耀州区气象句子大全 > 散文精选 > 现代散文 > 列表

现代散文

  • 鳗鲞:时间造就的海味

    温州人过年,还是一派传统的习俗,酒桌上的当家冷盘中,鳗鲞是必不可少的佳肴。 鳗鲞又名海鳗鲞,是将鲜海鳗风干而成的淡干品。春节前后的鳗鱼丰腴肥美,正是品尝和加工的...

  • 猴岛看猴

    海南南端陵水县东南面的南湾半岛,三面环海,这里生存着数以百计的中华猕猴,人们称之猴岛。岛上丛林茂密,野藤攀援,峭壁垂海,岩洞幽深。山体最高处约有海拔二百四十多米...

  • 开花浪

    龙凤湾是一片薄滩海,涨潮,水漫20里,一片汪洋;枯潮,又退去20里,一地滩涂,是人们赶小海的好处所。 时下正值农历的5月,骄阳如火,天空蓝湛湛没有一丝流云,枯潮底的湾...

  • 爸爸是条“美人鱼”

    小宝,请说说你爸爸是干什么的? 邱老师在讲台上温柔地看着徐小宝,小宝低下头脸红红地轻声说:美人鱼。 什么?邱老师以为自己没听清,又微笑着接着问小宝。 旁边有个同学...

  • 万山岛的风与浪

    看海的时候,总有些许天涯海角的恍惚感,像走到了大地的尽头,四顾茫茫,海中无路,脚踏不住地,心没有着落,一切都在浮沉的浪涛中荡来荡去,这种感觉近似于离乡背井那份偌...

  • 渔村有我家

    在渔村,猫是不受欢迎的。不管多么听话的猫,都会偷鱼,一只成年的猫一顿饭甚至能吃掉整条梭鱼,而且把鱼刺原封不动地留在原处。因此打鱼的人家多数不养猫,可当我走进村子...

  • 与古人同看一轮中秋月

    大抵在文人的世界里,月是常客。因为有它,中国从来就不缺少名篇,只一首《春江花月夜》,以孤篇压倒全唐,就足以叹为观止。但我觉得最迷人的还是八月十五的月,尤其当它与...

  • 北国胜景镜泊湖

    秋分时节,乘兴前往松辽平原东部边陲。穿过黑龙江牡丹江市区,沿着G11国道往西南方向行驶110公里左右,便可到达被群山环抱着的北国胜景镜泊湖。 据传很久以前,当地有位红...

  • “蟹”逅秋天

    秋风起,蟹脚痒。菊花开,问蟹来。自古人们把吃蟹、饮酒、赏菊、赋诗作为金秋之风韵美事。虽说一年到头皆有螃蟹可吃,但秋天才是吃螃蟹最好的季节。国人对蟹的钟爱可以说不...

  • 秋意“ 太平角 ”

    太阳在礁石上涂抹了一些金黄,海水很蓝,蓝得比天空还深了几分。浪花也白,白得比云朵还亮了些。 我挎着一只篓子走过来,里面有几条褐色的海带和一些翠绿的海菜,回家可以...

  • 海天东胜

    离开家乡久了,心里却有一股扯不断的情愫,总想回到生我养我的家乡看看。 每次到北塘,我都喜欢到海边观海,迎着海风或者背着海风,眺望大海那汹涌的潮水海浪。人老了总爱...

  • 最后还在你身边的人

    我从未想过美国高中,会干涉学生的早恋我一直以为早恋是一个中国独有的词汇。从来都知道美国妈妈会往孩子书包里放安全套,电影《朱诺》里十七岁的未婚妈妈朱诺,获得了所有...

  • 意外之喜

    趁我不在家,那俩人商量着骑我的电动车出去兜风。 闲的不是?又不是没有自己的交通工具。但是我不在家,我并不知道当时的情况。据说俩人一拍即合,兴冲冲就下楼了。两个一...

  • 黄须菜

    十月间,正当人们挤往香山、盘山观赏漫山遍野的红叶时,一张硕大的红毯由北向南铺满渤海湾滩涂,这张火红的红地毯就是深秋时节盐碱滩上的精灵黄须菜。 滨海新区部分区域,...

