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散文
-
在苏州喝茶
逛完了整个定园,我们坐在茶艺苑的二楼喝茶。古色古香的大厅里摆了十几张大圆桌,有一点老舍《茶馆》里的样子,几个桌子上有旅客在喝茶,空桌子的中间都放着一个大托盘,盘...
-
荷趣
我国很早就栽培荷花。《周书》载:薮泽已竭,既莲掘藕。可见,当时的野生荷花已经开始作为食用蔬菜了。春秋时期,荷花各器官有了专名;汉初《尔雅》:荷,芙蕖,其茎茄,其...
-
荷香
酷暑盛夏,日子与日子之间,如此胶着和闷热。不过,暑热里还是有一桩美事赏荷。每年冒着酷热,顶着炎日,我也要开车几十公里去看她。为着那缕荷香,一入夏我便魂牵梦绕,心...
-
三圣乡观荷
位于成都东南方三圣乡的荷塘月色,我是早有听闻,但一直因没有空闲而未去一见。前几日,待得在成都连续逗留数日的阴雨离去后,炽烈的骄阳拨开云雾,将它满腔的霞辉重新播撒...
-
泰国的中秋节
泰国也有中秋节,也是八月十五这一天。泰国是佛教之邦,与中国的佛教文化有相通之处。中泰友好近邻,人民之间有着深厚的感情。受中华文化的影响,中秋节也是东盟一些国家尤...
-
中秋“敬月神”
在闽北光泽县乡村,过去每逢中秋之夜,民间会流行一种敬月神的习俗。 敬月神,就是中秋佳节的夜晚,月亮出来时,乡村人家早早就在院子、门前或禾坪上放上桌子,上面摆着茶...
-
巴山放蜂人
胡万才隐居在渝陕鄂川交界的黄安坝,不是他想隐居,而是那十万亩草坪的野花在呼唤他。于是,他带着妻子一位朝鲜族女人,和五岁的儿子,背着吊罐、帐篷,跋涉了两百多里,来...
-
秋日书为伴
春日读书,容易生困;夏日读书,溽热难熬;冬日读书,常畏于寒。唯秋日读书,不冷、不热、不困,于季节的丰韵中,书,读得惬意,读得通透。 我喜欢于夜晚读书,秋日的夜晚...
-
一盏木樨红
飞机准点抵达成都双流国际机场。我快步走出机场,瞬间,一股暖洋洋的香气便围拢过来,亲密地簇拥着我,勾肩搭背,老友一样温暖熟悉,那香味儿让人忍不住使劲抽动鼻尖,深呼...
-
瓦上的草
散文家王剑冰说:瓦是屋子上面的田地。那么,瓦上的草无疑就是田地里的庄稼了。老城有很多瓦房,因为要旧城改造,拆迁这些够不上文物的老房子就成了必然,瓦上的草也就没有...
-
冬至,染红一朵梅
唐贞元二十年,冬至日,白居易新任秘书省校书郎,宦游河北邯郸,写下一首冬至诗。诗曰:邯郸驿里逢冬至,抱膝灯前影伴身。想得家中夜深坐,还应说着远行人。 灯前影伴身,...
-
古来冬至大如年
冬至是二十四节气之一,但在中国古代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节日,有冬至大如年的说法。古人认为,过了冬至,白昼一天比一天长,阳气上升,是一个吉日,所以值得庆贺。因此,古人...
-
雪却输梅一段香
非常喜欢宋朝卢梅坡《雪梅》里的诗句: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我喜欢雪更喜欢梅,正是源于此。梅,剪雪裁冰,一身傲骨。梁实秋先生也是一个喜梅爱梅的花痴,从小...
-
最是梅香能致远
失眠的夜里,我并不焦烦,也没有丝毫孤独感,因为身边有梅陪伴。灯下,几枝腊梅疏影横斜,清俊硬朗,映在素色的壁纸上,像古代书生的剪影。蜡质的蜜黄色花朵,氤氲出芬芳和...
-
二十四,扫尘土
每年的腊月二十四,是渭北北部的人们收拾屋子,打扫卫生的时候。人们就用一把糜子尖扫帚,绑在长长的木杆上,拂去屋里屋外一年来积攒的尘垢、烟灰串,然后再把墙好好粉刷一...
