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散文
-
北京的枣树
每当枣花盛开的季节,我常常喜欢用小手抚摸着枣树的灰褐色的树干围着它打转,闻着枣花香,望着夜空数星星而今,让我们这一代人迷恋的枣,也许已经无人记起,儿时的枣能够挂...
-
简易楼腾退进行时
在我的脑海里,有一对大爷大妈的表情永远不能忘记。那是2009年10月,我到天坛街道办事处工作第十天,去的天坛公园南门外一座三层简易楼的李大爷家。因为李大爷给街道办事处...
-
勾画鼻烟壶的人
秋光浩荡,虫鸣幽幽,时有风吹幡动,书院的门前童声喧天,栖在古松上的几只喜鹊叽叽喳喳声都被湮没了。孩童们三五成群嬉闹,覆在篱笆上的喇叭花顶着露珠开了,这边下棋短兵...
-
埋下梦想的种子
雨雪交加的午后,四百余名家长都来到了学校开初三家长会。这次家长会无非是学校的老师和领导对孩子们的又一次激励,并通过第一次月考的成绩,能够使家长对自己的孩子有一个...
-
天坛古树
京城之南,有一座历经数百年的祭祀古园,名曰天坛。那里承载着自明永乐十八年至王朝之末几乎所有帝王的足迹,以及百年来无数能工巧匠的建筑奇作。 天坛与我相伴了十余年。...
-
一出西关心自悠
我们一行人驱车从成都去康定。 我坐在车后座上,渐渐沉睡。闭上眼睛那一刻,满目所盛,还是成都旧历烟笼翠罩、花红柳绿的繁热。同行的阿姨伸出温热的手掌拍了拍我,二郎山...
-
大师的生死之交
45年前,大师还不是大师,那个时候大师叫徐士国。徐士国那时候还是个上山下乡的知识青年,矮小的身材,黑瘦的脸庞。在农村的广阔天地里,他却没有那种马儿撒欢儿的感觉。每...
-
多玩一会儿
不久前,习近平主席在英国出席活动谈到纪录片《我们的孩子够强吗》时说,中国孩子玩得太少,要让他们多玩玩。对此,我深为赞同。 是啊,我们玩得太少了。玩,这个与生俱来...
-
平民萝卜
萝卜风华正茂,被整筐地挑到集市。萝卜的好处,虽说不是长篇累牍才能叙述完,但却是家喻户晓的。青菜萝卜保平安,这一俗语显而易见萝卜在日常菜蔬中的佼佼者地位,似乎萝卜...
-
遭遇锣面
向来,我为南方大米不如北方面食而费琢磨,而伤神,甚至自惭形秽。 譬如,延城曾有山西人于胜利街开了家山西餐馆,虽然欢呼者雀跃包括我亦奔走相告,隔三差五便前往饕餮一...
-
去看刘文学
刘文学是一代人的英雄记忆。我这次到重庆,来合江区云门街道的双江村,就是看他的。 叫双江村是有道理的,因为渠江在这里汇入嘉陵江。两条江的边上有座云门山,刘文学的墓...
-
偏远乡通了准点公交
不用找车送了,我自己坐108路公交车去。正月初三,正要到市里跟高中同学聚餐的弟弟赵军军跟我说。 年初三还有公交车?在我印象里,过年期间公交车从来就没跑过。 有啊,甭...
-
最快春运返乡路
一到年末,同学同事就开始为买票回家的事焦头烂额,而每到这时,我就会成为大家羡慕的对象,因为我回家的路实在是太短太便捷了。 2月5日,铁路迎来节前客流高峰,我也在这...
-
拼车回家的新体验
习惯了坐火车回家的我,这个春节有了新的尝试。 今年是我第一次去女朋友家,目的地是湖北省天门市。由于行程确定太晚,我们没能买到火车票,只得选择了坐飞机从北京到武汉...
-
从“吃”到“观”
我是江苏盐城人。在我的家乡,最鼎鼎有名的特产当属丹顶鹤。虽然野生丹顶鹤全球仅存3000余只,但每年冬季,会有大约1000只到我们盐城东部的沿海湿地过冬。鹤鸣于九皋,声闻...