  • 放眼城北满目春

    了解一个人的最好办法就是相处;掌握一本书内容的最好办法就是阅读。同样,熟悉一个地方最好办法就是勤走常思。就像我这样一个在乡下长大的孩子,如今能够移居生活在城市应...

  • 百牛渡江

    之所以对蓬安心心念念,首先的隐秘之码,是在那群水牛身上。 我们到达太阳岛和月亮岛时,天光早就大亮了。绵密的雨丝网一样铺撒在宽阔的嘉陵江面上,捕捉着躲藏在朵朵涟漪...

  • 羚牛谷的树们

    当我写下这个题目的时候,你肯定会有些奇怪,你写羚牛谷的树,干嘛要用个们字,因为羚牛谷的树与别处的树确有不同,它们多是丛生的,要么两个一株,要么三个一株,要么五个...

  • 钟楼上空的精灵

    每天上下班都路过钟楼,以前在公交车上坐着或站着,我都很少看窗外。美丽的街景和古老的钟楼,对我来说已太过熟悉,我要用这些时间来想一些事,或者构思一篇文章。一次上班...

  • 此地宜于久留

    八百里秦川,不如一个董志塬边。不是庆阳人自己这么说,而是我起小听家乡的老人说的。我的家乡在八百里秦川的扶风,吾友张培合的家乡在董志塬的庆阳,不到他的家乡去,不知...

  • 短信过端午

    以手机短信祝福节日,可谓当今一大时尚。 前年的端午节在公历的6月16日,15日就有短信频频发来。万水千山粽是情,糖馅肉馅啥都行。青丝捆着祝福意,粽叶包着真感情。糯米缠...

  • 端午节的“五大功能”

    自从2006年5月国务院确定端午节为法定假日后,端午节的气氛,就越来越浓厚。时间还差半个月,商家就忙着推出各式各样的粽子,火车站就忙着增加列车和售票窗口。无论南方北...

  • 生活在西安

    我不是西安土着,只是一名客居西安工作生活的外地人,但总是自认为也可以算是西安人了。因为我已然度过的生命里,在古都西安的时间竟然是最长的,超过了故乡和其他留足地方...

  • 故乡的沙枣花

    沙枣花是一种再普通不过的喇叭形小黄花,盛开在一棵棵没有松柏挺拔,没有垂柳婀娜,没有白杨翠绿,没有梧桐霸气,没有公路两旁的行道树那么伟岸,没有果园里的果树那么万紫...

  • 浆水鱼鱼儿

    在西安众多美味的特色小吃中,价廉味美的浆水鱼鱼儿在炎热的夏季里更受青睐。 浆水菜是西安郊区农村人喜食的一种自腌的酸菜。用浆水菜的汤即浆水可以做成各种带汤的食品如...

  • 莲湖路上好风光

    从古城西城墙中段的玉祥门,到北大街十字,近两华里左右的东西大道莲湖路,是西安城内最为宽阔、靓丽的大街。阳春、夏日,这儿桐花耀眼,槐阴夹道,尤其是那一片绿阴蔽天的...

  • 雨走陕北

    陕北去过多次,但都未曾与雨谋面,这次,不知是上天为了弥补我的缺憾,还是巧合,刚刚进入黄土高原,雨便扑面而来。那不是北方深宫殿前的梧桐雨,也不是江南水乡特有的杏花...

  • 西安小吃美如艺术品

    喜欢祖国大好河山的我曾走过不少地方,每到一处,都少不了品尝当地的美食。然而,西安的美食最有味,给我留下的印象最深刻。特别是小吃不仅可口,还能从中吃出浓郁的文化味...

  • 接通地脉

    约略记得那是麦收后抢时播种玉米的最紧火的时节,年轻的村长掮着铁锨走进我的院子,高挽到膝盖的裤管下是沾着泥水的赤脚。我让坐。他不坐,连肩头的铁锨也不放下来,一副急...

  • 椿女

    椿女姓李,是半个多世纪前西安市的大名人。其时,不知道市长是谁的西安市民大有人在,而不知道椿女是谁的西安市民,数量怕就会少得多了。 椿女成了西安名人,她的父亲自然...

