耀州区气象句子大全 > 散文精选 > 情感散文 > 圆梦

圆梦

作者: 廉涛2016年05月20日情感散文

已是初冬时节,塞上的温度已降至零度以下,今天是难得的暖阳天气,早晨10点钟,我和朋友从榆林市区出发,沿榆绥高速,顺着无定河道一路向南。河道两边的山不算高,光秃秃的,一抹黄褐色,河水显然已进枯水季节,成了细流,河畔上的包谷已经收获,但包谷秆还成片成片地留在地里,农民们正忙着将套种在地里的大白菜用架子车一车车地拉回家,储备着准备过冬。

看着窗外的景象,听着原生态陕北民歌,我的思绪始终是路遥《人生》里巧珍和加林的形象与眼前这一山一水、一草一木相互交织着……

知道路遥是从电影《人生》开始的,那是1984年,我在县城复读高中,正经历着四年高考屡试不第的惨淡时光,电影里加林不甘向命运低头,一心要挣脱黄土地束缚的“不到黄河心不死”的韧劲,善良温柔美丽的巧珍对知识青年加林痴痴的爱,曾使我泪眼朦胧,在我心中掀起了无限的波澜,深深地印在了我的脑海里,成为影响我事业和爱情的精神坐标。正是这一年,我终于“金榜题名”,如愿来到了我梦寐以求的大城市——西安。作为一个有着文学情结的青年,我一直梦想着有朝一日在这座城市能见到这位写出如此深入我骨髓作品的作家,看看他的模样,希望能从他的身上汲取耕耘文学的灵感,可惜始终没有这样的机会。1992年,路遥过世时,我正在深圳参加一个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学习班,坐在我前排的一位四川籍同学突然转过身来对我说:“你们陕西的路遥死了。”我顿时蒙了,心想怎么可能呢?他还那么年轻!我的脑海里又迅速浮现出电影《人生》的画面,可晚上广播电视里的新闻很快便证实了这一消息。此后的日子里,每到路遥的诞辰和忌日,从媒体上总能看到大量纪念路遥的各种活动和文章,我都要一一读过。三十年过去了,我一直梦想着能有机会伴着电影《人生》的主题曲,到陕北,到路遥笔下的《人生》描写的山山水水、沟沟坎坎,到巧珍和加林倾诉衷肠、依依惜别的那座石桥上看看……今天终于能如我所愿了……

车子在绥德四十里铺下了高速,驶往清涧方向,路上的标识不是十分明显,导航器也不灵了,只好不时地停车问路,好在路人都十分热情。我们一边按路人的指引,一边查看事先在网上下载的行程路线图,向路两边寻觅着。突然,我看到路边一个别样的建筑,上面赫然写着“路遥纪念馆”5个大字。“到了!”我兴奋地对朋友喊道。

路遥纪念馆坐落在清涧县石咀驿镇王家堡村210国道东侧,与路遥的故居隔路相望,纪念馆门口一座昂首负重前行的牛的巨大雕塑格外引人注目,我急不可耐地请朋友为我以此为背景留影,照片的远景恰好把马路对面半山腰上的路遥故居尽收其中,两全其美。

我对朋友说,请个导游吧,也许能听到路遥当年一些别样的故事呢!不料,正在院中洗衣服的一位工作人员说:“周末,我们不接待。”我只好趁她忙碌时到接待室找另外一个工作人员,她看到我恳切的样子,说:“你们大老远专程来一趟不容易,那就破个例吧!”

我怀着难以言表的渴望之情随工作人员走进展厅,展厅里珍藏着路遥生前用过的生活用品、手稿、信函、照片、影像、视频等实物资料和各个时期不同版本的各类文字作品,还有国内文学界的名人们对路遥去世的悼念之词。工作人员绘声绘色地从“困难的日子”“山花时代”“大学生活”“辉煌人生”“平凡的世界”“永远的怀念”6个方面给我们介绍了路遥“像牛一样劳动,像土地一样奉献”为文学而奋斗的一生。听完讲解,向工作人员道完谢后,我对朋友说:“我再仔细看看。”

大厅只有我一个人,从文字到实物,我一句句、一件件细细地看着,生怕露了什么。驻足在《人生》《平凡的世界》相关实物前,我似乎一下子感受到路遥写作时开阔宏大的视野、深沉睿智的穿射历史和现实的思想,坚忍不拔的意志和艰苦卓绝的耐力;似乎感受到了他“生活如何贫困,环境如何艰辛,灵魂却一定要高贵”的精神;似乎看到了一位把生的尊严看得比生的过程更重要的强者的身躯……路遥以卓尔不群的人生态度,在迫促的生命旅程中树立了一道独异的文化人文景观和意志精神景观,而面对接踵而来的荣誉和赞誉,他却显得如此的冷静、如此的谦逊——“面对澎湃的新生活激流,我常常像一个无知而又好奇的孩子怀着胆怯的心情,在它回旋的浅水湾里拍溅起几朵水花,而还未敢涉足于它奔腾的波山浪谷之中……什么时候我才能真正到中水线上去搏击一番呢?”看到路遥自传里的这段话,我便真真切切地明白了路遥之所以成其为路遥,能成其为中国当代文学殿堂里一道夺目的文学景观的缘由了,也真真切切理解了一个文学家去世若干年后,人们为何对他绵绵哀思、痛心不已的缘由了。

就在我驻足沉思之时,展厅进来了一家人,小男孩约摸10岁左右,他边看边大声读着展板上的文字介绍,我摸着他的头问:“小朋友,喜欢路遥?读过他的书没?”“喜欢,他是大文豪,看过他的小说《人生》,写的都是我们陕北的事。”我又接着问:“为啥喜欢看他的小说呢?”小男孩憨憨地摸着头笑着说:“能给人鼓劲!”是啊!路遥的作品能给人鼓劲,孩子说得多么朴素、多么实在啊!这便是好的文学作品的恒久力量,这便是好的文学作品对人类的贡献。

不知不觉我又看了一个半小时,临出大厅前,我在留言簿上写道:“您的精神将永远激励着为文学而献身的人们。”出了展厅,我径直向马路对面半山腰的路遥故居走去,可惜故居院门锁着,我只好站在紧临院墙的一个高处看个究竟。这是一个典型的陕北院落,四孔窑洞,院内有三棵枣树。路遥的童年就是在这里度过的,7岁时他被父亲带到延川过继给了本家大伯,大伯母没有儿女,对路遥倾注了全部的母爱。路遥从延川一步一步走上了人生的辉煌,也一步一步走上了文学的不归路……看着我专注的神情,朋友说:“都半下午了,你的肚子就一点不饿?”我这才觉得肚子似乎在咕咕地叫,便笑着说:“今天是圆梦之旅,有精神食粮呢!”

在回来的路上,我一直琢磨着路遥在茅盾文学奖颁奖仪式上致辞里的一句话:“只有不丧失普通劳动者的感觉,我们才有可能把握社会历史进程的主流,才有可能创造出真正有价值的艺术品。”我想,这恐怕就是成就路遥的真谛,也是我们最应该向路遥学习的最宝贵之处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