病花的药费。 第一次去看病是在我们住处附近的一个小诊所。...

  • 大荔水盆羊肉

    但凡陕西大荔人,对水盆羊肉都有一份独特的感情。 很小的时候就喜欢听爷爷讲故事,古今中外奇闻轶事无不涉猎。但是,万变不离其宗始终讲述的都是我的家乡大荔。他讲诸侯称...

  • 拾把把戏

    拾把把戏是儿时一件很有趣的事。我村有几个铁杆戏迷,一个叫石旦,一个叫栓栓,一个叫老六,另一个是年过六旬的纪龙叔。 夏忙月,石旦等几个戏迷在麦场里一边纳凉,一边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