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山小豆汤
小豆是五谷杂粮之一,可与其他谷类食物混合煮干饭、熬粥、做豆沙包等当主食,亦可做成多种菜肴,最有特色的应是与酸野油菜同煮而成的巴山小豆汤了。
说起这巴山小豆汤,就有一个故事不吐不快:相传清乾隆年间,岚皋平利交界的一座大山上住着一位姓冯的员外。冯员外一家三口,两口子已年过五十,膝下一女乃中年所得,刚及豆蔻,是老两口的掌上明珠。一家人平时和善大方,总是尽己所能干些福荫乡邻的好事,从不为富不仁。可灾难却没长眼睛,偏偏降临到了这个善良之家头上。农历八月的一天,院子里还晾晒着刚刚收割的小豆和黄豆,其女冯小姐忽然全身发痒、肿胀,不足半个时辰整个身体便肿如水桶一般粗了。女儿得急症,老两口自是如热锅上的蚂蚁,急得不知如何是好,便让下人们去把十里八乡的大夫都请了来,最有名望的大夫还是冯员外亲自去请的。然而这些大夫看了冯小姐的病情后都把头摇得跟拨浪鼓般束手无策,丢下一句“从未见过、爱莫能助”的话语怏怏地走了。可冯小姐的病情在一分一秒地加重,到晚上掌灯时分,已经全身发黑气若游丝了。正在万般无奈之时,门口走进了一鹤发童颜、长须飘飘的老者,声称可以帮忙瞧瞧,冯员外一听赶紧迎进女儿闺房。老者仔细瞧过后吩咐只需准备二两红小豆和一把野油菜即可,冯员外说这两样东西手边上就有,老者亲自下厨用这两样食材烹了一碗汤,撬开冯小姐牙关喂了进去。不一会儿,冯小姐脸上就有了生气;再一会儿,身体活泛了起来;一个时辰后,冯小姐全身竟奇迹般地消肿了,又恢复成一个亭亭玉立的小美女模样了。晚上冯员外一家人强留老者吃住,老两口因高兴多喝了几杯,等第二天早起床后才发现老者已经走了,其住宿房间的墙壁上留下了一首打油诗:令媛闯过鬼门关,缘因员外多行善。今日之后若恒久,福禄双全家平安。
原来这老者是一位神仙,出手相救冯小姐是冯员外平时广做善事积下的善果。自此以后,冯员外更加致力于赈济灾民、修桥补路等储多善事,成了远近闻名的大善人。神仙走后,给冯小姐治病救命的巴山小豆汤便广为流传开来,只是在传承过程中将鲜野油菜创新成了浆水酸野油菜。做时先将红小豆用凉水浸泡,待其稍微发胀后用笊篱捞起,再将酸野油菜洗净挤干水分,去菜头后切成2厘米左右的小段,并将干辣椒、蒜苗切成小段,葱切成葱花备用。然后在锅中加入适量的清油或猪油,油开后放入干辣椒段与酸菜,翻炒1分钟后起锅。再将沥干后的红小豆倒入锅中,加适量水用大火煮约10分钟后,转小火再煮20-30分钟,至小豆完全软面时倒入酸菜充分混合,汤煮开后放入蒜苗和适量食盐,再煮约半分钟,关火撒入葱花,一盆香气四溢、酸辣可口的巴山小豆汤就做成了。喝汤,酸溜溜的;品酸菜,辣乎乎的;嚼小豆,香喷喷的,爽口极了!是岚皋人过节和招待客人必备的佳肴之一。
上网查询方知,原来小豆和野油菜皆具有消肿化淤之功效,尤其是小豆,还能清热解毒、排脓利尿,对心脏病和肾病、水肿患者均有益。怪不得小豆和野油菜煮汤能救冯小姐的命,怪不得这样普通的两味食材,竟能入神仙的法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