耀州区气象句子大全 > 散文精选 > 情感散文 > 列表

情感散文

  • 南留村的记忆

    我外婆家在长安区五星乡南留村,北距户县秦渡镇仅一公里。童年时我年年都到外婆家住一段时间。外婆家住在村子南头,门前有大片的玉米地,后墙外是一片黄花菜地。 有一年正...

  • 满城风雨近重阳

    马年之秋,长安淅沥多雨。半月阴雨天中,耳闻梧桐秋声,目浸丝丝秋雨,脑海中不由跳出宋人的诗句:满城风雨近重阳。 说到重阳,就忆起菊花,提起菊花,则念及陶潜。菊为陶...

  • 初老来袭

    前日。天色晴好,秋高气爽,携家人奔秦岭北麓之大峪口一游。大峪口因大峪水库而声名远播。修水库始于1959年,那时我上小学六年级,曾参加过全民参与的水库大会战。1971年水...

  • 草房的记忆

    我的家乡在阎良区振兴街道,旧称谭家堡,是个山东庄。早年,移民住的都是草房,我家也概莫能外。山东人善用最简单最廉价的材料建造居所,常使人感到不可思议。就说这草房吧...

  • 葡萄架下

    我的家乡在陕南城固,张骞是我们家乡的名人。记得小时,夏日夜晚,在葡萄架下,常听爷爷给我讲张骞出使西域的故事。对于丝绸之路,我少年时的理解也就是做生意,把中国的丝...

  • 张师

    张师是学校家属区聘来的清洁工。 张师的标准形象,是手挥一把扫帚,一下一下地扫路面。张师和扫帚的关系,是一而二、二而一的关系,扫帚是张师四肢之外的另一肢。什么时候...

  • 怀念父亲

    父亲陈笳咏离开我们转眼10年了。父亲潜心浸染书墨半个多世纪,创作了大量饱含泥土气息的书画作品。父亲的国画创作是从文革时期开始的。1966年底,我们全家被遣送回山西老家...

  • 在英雄献身的地方

    1969年冬,我和一位叫董卫光的同学,作为大学生文艺创作组成员,为采访一位英雄的事迹,乘华山北麓5251部队华阴农场三分场一辆军用解放卡车赴宝鸡磻溪。 那时路况很差,下...

  • 定军山记

    在绵延千里的秦巴万山丛中,定军山只是一个小弟弟。它不大,然而名气很大。这都因为《三国志》《三国演义》记载和演绎的那段往事,蜀将黄忠在此腰斩魏将夏侯渊,夏侯渊死了...

  • 方寸之间天地宽

    年届不惑,集邮年龄大约三十年,每每为此自豪。自豪之余,却又有许多叹息和遗憾。 我的集邮开始时间,大约在小学一二年级,那时也就是九岁或者十岁的样子,对集邮并没有明...

  • 老碗会

    陕西关中一带的乡里人,过去吃饭时爱端粗瓷的,像城里人吃羊肉泡馍那样的大碗,碗口大且深,周边圆厚,有底把,手好抓,结实耐用,俗称大老碗。 乡里人为啥爱用大老碗,一...

  • 大学同学

    大学毕业一晃三十年。在慨叹时光如此飞逝的同时,对同学大聚会有一种莫名的期待、浓浓的激动。无数青春年少的种种往事纷至沓来。回想起来,无比美好,倍感亲切。三十年来,...

  • 感时心溅泪

    活过半个世纪之后,我以为自己不会流眼泪了。可是晚上看了个没头没尾的电视节目《追梦人》,我竟然满目盈泪。那节目讲云南玉溪留守儿童潘金玉的故事。孩子12岁,瘦而矮,双...

  • 一件军大衣

    按照农历记时规律,年初我在江苏老家建湖县为母亲举办了去世一周年祭日活动。事后,已经82岁的老父亲居然要我做一件事,让我带回一件军大衣。 这件军大衣,可有来历。再次...

  • 家乡的“流水席”

    村里每逢婚丧嫁娶、庆生祝寿、上梁乔迁等红白喜事,主家就会操办流水席,热情款待亲朋好友、四邻八舍,人缘好的人家,整个村子的男女老少都来轮流坐席,一拨走了,一拨又来...