  • 金鸡求救

    金鸡是一种非常漂亮的鸟,有鸟中美人之称,拖着美丽的大尾巴,嘎嘎叫着,活跃于秦岭。它们不怕人,常飞到农家门口,在院坝踱来踱去。村民将其视作吉祥之鸟,从不伤害,有时...

  • 鱼老汉

    鱼老汉已经很老的时候,我还很小,对这位装束和行为明显异于常人的老者,我只是见过几次,连搭话的经历都不曾有过。至于他的行藏,有一些是当年听人讲的,更多的,则是这一...

  • 我的西安好房东

    我曾租住在西安南郊的一个小村庄,每到夏天,整个村子像蒸笼一样闷热难耐,唯独我住的房子,时不时吹过阵阵凉风,飘荡着丝丝清凉。炎热夏日里,这一份惬意的享受源于我敬爱...

  • 行走曲江

    每天走在曲江,到大雁塔北广场下车,喜欢徒步走回家,顺便感受曲江美景带来的魅力。脚步是个不听话的孩子,他总会带着我穿行于大雁塔的每个角落,从北广场到大雁塔脚下,然...

  • 温暖的早餐

    每天清晨,我出门上班,都能看到街边那一张张红黄相间的风雨伞。伞下,是一张张微笑的面庞。而那伞下的氤氲的食香也慢慢散发开来,吸引着每个早班族匆忙的脚步,内心的温暖...

  • 拜水都江堰

    夏日去了趟都江堰。 站在鱼嘴那一刻,我确实被眼前这幅大自然的杰作惊呆了!这不止是一种视觉上的冲击,更是一种心灵上的震撼! 都江堰建成以前,岷江江水常泛滥成灾。公元...

  • 蹦弹球

    把方言用文字表述出来,不少时候都是一件很让人犯难的事。比如蹦弹球中的这个蹦字,岳钰教授在他的画作中写成迸。我先后查了一下商务版的《现代汉语词典》和《古代汉语词典...

  • 离别西安的日子

    几个月前,我与朋友一块去武夷山和厦门旅游。对于年轻的我来说,之前从没有出过远门,也没有机会切身体验过外地的风土人情。一直以来,我就窝在陕西,见惯了秦岭、巴山以及...

  • 鲁家村纪事

    结婚之前,我和同学妮妮一直租住在靠近南二环的鲁家村。鲁家村只有百来户人家,从西安科技大学对面的巷子走进去百米即可看到。村子里的人很少,租住户多是周围的高校学生,...

  • 野猪从身边踏过

    我们是在秦岭三官庙附近寻找熊猫时撞上一群野猪的。 秦岭里野猪少则几头,多则几十头,成群结队地活动。它们并不像人们认为的那样,是些笨拙的蠢货。它们智勇双全,嗅觉灵...

  • 乐味西安

    西安的一位赵姓女士,前不久在微博上被戏说了一把:90岁的她躺在床上,老伴问:想吃点什么吗?她说:没胃口。老伴:要不喝碗莲子八宝粥?赵说:不了,喝不下去。老伴:听说...

  • 乡村札记

    油菜的长相 看到乡村的一草一木和田野里的大片油菜,我苦思冥想,总想赋予它们以人的生命和呼吸,结果总是失望。 我到二垱村时正值隆冬,油菜叶子上面浮着一层莹莹的霜。油...

  • 黄龙的冬天

    初冬来临之际,天气正处在尚暖未寒的香秋时,西伯利亚的寒流季风,伴随着晶莹的雪露,就站在你的身后了。朔风吹花树,萧条待冬初。一夜之间,大地封冻,红叶凋零。旷野上,...

  • 新的开始

    时间是一条永远流淌的河,不会为一个人停留,也无从割裂。这个无形的站台,此情此景,岁月的老去总让人怀念。光阴易逝,急景凋年。岁月如刀,刀刀催人老。不知还有多少人和...

  • 村前有棵大柳树

    村子在关中平原西部,村名大柳庄,起名大柳庄是因为村前有棵大柳树,大柳树有多少年轮,村上现在人说不清,上一辈人也说不清。 大柳树树皮粗糙,像古代将士披着的厚厚的铠...

  • 过年结婚

    农村人办事儿,讲究双喜临门,加上最近几年,年轻人平日都在外打工,过年时才能回家,所以都选择在春节前后结婚,过年结婚两不误。这不,堂哥的孩子婚期就定在腊月二十六。...

