耀州区气象句子大全 > 文章阅读 > 亲情文章 > 故乡的牵挂

故乡的牵挂

作者: 点瓣心香2013年10月30日亲情文章

生命中总有留恋的一页,那么深,每想之,莞尔一笑,偶忆起,无限感怀。

--题记

外婆在我的手机里有个特别的存储名称:故乡的牵挂。前几日,妈妈给外婆打电话,外婆倾尽孤独寂寞。妈妈说接外婆来我家住。一个人总是凄凉的光景,外公走了十几年了,我那时尚且年幼,大概四五岁的年纪,几乎无什么印象,只记得所有人都无比悲痛。

我作别故乡已十年有余,如今我凭着记忆去抒写远去的怀想,本以为一片模糊尽是茫然,然而当我撩拨记忆的柔丝,意外地发现竟恍如昨日,如随风摇曳的青藤上颤抖的露珠一样,鲜亮晶莹,清澈透明。我感觉过去的一切都是活的,如芬芳的桂花香气,无论身处何地,何时,那香气弥漫充盈着我的嗅觉,历久弥香,倍感无比真纯和感动。故乡是我生命最初的底色,让我一直以来保持着它赋予的那份坚韧和秉性。

我的人生前二十年,都和奶奶生活在一起,也写过不少关于奶奶的文字,从小学的作文,高中时的日记,到大学的文章。然而提起外婆,唯有在《故园情思》一文中。这么多年来,我见外婆的次数都屈指可数,甚至十三年来就见过一次,13,这个数字给我一种触目惊心的感觉。

外婆的家在山村,十几年前的乡村尚是热闹的,弥漫着浓郁的乡村气息。白日里有牛铃的叮当声,清脆而带着回音,多年后的我竟觉得它无比悦耳,是乡间最动听的音乐。三婆婆那里我很喜欢去,喜欢她家的小院,她每次眯起眼睛都能认出我,然多年前老人就去世了,我如今已记不清她的模样,不过是个挺慈善的老太太。外婆家旁边有个打谷场,下面是个小窑洞,住着一位孤寡老人,无儿无女,甚至连名字也没有,只有一个称呼,小时候每次回外婆家我都去他那玩儿,

他也去世很多年了。上次回去,我发现窑洞都坍塌被填埋了,人去楼空,还有比这更令人黯然神伤的吗?

每忆起故乡,展现在我脑海中的不是泛黄的老照片,古旧,黑白分明,似乎如蒙尘的旧梦那般,反而是一幅灵动鲜活,色彩亮丽的流动图卷。记忆的留存依然如故,仿若牛岭的叮当声,山风呼啸声就响在耳畔;仿若推门而入柿子醋的诱人酸气即扑鼻而来;仿若那旧人旧事就在眼前;仿若冬夜里,围炉而坐的小屋依然温馨;仿若被我欺负得呜呜直哭的还是当年的小表哥……

外婆家,我没去过几次,大概童年时,每年去两次,正是次数少,却记得尤为深刻。可对妈妈来说,就不一样,她在那里度过了童年和整个青春时代,记忆更丰富难忘。2009年回去的那个冬日里,外婆,妈妈,我,三代人围着火盆,门外寒风凛冽,微有小雪飘落,昏黄的灯光下,我们聊到很晚,时间似乎都凝滞在那个冬夜。屋外荒野般万籁俱寂,加之因居住人稀少,连狗叫声也闻不得。隔日早上我们就匆匆地走了,我想哭,不是为我,而是为妈妈,我无法体会妈妈内心的感觉,但想必是不舍的,外婆也是,若不是舅舅送,她定要步行送得很远很远,然终有一别,我常常想一个老人送别子女后,一个人返回的路上心情如何,且不说送的还是一个最不常相见的女儿。倘若我是妈妈,怕是会哭一场,眼泪是一场宣泄,宣泄思念的情怀,不过妈妈没有,怕引得外婆伤心,于是她在母亲和女儿面前保持着应有的风度和坚忍。女人自出嫁后待在娘家的时间极少,对家中老母亲的感情很深,况妈妈不像其他姐妹住得近,能常常回去。这12年来的春节,家人一直都在欢庆中度过,而我心思虽细腻敏感竟未认真去体会过妈妈的心情,当奶奶爸爸这边的亲戚络绎不绝,热闹非凡时,她会感到丝丝落寞。当其他兄弟姐妹在故乡与外婆相聚一堂时,我能察觉到妈妈不动声色的思念。每年她总是在曲终人散时才见到外婆,母女两人真是相见不易别易难。我常常想如果生命中我们没有与故乡的那一次别离该有多好,这别离让外婆和妈妈付出了很大的代价。