-
今年祭祖不放鞭炮
一叩首二叩首三叩首正月初一的早上8点,堂哥和新媳妇儿在伯伯的指挥下,完成了祭祖仪式。 堂哥去年结婚,这个春节是新媳妇儿过门儿后的头一次春节。按照家乡的礼数,他们小...
-
寒潮后红嘴鸥赴约
今天春节,我随丈夫一起,到他的家乡云南昆明过年。大年初一,亲戚们就招呼着我,一起去看望昆明人的老朋友红嘴鸥。 红嘴鸥可以说是昆明的一张名片。上世纪80年代,红嘴鸥...
-
全家上阵抢红包
每年除夕,我们一家都在自己的小家里过年,吃过年年有余的年夜饭,就开始了惯常的跨年节目看春晚。而今年,温馨轻松的守岁娱乐活动又多了紧张刺激的一面抢红包。 摇一摇,...
-
表妹的“欧巴”上门了
大年初二,我随爸妈一起去了姥姥家。一进门,就看见大伙儿围着一位和我年纪相仿的小伙子正聊得开心。表妹赶忙拉那位小伙子起身并给我介绍:哥,这是我的欧巴,南权。 啥玩...
-
雨水——春回大地 春雨潇潇
雨水,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2个节气,一般落在每年公历2月的18-20日,这时太阳位于黄经330。今年雨水交节时刻为2月19日13点34分。 从雨水开始,太阳的直射点由南半球逐渐向赤...
-
吃年糕,年年高
年糕的英文翻译可以是new year cake,意思是新年吃的一种食物。在我国,不论南方还是北方,都有新年吃年糕的习俗。每到过年的时候,几乎家家都要准备点儿年糕,借着年糕年...
-
豆腐
豆腐是一种古老而又神奇的吃食。 豆腐的种类很多,有压紧成型的叫豆腐干。徽州的茶干便是一种,咬之有劲,嚼之有味,是豆腐干中的上之上品。衢州开化的马金豆腐干也极有名...
-
过年读书也是串门
过年期间,此起彼伏的鞭炮声在老家的村子响个不停;喜庆、热闹总无微不至地眷顾每个生命;务工归来的年轻人干脆把桌椅搬到阳光下玩起麻将或扑克,嘻嘻哈哈的叫喊声此起彼伏...
-
地铁怪象
岁末年初,凤爪女红了。这位小提琴老师,在地铁上边啃鸡爪边扔骨头,乘客指责,反遭其口出恶言。凤爪女的凌厉气势尚未消散,又来了一位洗鱼大妈,迅速吸引公众眼球。这位大...
-
正月里来说红包
春节成劫,人情生病。笔者写下这一联语,脑海中倏地闪过一连串亲友或欣然或漠然的面孔,随之像雪片一样飞来的满月、百日、生日、入学、参军、履新请柬,什么发小乔迁新居宴...
-
甜糯之城
有客自北方来,游玩了江南的几个风雅之地。临走时总结此行印象,说最不喜欢的城市是苏州,菜太甜了,甜腻腻的,吃不惯。 在北方人眼中,舒服不如躺着,好吃不如饺子,因一...
-
胖丫的擦鞋店
胖丫的擦鞋店叫滨乐源,也不知当初她为何叫了这个名字,有何深意。鞋店门头上方焊着一块广告牌,蓝底红字白边,大大的擦鞋店三个字,滨乐源却只占据了一个角,小小的,很害...
-
康巴汉子
少不入川,女不进藏,极有意思的两句话。寥寥数语,大致是说少年人进不得四川,因为天府之国、一马平川的舒服啊,少年人心性浮,一不小心骨头就软了,遗忘了当初的斗志;而...
-
二月二 快起来
小时候,每逢农历二月初二前夜,母亲总会不厌其烦地反复叮嘱:明天早晨不许等着叫早,谁也不要说起来、起来的话。直至临睡前,都已经迷迷糊糊的了,耳边还响着母亲的低语:...
-
湖畔金花
金海湖悬棺,玄了多年。 曾关注过金章宗,那是个爱玩的皇帝,京西留下诸多足迹,所到之处,保留至今,成为名胜,燕京八景即为首创。之后各地多有仿效,总结名胜,必出八景...