  • 元宵节的“元宵结”

    还没在新年的喜悦中回过神来,象征着美满团圆的元宵节又将来到我们身边。看着城市街道两旁的彩树花灯和天空中五彩缤纷的礼花,我不由想起儿时过元宵节的情景。 在我很小的...

  • 游灯笼

    老家在渭北旱原的一个小山村。在我的记忆中,春节期间,在既定的夜晚,孩子们挑着红红火火的灯笼到各家各户去转悠,俗称游灯笼。据老辈的人说,这种习俗已经沿袭了几千年。...

  • 社火

    西安的社火曾经年年耍,多处耍,不过竟成气候并最精彩的,南有细柳镇,北有大白杨,这仿佛满树鲜桃,选到底,实际上数一数二的最甜。 大白杨的社火古既有之,又能继承,尤...

  • 爱在春天里

    立春后的日子,如发酵的面团,使得大地万物都变得膨胀起来。经过一场雨滋润后,麦子是一天一个样地往上蹿。阳光如笑脸似的灿烂,让捂了一冬的人们脱下了厚重的棉袄,所有的...

  • 挂坡

    说来已是40多年前的事了。 十五六岁精力旺盛地上中学。说是念书,不是学工学农就是学军,受读书无用论、反正都要去修地球的影响,时间心思就用在练块、打群架、找套军装穿...

  • 结缘卵石路

    卵石路有什么好写的?说长嘛不到30米,说宽嘛没超过1米,而且掩映在竹林摇曳的生态谷中。大大小小的鹅卵石已磨得发光,红色的、黑色的、青色的、赭色的密密地排列着,真像...

  • 格调的符号

    我不太喜欢聚堆,因为我是没有格调符号的粗人,特别是文化圈内无主题沙龙性质的聚会,更让我如坐针毡,真的怕被朋友拉着入伙,不是我讨厌人家,我是怕人家烦我。 聚会都是...

  • 相约桃花

    野外踏青,一见到桃花,如晤故旧。 桃花生来就似乎与美女联系在一起,从《诗经》中的灼灼其华到之后历朝历代的文学经典中,很容易找到借桃喻人的诗文。 去年今日此门中,人...

  • 清明节的三种境界

    天地 万物生长此时,皆清洁而明净。故谓之清明。这是《岁时百问》中的说法。 清明,是大自然变化的时令,是二十四节气中比较重要的节气。它是大自然的节日,是人回归自然的...

  • 菖蒲,菖蒲

    很是喜欢水畔或水里的植物,比如《诗经》里的萍、藻、莼菜。因为水的灵性,这些植物也有了异样的生机。当然也包括菖蒲。 行走在乡野的池塘和小河旁,或漫步于这座古城的水...

  • 在加拿大看龙舟赛

    2011年6月,我赴加拿大探亲,刚好赶上了多伦多举办的第二十三届国际龙舟节,就兴冲冲地与家人一起去观看。龙舟节的举办地在安大略湖湖心岛的中央公园,离我们的住地比较远...

  • 端午节的符号

    每个节日都有自己的符号,这是约定俗成的标识,也是文化传承的艺术。有了这些符号,我们的节日才过得充实快乐,有滋有味。 要说端午节的符号,每个人都可能会想到粽子。有...

  • 乡夏

    搬进城里已经有五年时间了。乡下的田流转给别人,收点租金,但老屋却留着,时不时回来小住几日,亲近一下自然,而夏日简直成了全家的避暑山庄。其实,对我来说,无论以后走...

  • 蔬果志:黄瓜

    黄瓜籽儿的结果梦,开始在春天的一场痛雨后。 说是痛雨,是因为春深了,雨们已不再像牛毛、像细丝,而成为无数粒晶亮的水珠儿。刷刷刷、刷刷刷,雨的个儿大了,步儿急了,...

  • 洛克,心灵是一张白纸

    喜欢洛克,仅仅是因为他的这句表述:心灵是一张白纸。就像婴儿面对万物时的茫然和惊喜,不喜欢了就哇哇大哭几声,这样赤裸的表述方式非常适宜于人性。 洛克认为,心灵在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