  • 井台子

    村中间有口水井,围着水井的是用青石板铺就一圈的井台,一米多高,百余平米,村里人都叫井台子。井特别深,井壁用青砖砌成,趴在井沿上向下望,能看见壁上长满了绿苔,还有...

  • 南瓜盖被

    陕西关中许多家庭都喜欢吃一种南瓜做的饭,很家常,亦很美味。 把洗净的南瓜切成小块,铁锅中倒油,油要比平常炒菜时的多出一些。然后待油八成热时,将切好的小块南瓜倒入...

  • 低声道别的夕阳

    长安区兴隆街道人的家园和土地,正在上演一场现代性的换装。 两年以前,拥有自己房屋住宅和比血肉还要亲的土地的兴隆街道人,将土地和田园置换为韩国三星的投资项目,以后...

  • 难忘的除夕

    人一生,活多少岁,就过多少次年。而1978年是我唯一一次在外地过年,至今仍记忆犹新。 那一年,我在蒲白矿务局马村矿工作,临近年关,工友们纷纷准备年货,筹备回家过年。...

  • 刘四叔

    刘四叔大名刘炳炎,小名四荣,因在其兄弟中排行老四,所以年长的和平辈人叫他四娃子。别看他右手天生的残疾,但从小聪明好学,能识文断字,又有领导才能,还能热心为乡党办...

  • “奶奶给我五毛钱”

    奶奶说:初八、十八不算八,二十八是福疙瘩。 我妈再给它加上一句:腊月二十八是福上加福的福疙瘩。 我就出生在腊月二十八!我可是闻着年味降临人间的福上加福的福疙瘩! ...

  • 一袋葡萄干

    1965年4月的一天,陕师大中文系办公室的姚老师来到我们教室。他要我去接一个市内打来的电话。我同他去办公室的路上问他是谁打来的电话,他说是我的叔父。我想,我的叔父远...

  • 筑梦讲台

    25年前,妈妈曾郑重地问我:想好了吗,就报师范学校?你成绩好,老师们都希望你继续读高中,将来考更好的大学。再想想吧!我没有再想,我喜欢孩子,也喜欢讲台,做自己喜欢...

  • 追梦路上

    我的小学,是在我们村子的小学校上的。记得上二年级时,老师就给我们讲人生的理想,美好的未来。老师绘声绘色的描述,让我对未来的美好生活,充满了想象和期待。我的梦想是...

  • 与狼同行

    上世纪五十年代我的童年时期,一次在寂静无人的荒野里单身遇见狼,在将要被狼吞食的危急时刻,却因为自己不知道它是狼,以当时的随意行为,成功地解救了自己。几十年过去了...

  • 独身遇狼

    1972年,我在宝鸡读初一。家在距学校百余里的秦岭山中。那时住校伙食较差,一到周末,就想着往家跑,也没别的事儿,就想打打牙祭。家住父亲所在部队,不管怎样伙食比地方略...

  • 撵狼

    我出生在渭北高原合阳县坊镇东蒙村。我们村的南、北、东三面都被沟壑包围,像个孤岛,较为荒凉。上世纪五十年代末,虽然经常听村里人说狼、豹方面的故事,但我一直没有经历...

  • 发“狂”岂独是少年

    正月十五雪打灯。这句民谚在乙未羊年元宵节又一次验证。昨晚的小雨似乎断断续续下到入梦时分,何时偷梁换柱飞舞成雪花,是清早起床才讶然发现的。推窗先见小雪纷飞,继而有...

  • 梦中观钓

    我常钓鱼,深知鱼饵如何,与能否有所收获有极大的关系。钓饵对头,自然可钓到大鱼,如若钓饵不好,则难免一无所获。 一天,我做了个梦,梦见孔老先生的后人子思在游玩时,...

  • 袼褙

    袼褙,这是已经远去的两个字,大概,城市人已经完全陌生,只有农村人尚存依稀记忆。估计不久后,它们将会被完全遗忘。这两个字的普通话读音是:gēbei。与关中人的家乡话读...

