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时的味道
现在朋友聚会吃饭常常会听到这样一句话,叫做:儿时的味道。
日前到乡下富阿姨家去吃饭,饭前,她拿出一小盆番茄让我们尝尝。那番茄小小的,尾部尖尖的,只有菜场里的大红番茄三分之一大,色面也不怎么好看。我随手拿一个,将信将疑咬一口,哦,那个鲜啊,肉是红红的,籽是青青的,还略带一点酸爽,好久没吃到这么美味的番茄啦,儿时的味道!
酒过三巡,富阿姨似乎发现饭桌上蔬菜少了,亲自下厨房炒了一碗青皮茄子。翠翠的,嫩嫩的,糯糯的,这般模样这般口味的茄子久违了。
富阿姨说:我的茄子是我自家田里种出来的,不打农药,不撒化肥,施有机肥,让它们自然生长,所以好吃呀。但是,这样种蔬菜产量低,别人是不愿意这么种的。
哦,又是儿时的味道!
第二天早晨起来,富阿姨为我们准备了煮鸡蛋,那鸡蛋只有菜场里出售的鸡蛋半只大。一口咬下去,哟,好香啊,好有弹性啊,也是儿时的味道!
我问富阿姨:为什么菜场里的土鸡蛋淡而无味?那也是土鸡蛋不是洋鸡蛋嘛。她回答:阿姨有23亩大的一个苗圃,我的鸡就散养在那里,它们下蛋,它们孵蛋,然后老母鸡领着一群小鸡在田里找东西吃,吃虫,吃草,吃菜,那是真正的土鸡和土鸡蛋。
嚼着香香的土鸡蛋,我默默思忖:大家怀念的只是儿时的味道,又不是怀念贵族的味道、美食家的味道和山珍海味的味道,只是一种最朴素最基本的味道,这样的念想难道很奢侈吗?我们只是希望吃到的鸡不是从养鸡场里40天就催成大鸡的鸡;只是希望不要把茄子培养成黄金瓜那么大……能不能让农作物和家禽比较自然比较自由地生长,让这些要吃进我们肚子作为我们营养的东西返璞归真,这样的要求算不算高?
按理说要找到儿时的味道,是一种多么原始的要求,不过是一种对原生态的向往,然而,它离我们已经那么遥远,我们往前走,“儿时”还停留在原处。
要离开了,我有些恋恋不舍。富阿姨送给我十多块莲湘糕,那是米粉做的,中间夹有枣泥。富阿姨自己煮红枣,自己剥红枣皮,再把红枣捣成泥,然后拿去蒸……
我上了车忍不住掰下一块尝尝,哦,又是儿时的味道!儿时的味道有那么夸张吗?然而真的,它给了我温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