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贤归来
春节期间,我参观了坝营镇农耕文化展览馆。展览馆是由退休干部郑成明先生倡导并出资筹建的,几年来共收集旧农具等3000余件。展览馆颇具规模,一个大院,十几个展厅,几位年近古稀的老干部,志愿在此义务管理,义务讲解。展览馆开馆以来,吸引了许多干部群众前来参观,其中不少人都是带着孩子来进行传统教育的。
先民为耕作创造了农具,农具的出现,开启了人类文明的新纪元。长期的农业生产实践,逐渐形成了农耕文化。农耕文化浓缩了劳动人民的智慧,无处不体现出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农耕文化,有天人合一的思想,有创新改革的智慧,有勤劳朴实的品格,有自强不息的精神。在全民呼吁要对青少年加强传统文化教育的今天,坝营镇农耕文化展览馆的面世,顺应形势,非常及时。
古有乡贤,是指那些品德、才学为乡人所推崇、尊重的人。乡贤成长于乡土,在群众中威望高、口碑好。他们以乡情、乡愁为纽带,用其学识专长反哺桑梓,为家乡建设无私奉献。历朝历代的统治者都重视乡贤的凝聚力、影响力,注重以乡贤教化民众的作用,问政于乡贤,建庙立祠表彰乡贤,并将乡贤的事迹收录进志书。一腔热血,满腹乡愁,慷慨解囊,建馆布展,利国利民,功德无量,从这个意义上讲,坝营镇农耕文化展览馆就是传统文化教育基地,成明先生就是当代乡贤。
当前新农村建设,需要更多的像成明先生这样的乡贤,用他们的学识、专长、财富和修养参与新农村的建设和治理,以他们的文化道德力量教化乡民、反哺桑梓、泽被乡里、温故土,这对于凝聚人心、促进和谐、重构乡村传统文化大有裨益。
我们欣喜地看到,乡贤已归来,党和政府也注重发挥乡贤在新农村建设、传统文化的保护和传承等方面的作用。我们有理由相信,乡贤文化对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践行,必将起到重要的推动作用。
上一篇:小别的校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