  • 五分钱

    一个穿着灰格子的小姑娘,在她10岁的时候,想把她的五分钱给我。这件事在我多年之后,依然清楚地记得。 上世纪50年代,我们同在临潼县任留乡南屯小学念四年级。她叫刘美英...

  • 玩伴

    会玲是个寡言、安静、温顺的女孩,是我儿时的玩伴。 我小时贪睡,上学钻出被窝要靠会玲执着的叫声和奶奶疼爱的呼唤声。那时的我,总嫌她们一声接一声逼得太急,不免心生怨...

  • 同桌

    我的小学是在蓝田县蓝关镇新寨村小学读的。1983年4月的一个下午,班主任将一个穿着白色的连衣裙和红皮鞋的女孩子领进我们二年级一班教室,说道,她叫贾燕,是从西安的学校...

  • 老杨吃搅团

    走在街道上常会看到长安搅团、稼娃搅团之类的招牌。搅团这吃食是过去秦人极为普通的饭食之一。 我是吃着搅团长大的。 上世纪六七十年代,搅团是我们的主食,天天吃,吃得人...

  • 童年的游戏

    童年的记忆里没有孤独二字。那时我们跳皮筋、丢沙包、捉迷藏、跳房子、抓石子、踢毽子、打陀螺、滚圈圈,挖芦草根,捋榆钱,摘桑葚,弹玻璃球,用高粱秆做鸟笼,摔泥巴搓泥...

  • 我与钟楼有个缘

    我家相册中有一张珍藏了几十年的老照片。照片拍摄于1978年国庆节的当天上午。拍摄的角度就是钟楼西南角,即现在钟楼饭店门前广场的位置。当年那里是一排低矮的小商铺,其中...

  • 长安路上的修鞋匠

    最早留意起长安路巷子里的修鞋铺,源自修鞋师傅某年劳动节在店门口贴出的公告:法定假期,放假三天。接下来的每个小长假,门口都会贴有类似的告示。每天中午,修鞋师傅会在...

  • 大哥的京剧梦

    第一次庄重地听大哥唱京剧是在母亲的生日上。 母亲六十岁的生日那天,家里所有的人都回来了,说是给母亲庆寿,母亲苦了一辈子,让母亲好好乐呵乐呵。见大家这么有心,母亲...

  • 手影

    那天突然停电,我和女儿在黑暗中点燃一支蜡烛,玩起了手影游戏。 女儿双手灵巧地做成小狗、鸟雀儿的造型。而我,则做成了兔子、老人和马儿的造型。墙壁上手影的造型不断地...

  • 打鸡

    清早出城,撵到渭河滩去看打鸡。 打鸡,古人谓之斗鸡。没想到民间现在还有这种唐代曾盛极一时的竞技活动。 打鸡身形高大雄强,脖颈上的毛都已经去掉,粗壮结实的脖子就是一...

  • 高考

    高考刚结束,我接到的最多电话便是亲友们热情问询的电话,内容大都是关乎女儿高考成绩、填报院校之类。 原本以为,高考结束后,能够清净下来,静心地去做自己喜欢的事情,...

  • 岁月清欢苦楝树

    我喜欢树,听人唱世界再荒芜我也有一棵树很入耳。是的,在斑驳岁月里,如果说邂逅一棵树是种幸运,那么能长久地凝望一棵树则是种幸福。 那绿色的树荫下,我无忧的童年时代...

  • 二叔的高考

    二叔那年高考只考了一半,这成了他一生的憾事。 二叔是我的堂叔,只比我大一岁,我们从小学一起入学,一起升入初中、高中,并且一起参加高考。那时高考还有预考,二叔预考...

  • 七月的校园念想

    又是一年的七月,一个走出大学校园挥手离别的季节。 不论用什么言语来回忆那段刻骨铭心的四年,都无法否定那时我们的青春是纯洁的,包括爱情。一场跟一帮同龄人的爱情,一...

  • 灵魂的年龄

    灵魂是有年龄的。这是一个与我视频的网友告诉我的。 如果说,灵魂是有年龄的,不同的年龄显示着不一样的灵魂。那么,十七八岁时我的灵魂也许是蓝裤子白衬衣,一张天真的脸...