-
超市 接地气的心灵旅行
超市里喧喧嚷嚷,是妇人们的叨叨声:哪种菜更便宜、什么肉涨价了、哪个牌子的东西有问题 这份物美和价廉,都是经过妇人们的反复比较、精明挑选过后的珍贵产物,这是生活中...
-
因“史”而感动
看《说文解字》,就因这史字而感动。史,记事者也,从又持中,中,正也。此字本意,指史官,其结构,下方,一个又字,象征一人之手,上方,一个中字,取意正大光明。 史官...
-
春色又添红继花
春舌如簧,花鸟无眠。红继木又开花了,很艳丽,花朵像撕碎的红纸条。这些园林化的观赏树委实精美,几无挑剔。即便不是开花时节,我每次经过这里都要侧目而视。它的叶子紫红...
-
锦溪小记
一泓碧水,绿宝石般透亮,蜿蜒着,来到这重重丹霞地貌的峻岭深处,一唱十八里,写尽奇、险、峻、雄、曲、幽、静这些词,是从排工口中说出的。 老排工身骨硬朗,肩上背一顶...
-
钱都花到哪儿去啦?
一个人,一辈子到底挣了多少钱?又花了多少钱?他的那些钱是为谁而花? 有一天,我和王老大讨论这个问题。王老大说,为儿子买房后,口袋里的银子,也就所剩无几了。 王老大...
-
甘为他人做嫁衣
1986年的一天,我在一张报纸上看到作家邓刚的一篇短文,文章的大意是:在文化大革命时期,邓刚在一家安装公司当电焊工。闲暇之余,他将电焊工的一些基本常识和在工作中总结...
-
粉墙
粉墙黛瓦油纸伞,流水小桥采莲舟。古典的江南,总少不了一面白粉墙,上面爬了绿绿苔痕,一架蔷薇蜿蜒而上,开出清新明丽的花,一位穿蓝印花布的浣衣女子提篮而至,款款行过...
-
家住团风
家住团风,于我,是一种幸福的事情。 若值晴日,到傍晚时分,放下一切琐事俗务,从我所居住的广场路出发,一路向西步行,穿过热闹的集市,琳琅满目的商品橱窗,约十分钟就...
-
平遥访古
对平遥古城和乔家大院的向往,一则缘由个人对历史遗迹的偏好,二则缘由心中无法释怀的疑惑,即:经历无数战乱和动乱,还有多少完整的古城古院重见天日? 天色渐晚,火车在...
-
少年的烦恼
夕阳下,马路上迎来了下班高峰,车水马龙,川流不息,热闹非凡。这样的情景,每天周而复始。 落日的余晖下,一只矮矬的母狗腆着肚皮,与狗崽在马路边怡性玩耍。夸张的打了...
-
走近华园
金秋时节,我们有幸走近张烈华和他的华园。华园地处鄂东门户武穴古镇龙坪。这是一座颇具江南园林风格的农庄,又渗透着浓厚的地域特色文化气息。何谓华园?意即距繁华不远,...
-
万年台之夜
万年台是我老家黄梅县孔垄镇的一个社区,因当年黄梅戏宗师邢绣娘在这个临近东港的地方登台唱戏而出名,黄豆场则是该社区的一个居民小区,这里群众会做各类黄豆制品而在县内...
-
收音机的不了情
收音机曾经陪伴我走过那个最艰苦的年代,现在回想起来都历历在目,那个时候谁家里要是有台收音机的话也算得上是富裕家庭了,成为大家羡慕的对象。 记得那是在我六岁的时候...
-
图腾上的村庄
村庄的名字叫焦墩,几十户人家,树木掩映,房屋零乱,所有的门都向南。门前是开阔的田野,屋后一片低洼的沼泽,西倚合九铁路,是濯港镇张城村最偏远的一个村落。 许多年前...
-
南乌崖石刻寻踪
烟雨,浓雾,南山。 家乡黄梅柳林南乌崖石刻悠久典雅。当清晨第一缕阳光透过云雾而下,远处仍时不时传来几声犬吠,我就行走在南山林间小路上。淳朴的山人相互问候着匆匆而...