-
腊月豆腐香
早年的乡村腊月,像极了一场大戏。这家杀猪、腌鱼,那户打糕、蒸馒头,你方唱罢,我方登场,尽情演绎着年前的风情,而做豆腐又是其中最为浓墨重彩的一折。 作为一年中的大...
-
雨水节的红棉带
每年正月雨水节前几日直到雨水节当天,都江堰市(原称灌县)街头和乡间集市都有各色人等在贩卖红棉带子(或称红带带),这是什么讲究呢? 1991年版《灌县志》卷二十三《社...
-
桃花朵朵开
桃之夭夭,灼灼其华。桃花从《诗经》里翩然走来,只惊鸿一瞥,就让人顿生怜爱之心。 我站在早春的门口,一声轻唤,桃花幽幽地应了一声,便闪出来,让我欣赏她们的风采。 张...
-
俏女人是茶养的
宝哥哥说的那句女人是水做的被奉为经典,可我却以为,女人其实是茶养的。老公听了我的观点,撇撇嘴说:宝哥哥是浪漫主义,你是实用主义者。 源于那次同学会,一进门,多年...
-
瓦盆
家里原来使用泥瓦制品,主要有瓦盆、瓦瓮、瓦缸、瓦罐等多种产品。瓦盆作为一种古朴器皿,既是锅灶上的炊具,也是盛粮、贮面、洗衣、喂猪、饮羊的用品,在农村用途广泛,是...
-
雨中,去夹关喝茶
婉君打开雨刮器:看来这雨一时半会不会停呢,还去不去夹关喝茶? 我看了看车窗外细细的雨丝,心想,雨中的夹关镇该是另一番风情吧。我略微犹豫一下,说:还是去吧。 车子驶...
-
花椒的功臣
我的家乡位于河北南部的涉县老区,此地盛产花椒,汇集了花椒家族的绝大多数成员,包括大红袍、大红椒、小红袍、小红椒、一片红、满山香等诸多品种,年产量20多万公斤,我国...
-
秧鸡听箫
很多年前,夏天的早晨,少小的父亲总是习惯性地跟着爷爷去巡秧田。小春收割后,谷子经过播种、育苗、插秧,大片的秧田便蔚然成形。这个时候,抽着旱烟的爷爷,总是在夏天清...
-
夏吃水芹菜
周末陪妈妈去菜市场,看到很多人在买野菜,有蕨菜,马兰头,荠菜,当然还有水芹菜。 小时候,我在农村长大,在我印象中,水芹菜一般都长在靠水边的地方,看着像芹菜,但是...
-
人间草木深
一草一木一人,合起来是个茶字。茶之为物,雅俗咸宜。说茶是俗物,是因为人们所谓的开门七件事里就有它,柴米油盐酱醋茶,茶还排在最末一位;说茶是雅物,是因为在研究制茶...
-
篱笆,篱笆
牵牛花开的日子里,篱笆围成了乡下的院落。一家一户的篱笆墙上,牵牛花一步一步爬上去,红、白、紫相杂的小花朵,给篱笆墙披上了一件花格子衣裳,乡下人简朴的时光中,也便...
-
肉感的红烧肉
用猪肉做菜,什么菜最好吃?四川人会说是回锅肉。若要问全国人民,绝大多数人一定会异口同声:红烧肉。中国人吃红烧肉究竟有多少年,闲来无事的人可以考考。它在中国人堆里...
-
自行车时代
上世纪八十年代初,香港影视剧开始在内地流行,由此,我们掌握了一些新名词,比如游车河。看到银幕上香港不良青年开着轿车在车流中穿梭,我们的眼里充满了羡慕。我们的城市...
-
闲话吸烟
很小的时候,我一直好奇父亲的吞云吐雾。因为这位伟大的吸客,我一直想写写关于吸烟的那些事,于是便有了这篇闲话吸烟。 吸烟,是一个令多少人魂牵梦绕,而又是一个令多少...