  • 让人落泪的“死字旗”

    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重新布展的伟大胜利、历史贡献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主题展览,7月8日正式面向公众开放。其中有一面当年川军出川抗战,...

  • 博望魂

    在城固县城以西约三公里处,就是丝绸之路纪念地之一张骞墓。墓前有一副对联:探险促交融诸邦始列大宛传,凿空开丝路千秋高扬博望魂。这是对他的评价,很高,也很中肯。 博...

  • 军旅战友情

    凡是当兵穿过军装的人,对军旅生涯都有一种特殊的情愫。军旅岁月是我心中珍藏的最难忘、最美好的画册。然而,最让我刻骨铭心的还是那真诚、质朴、单纯的战友情谊。它好似永...

  • 表叔的梦

    表叔家住在长安路的草场坡,记得第一次和爸爸去表叔家时我还很小,而那次印象也最深刻。那是一个冬天,西安的天空飘着雪花。因为第一次去走亲戚,所以我特地穿了一件很漂亮...

  • 给父亲圆梦

    父亲今年79岁,这几年很少出远门,但他一直有一个愿望:希望到曾经工作了19年之久的宝鸡市凤县去看一看。今年4月,我请了公休假,陪着父亲去实现这个愿望。 1962年,父亲从...

  • 收藏是一件很美丽的事情

    古都年轻文人薛勇先生社会活动很多,但以收藏家享誉全城,是因为他的两项特别收藏,一是古灯,一是月饼模子。他的这些宝贝先后在博物馆展出,引得众人争相观赏,发出连连感...

  • 保姆赵小爱

    我管我家的保姆叫赵老师。 每次我们一起外出,我都向别人介绍说:这是赵老师。她不争辩,也不解释,与人握手,寒暄,很知书达理,交谈时不亢不卑,让人觉得这个老师很是名...

  • 父母爱情

    父亲,1947年出生;母亲,小父亲一岁,两人却是同一天生日。 在我幼时的记忆中,母亲从来都是说一不二的,刚强、干练,一双特大的眼睛,永远齐耳的短发,蓝灰色系的服装,...

  • 谈对象

    1986年秋天,23岁的我像往年一样请假回蓝田县宣堡村帮家里收庄稼。一天傍晚,我从地里收割稻谷刚回到家,堂哥来说要给我介绍一个对象,并说,你和她都在外面工作,又都是咱...

  • 三十斤梨办婚礼

    在年轻人看来,我讲的这个故事近乎天方夜谭,却是真真实实的。 1961年国庆节,我满怀挑战陕西姑娘不对外成功的喜悦,与一位大家闺秀的西安姑娘结婚。结婚的情节与电视剧《...

  • 娶媳妇

    1975年,我迎来了而立之年。正月初二,我历经坎坷难场的婚事之路终于跋涉到尽头,即日我就要花好月圆了。那种独有的辛酸而又无比激动幸福的心情,一般婚事遂顺的人怕是难以...

  • 橘河依然清澈

    多少年了,每当我途经那个地方,一般是在行驶的车辆上,都会预先将身体调整至适合眺望的位置,将头预先扭转至那个方向,然后,静静地注视着。 更多的时候,是当我因参加会...

  • 宝贵的财富

    我叫伊布,来自也门。 我来西安已经两年了,来中国之前,我就听说西安是一个好地方,历史悠久,人们淳朴善良,吸引了很多留学生来学习。所以,虽然我来这里学习会遇到很多...

  • 中秋有约

    一直觉得,我们中华民族所有的节日中,中秋节最诗意浪漫,也最温情动人。不论你漂泊天涯海角,还是身在异国他乡,都无法忽略中秋节。一年一度中秋至,明月千里总关情。每至...

  • 在中国过中秋节

    我是韩国人,今年20岁,来陕西师大学汉语有半年多了。今年三月第一次到西安的时候,人生地不熟,有些孤单。但是,渐渐地,我喜欢上了这里的生活。 中秋节快要到了。第一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