-
鲜鱼巷的传说
团风正街向着长江的街口叫鲜鱼巷。 据传,从前,有一个常年挑担卖鱼的姓谢的孤老头儿,穷得连破房子也租不起,就寄住离正街不远的宝极观里,附近的人都叫他谢鱼贩。 谢鱼贩...
-
难忘黄冈万年台
万年台一是指风景区,如位于安徽省无为县鹤毛乡万年台村风景区;另一种是指古戏台,我这里所介绍的就是后者。 我记忆中的黄冈万年台有三个,而所指的黄冈并非原黄冈地区,...
-
花甲之年话心愿
俗话说,四十不惑,五十知天命,六十花甲。如今,我已过了花甲之年,进入退休人员行列。上班时,人总想往前奔。奔工作、奔学历、奔家庭、奔前程。到了花甲之年,尤其是退休...
-
冬季到罗田吃吊锅
远远地闻得天堂寨门楼前鼓声震天。老米酒,蔸子火,除了皇帝就是我。罗田吊锅旅游节开幕了。 火火红红热闹的场面,千人共食,百锅齐开,是何等盛大热烈绽放。原色的铁制炉...
-
词里的新年
又是一年新春到,就让我们循着古人的足迹,感受古诗词中的新年吧。 放爆竹、贴门神、年夜饭、压岁钱等节日习俗在古诗词中可见一斑。比如唐代诗人来鹄的新历才将半纸开,小...
-
吃相
幼时的印象一直那么清晰、难忘。那时大人总是教育孩子,站有站相,坐有坐相,吃有吃相,喝有喝相。尽管如此,那时我的吃饭姿势都是随心所欲,坐着、站着、蹲着、靠着。我有...
-
漫话春联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这是北宋王安石脍炙人口的《元日》诗。诗中描绘了春风融融,春日曈曈,千家万户喜迎春节而竞相燃放鞭炮...
-
久违的影院
记不清有多少年没进电影院了。当生活一旦失去浪漫的色彩,看电影的成人童话便离我们渐行渐远了。 冬日,行走于熙攘的都市,举目张望,无处可寻。朋友建议说:去看场3D电影...
-
明知山有虎,不向虎山行
古罗马有这样一则寓言。有两条大河从源头出发,相约流向大海。它们穿过崇山峻岭,来到了沙漠的边缘。它们一筹莫展,讨论着该怎么办。其中一条河说:我一定要流过去,找到大...
-
父亲的“对子”情结
对子也就是春联,贴春联是重要的年俗之一。 在我的记忆中,从小到大,我家和邻居家的对子都是父亲亲笔书写的。大约过了腊月二十三,父亲得空就摆开阵势挥毫泼墨,天气不好...
-
元宵团风去看灯
在团风农村,有句话叫年小月半大。每到正月十五,人们舞动起各自崇奉的龙灯,尽情地挥洒热情,释放活力,以一种有几分原始、几分神秘的方式,祈求风调雨顺,五谷丰登。 团...
-
女儿不想当英雄
女儿的同学都叫她23号:她所在的班总共有50个人,每每考试,女儿都排第23名,久而久之,她便有了这个雅号。 老公发愁地说,一碰到公司活动或者同学聚会,别人都对自家的小...
-
冷雨敲窗又一季
当初春的寒气还在肆虐地侵蚀着大地万物,窗外冷雨则凄凄沥沥的下个不停。又是一年春来到,又是冷雨敲窗时。 翻完2013年厚厚的一本日历,我就在寒风冷雨中迈进了四十岁的门...
-
鸟
有一段时间,我计划着将家里敞开式阳台进行封闭,并且我也将封闭的好处和弊端在心里反复的比较,权衡之下认为好处显而易见,既隔离了灰尘,又增加了阳台空间的利用。可是,...
-
舌尖上的大别山“罗田吊锅”
大别山地区的红色和绿色生态旅游吸引了大量的游客。在《舌尖上的中国》红遍大江南北的时候,罗田吊锅也在挑逗着你的味蕾,勾引着你的食欲。品尝罗田吊锅,你不仅可大饱口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