-
故乡的山野
山花 曾经闭口不谈家乡风物,不因它贫瘠,只因那些古怪的名字是外人所无法通晓的,浅陋的我又不能对译,只有默念。 比如有一种花草,我们称之为香嫣,紫红色的花穗肥若猫尾...
-
檐前乱
大雨。过程蓄谋已久,便显得它姗姗来迟,这会儿落了,也让人多少有些意兴阑珊。 雨虽大,一时半会也趋不尽蓄谋几日的湿热,又开不得窗,就闷着。屋里闷而憋,如同坐在灶上...
-
用心灵拥抱经典
在当今这个网络及信息飞速发展的时代,浅阅读、体验式阅读、快餐式阅读、图片式阅读、浏览式阅读等已成趋势,而古典名著却是需要用心慢慢读的。当一切都变得快捷无比时,唯...
-
炎夏品竹
炎炎夏日,屋后的竹林里却是清风阵阵,让人感觉仿佛置身另一个世界。 苏轼在诗中说: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竹在历代文人心中的地位之高是毋庸置疑的。竹是个高雅的文化...
-
当想象遭遇现实
一直向往美丽的草原。在我的想象中,草原就是一首悠长深情的歌,就像蒙古族马头琴演奏出的动听之音,让人无限神往,想一想都会怦然心动。 飞机在云层上空穿行,我的想象也...
-
廒
有时候静下来一想,觉得这时光啊,真是过得太匆匆!小时候的事情还清晰如昨,不觉间就已近知天命之年。 自十八岁通过高考跳出农门,混迹城市三十年,经历过许多沉浮,变换...
-
注视小县城
小县城坐落在湟水谷地东部。20多年前,我因工作调动,走出家乡小镇,居住在了这个小县城。那时的小县城仅有两条不长的街道和一些小型楼房,在我的眼里还是个小镇而已。不过...
-
行走古城楼
我走在古城楼上,心里欢喜,这个古城楼没有扒掉,真是反常了。 古建筑对我来说好像小时候喜欢的玩具一样,有点怀旧的味道。毕竟旧的还是连心的。西安城楼便是古代建筑中的...
-
乡村的树
本是一种再平常不过的树,木材涨价潮中,渐渐占据了乡村的空地。 二月种下,三月发芽,到了四月,一片片手掌似的叶子便在风中哗哗鼓掌,乡村的脸上就有了一些生动的笑意。 ...
-
一个山村的麦香与书香
麦梢黄、樱桃红的时节,我不禁想起了麦香与书香这两个与生活和心灵有关的词语。 在我们日常生活经验中,麦香与书香是截然不同的两种味道,一种是乡野农村的味道,一种是优...
-
感念居宛
我本山西昔阳人,当年初来到河南,在陕州、洛阳一带游弋,13岁来到南阳,和这块原本陌生的地方结了缘。我喜欢这里的生活。 这个城市很小。我到南阳时,这里只有三万余人规...
-
消夏
夏天,对于草木来说,是一个自由舒展、尽情发挥、最大限度实现自己潜能的黄金季节;古人称之为夏长。但是,对于我们,恒温37℃的动物,夏天,特别是暑天,就比较难过了。先...
-
风中的乡村
我喜欢乡村的风。 小时候,我常常在野外追逐着风。我看不见风,我会追逐着风中的叶片,叶片慢慢飘落,我再把叶片抛向空中,继续追着跑,我想找到风的老窝。我曾趴在起身的...
-
井水故事
以路为界,上为葫芦台,下为葫芦坝。葫芦坝皆为稻田,缓缓地,依势作阶,直达月河堤岸。葫芦台一式梯地,愈上愈窄,直入凤凰山根。路尽头有一溪,曰唐家河,河湾处有村民聚...
-
城里的麻雀
安康城市里的麻雀,是见过世面的麻雀,性格胆大妄为,走在大街小巷,总能看到它们灰不溜秋的身影。它们谁也不怕,或两三只在树上叽叽喳喳上下跳跃,或一两只在你的身前身后...
-
美味的镇坪洋芋
洋芋在镇坪县有着悠久的种植历史,广大人民群众有较好的种植习惯和生产经验,是一种传统的优势作物,也是第二大种植作物,种植面积常年在12万亩左右,年产量14万吨。是该县...
