难忘下河街
宋埠镇自古就有“小汉口”之称,交通便利,市面繁华。镇上的人们南下武汉、广州,北上河南、安徽,很多都出外经商。镇上的人南来北往,有跑码头的,有做生意的,还有的外地知青在镇上扎了根。
镇上有条举水河,河上一座桥飞架南北,将一条长街分成两部分,位于河上游的叫上河街,下游的叫下河街。下河街就是我成长的地方。上个世纪七八十年代,镇上唯一的学校在下河街,而镇政府、派出所都设在学校旁边,电影院则侧对着桥头。
下河街两边住着居民,过着简单安适的生活。他们在一条河里挑水吃,也在一条河里洗衣、洗菜。街坊邻居熟悉得都能叫出每家人的名字。街上的孩子从小学、初中到高中都在一个学校读书。
和我一起长大的女孩子国丽、俊荣、翠红都在一个年级上学。我的二哥、国丽的哥哥和翠红的姐姐都在一个年级上学,而俊荣的哥哥矮一个年级。虽然我们四家都住在街北,但她们三家住在街面的一条线上,而我家在巷子里,间隔了几户人家。所以每天放学后,我就背着书包先到西端的翠红家,然后到中端的俊荣家,再到巷口的国丽家。从国丽家前门进去,经过长长的通道,穿过一个院子和堂屋,这才到了我家。
我家所在的巷子旁边有一块林地,长着高大的杉树、槐树,还有灌木丛。每到槐花开放的时节,花瓣飘洒在空中,带着浓浓的馨香。整个巷子,不,整条街都被槐花的香气浸染着。那时,街上除了骑自行车的,就是拖板车的,很少有小车来。放学后,街上到处都是孩子们的身影:有的在街边跳绳,两个孩子牵着绳子甩动着,另外一个在中间一蹦一跳;有的在街上“跳房子”,用粉笔在地上画些方格子,孩子们就在上面变换着脚步;有的孩子踢毽子,将几个铜钱绑好,插上漂亮的公鸡羽毛,就做成了一个毽子,几个女孩在一起比赛,看谁踢的个数多。巷子里,男孩爬树,女孩打秋千。孩子们常常玩得忘记了时间,在大人们“吃饭啦,吃饭啦”的喊声中,带着汗津津的脸,恋恋不舍地跑回自己的家。
这块林地是孩子们的乐园,也成了到各家的通道。走过一段石阶,就到了俊荣家后门。她家的大院子种了杏树。夏天,杏熟了,她爸爸就搭着梯子去摘杏子。孩子们在树下仰头望着,看着黄黄的杏子咽着口水,眼巴巴地等着树上掉下了一两个杏子,就赶紧跑过去捡起来,宝贝似的攥在手里。俊荣爸爸下来后,笑呵呵地从脖子上取下装杏子的袋子,将金黄的小果实分给孩子们吃。
在炎热的夏天午后,孩子们还泡在河里玩水,嬉戏,打闹,抓鱼。到了晚上,大人扛着竹床,小孩拿着席子,自发地来到大桥上,坐着躺着乘凉。大人唠着家常,小孩相互嬉闹着。
那时,家长上班的上班、做工的做工,都不会管孩子的学习。孩子们上学、放学、玩都是自己的事情。小学生们趴在河滩上做家庭作业,初中生要上晚自习,自己做饭吃,吃完后自己上学去。有时大人加班,大孩子就要带小孩子,哥哥、姐姐做饭给弟弟、妹妹吃,洗衣服、做饭也是常事。
街上的人们似乎没有为孩子的工作、前途特别担心。下河街的孩子长大了几乎都有工作,在父母单位就业的最多,考上技校、中专、大学的也不少,在外工作的很多,当老师的还不少呢。我们一起长大的四个女孩子,除了翠红还在镇上,其余三个都在外地工作,国丽到北京去了。
如今,下河街上做起了楼房,居民家安了自来水,来来往往的小汽车也多了,翠红、俊荣家都搬到河边去住了。可每次回到家,我还是喜欢在这条街上走走,因为这条街总让我放不下,那是一种柔肠百转、刻骨铭心的记忆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