耀州区气象句子大全 > 散文精选 > 现代散文 > 时间在这里消隐

时间在这里消隐

作者: 何兴龙2016年05月28日现代散文

这是一座民间艺术的宝库。

南五台山脚下的这个院子里,有40多座迁复建的明清古民居、戏楼、店铺、人工湖、祭坛广场、园林景观等。步入楼台亭榭,漫步宅院门楼,感受书香气息,呼吸千年珍贵草木的芬芳。

在诸多宅院中,阎宅是我停留时间最长的一个。宅主人名叫阎敬铭,清代陕西朝邑县(也就是今天的大荔县)人,1882年任户部尚书,1884年授东阁大学士,官居一品。据史料记载,他为官四十余年清正廉洁、刚正不阿。曾支持光绪实施新政,是大清富国强兵的良将,在道光、咸丰、同治和光绪四朝为官,曾与曾国藩、李鸿章等人同朝为官,历任山东巡抚,户部尚书,军机大臣,东阁大学士,也是历史上为数不多的理财专家。宅院内有一幅渔樵归来的砖雕:下方的渔夫打鱼而回,上方的樵夫砍柴而归,右上方的葡萄树果实丰盛引来松鼠,寓意丰稔收获的场景,向人们表达着主人属意田园生活、娴雅寂静的生命样态。

阎敬铭当宰相时,在今天陕西的大荔县主持兴建的“丰图义仓”占地20多亩,储粮800多万斤,被慈禧太后御笔朱批为“天下第一仓”,在建仓十年之时,陕西就遭遇了大灾荒,阎敬铭及时开仓赈济民众,后来被人们称之为“救时宰相”。

庭院幽深,廊房挺立,冰雪洗净后的屋瓦、院墙,更像是饱经历史沧桑的记录者,只以沉寂与庄重,诉说着兴衰更替、人生百态。士、农、工、商之事,仁、义、礼、智之德,都在这一笔一画、一砖一瓦、一石一柱中,或被铭记,或被时光所带走。

走出庭院,旷野之中伫立的8600多根的拴马桩,造型各异、惟妙惟肖,强大的阵容,仿佛有千军万马在恭候检阅。有寓意辈辈封侯、世代为官的“背背猴拴马桩”;寓意吉祥如意的“钱币拴马桩”;寓意长寿,表达多子、多福、多寿的“猴子骑师拴马桩”;盼望家人平安归来的“侍女抱瓶拴马桩”……

有一座桩首之上前后站立两个人,身穿交领宽袖长袍,是出家的和尚,这是出自唐代寒山与拾得两位友人的故事,名曰“和合二仙桩”。相传寒山与拾得以前是两个很好的朋友,两人的关系非常的和睦。后人为纪念这种和睦的关系就俗称他们为和合二仙,象征和合美美、和合万年。这些手工打造成的石柱,因为背后的典故而富有灵气,它们历经了风雨的洗礼,记录着关中千百年来的民风、民俗,也见证了多民族的交流与融合。寒风凛冽,它们伫立不动,向大自然展示着憨态自由的生命力量。

民俗,是民间历史的沉淀,被赋予了历史的沧桑与厚重,但在这个大数据时代,一切都太过匆匆,所有的新鲜热闹还来不及成“俗”,便风化无痕。一个曾经用三百诗篇“经夫妇,成孝敬,厚人伦,美教化,移风俗”的优雅古国,在经济高速发展之际,或因无暇回顾而失落了温暖民俗,当物质生活愈加丰盈后,对精神家园的渴望,是否可以带我们重新回归民间文化的源流,体味清纯,感受沧桑与厚重?关中民俗院内还有民俗器物、木版年画、建筑构件、度量衡、铁钟、佛像等多个专题展厅,琳琅满目。质地拙朴的民俗器物,讲述着古人的生活习俗。听上一段千年老腔,在千手千眼观音像前静心许个愿,内心会在这里得到洗礼。

时间在这里仿佛消失隐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