-
小镇时光
奔着流水小镇去的人,大都怀着一种说不清道不明的心思。踏遍万水千山,蓦然回首,你发现自己曾经苦苦寻觅的,其实一直就等在这里。 走陆路,快到小镇的时候,有一个大回旋...
-
春雨丝丝地软鲜
早春的雨后,空气中含着缕缕花香,牵的人总想伸出鼻子嗅嗅。这样的时光,母亲总会往我怀里塞一只蓝色的搪瓷碗,让我去捡拾一种美味的食材地软。地软是一种类似于木耳的藻类...
-
别有一番风味的搅团
搅团在家乡农村是一种每家都会做的面食。虽然卖相没有一般面食那么条缕分明,但吃起来绝对是别有一番风味。 记忆中,第一次吃搅团是上初二时。那时刚转学到县城,每个周五...
-
翻苕藤的女人
坡地上有太阳。阴历五月的太阳十分稳妥地从东边的山脊照过来,让有菊的脊背不再清凉。她放下刚捋好的一把红苕蔓子,向东边望去。不敢直面那耀眼的光芒,只看远处的庄稼地。...
-
夏至有约
初中老师用夏至作谜面打一成语,让我们猜,我们猜来猜去都没猜着,老师就在黑板上写下大大的四个字:天长地久。我们顿时恍然大悟,夏至与天共长与地同久,多么惬意的时节,...
-
朝天椒
这是一种倔强的辣椒,椒果始终朝向蓝天和太阳,它把汉水撇在巴山脚下,用红霞的火色涂满丰收的皮肤,在故乡的薄土上顶天立地,站成一道风景。这是一种爱走极端的辣椒,它不...
-
过堂风
我看他们搂着蒲席,在大门的地上用笤帚画了几下,便在弥漫着灰尘的地上把席铺上,两个人并排躺了下去。 我踮着脚,轻轻走过他们家。 院外的果树挑着果实,枝头弯了下去,叶...
-
砂锅豆腐
砂锅豆腐据说是江苏汉族名菜,属于苏菜系列,各种配料十分讲究,除了主料豆腐,大概还要放上牛蹄筋、海参、鲜鱿鱼、竹笋、猪肚、鸡、香菇、虾米等,制作工序也相当复杂。而...
-
思岚皋
从岚皋返长安,顿陷冗务之中。一事套一事,几无闲暇。不过我还是会闪念岚皋,想岚皋。岚皋的种种情景,烁烁明灭,意味深长。 岚皋在大巴山北麓,隶属陕西安康。过去不了解...
-
一碗四季豆汤洋芋
最近去菜市场看见硕大的洋芋和嫩绿的四季豆,脑海里边闪现出家乡的四季豆汤洋芋来。四季豆汤洋芋是陕南特色,主要在安康的平利﹑镇坪﹑岚皋﹑紫阳等县区比较流行。而我的故...
-
稻花鱼里稻花香
美食是一种生理需要,更是一种生活情趣,蕴含着一种养生之道,一门吃的艺术。不仅深受市井百姓青睐,就连近现代大师,也乐此不疲。他们与美食的不解之缘,留下了许多趣闻逸...
-
邂逅柳林
春天的气息是随着小草的冒尖同时出来的。它的到来一直静悄悄,让人在不知不觉中参与其中,甚至一边享受一边还在想,春天快来了吧! 其实早几天的鸟鸣就一直提示了它的讯息...
-
柳上春
我所就读的城市和家乡同属长江流域,当初之所以选择这所城市的这所大学,不是因为985啥的,只是觉得与别的地方比起来,我与其或多或少有一些牵连。 这样的认为虽然牵强,但...
-
做个大美的女人
生为女儿身,几乎每个女人都渴望自己美若天仙、倾国倾城。 造物主当然有他的想法,如果天下尽造美女,其美又如何凸显?为了使美更美,自然需要一部分姿色平平的女人来衬托...
-
江边有渔家
鱼,是家庭餐桌上的美味,更是大宴宾客时不可或缺的一道佳肴。因为,鱼的谐音是余、裕,取年年有余、岁岁富裕的吉祥之意。历数各地的宴席中,普遍流传着一种说法叫无酒不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