那天早上,我特意在山脚下捡了两块山石,山石有故乡的味道,石块的清冽冷峻携裹着泥土的气息。我想带回去留作纪念,后来它们就躺在我的书桌一角,

伴我走过了高三。别离后,这几年我忙于学业,没时间回去,现代人总爱用"没时间"来作为冠冕堂皇的借口,我也不例外,这真是莫大的悲哀。作别故乡数年,并将永久远离,而我深深地挚爱着故乡,爱那里的一切,我没有留下照片,但鲜活的记忆常常令我感动,每忆起,常思绪万千,百感交集。

人们如候鸟般飞走了,十之八九把家也搬走了,再也不飞回来了。许多户人家的大门紧闭,惟留一把"铁将军"独守门栓。我从门缝里望去,院中荒草萋萋,门廊下蛛网遍织。有的人家迁走了,找不到房屋的印迹,唯剩下断壁残垣;有的土墙耐不住岁月的风蚀,坍塌破败,没人留意它的灰飞烟灭。可那口古井还在,当年人流如织的井台,今如迟暮的老人一样蜷缩着独倚墙角,几株枯黄的杂草拼命从井台上石板的缝隙中挤出,探着瑟缩的脑袋,摇摆在寒风中,无力卑微,寂寥悲凉。记忆中,水井是乡村的一条生命线,哺育着一切生灵,滋养着乡村人淳美的生命,现在竟门前冷落车马稀了……乡村的热闹喧嚣在安然中落寞地谢幕,陡然间觉得,一切多么像秋叶无可奈何的枯萎凋零,而我们仅仅付之平静而婉然的一笑。

外婆依旧守在那里,四年前见到她那次,她苍老了很多,头发全白了。那天的妈妈在外婆面前像个孩子,正如我在妈妈眼中是个孩子一样。亲爱的外婆,您的平安,健康是我们最大愿望。

我很想外婆出来住住,可能我年轻,体会不了老人的感情。姨夫说,那是穷家难舍。我顿时豁然开朗,对于在那里生活了大半辈子的外婆来说,山村是一种难舍的情结,这情结无论走到哪个儿女家里都是找不到的。2011年春节期末考前,外婆电话中告诉我,让我考完试后去和她一起过年,我顷刻间明白了老人的心思,然我终究没有成行。我在离她最近的小城里,读了十个月的书,却没有见到她一次,想来都成为我心底永远的憾。现在又来到这遥远的南方城市求学,离她更远。我是渴望找时间回去陪外婆的,一则我喜欢静谧的乡村生活,二则替繁忙的妈妈尽点孝心,弥补她在姊妹们中对外婆照料过少的差距,最终难免以种种借口难以兑现。外婆不喜欢去子女家里住,每次总待不了多久就要回去,自己的家总有亲切的依恋,万分的自在。我们这里人居住得密集,不是山村的散落而居,不知此次外婆来我家的计划能否成行,不知是否习惯。

奶奶和外婆两位老人十几年间没有见过一次面,奶奶年长十岁左右,两年前故去。我多想外婆来时,能和奶奶坐在一起话家常,可是终究再也不可能了……奶奶的辞世,一下子令我清醒,也让我重新审视亲情的分量。

如今的故乡,长眠着我的祖父祖母和外公,生活着我的外婆和众亲戚。我生长在那里,度过了童年中最烂漫的时光,留下最美的剪影。可我终究离开了,长大了,回不去了。

着名超现实主义电影大师路易斯·布鲁艾尔说过,没有记忆的生命,我们不能称为生命。忆从前,永怀念,因为有了故乡的记忆,生命从此变得厚重有韵味。

蓦然回首来时的路,我一直遗憾没能坚持小时候的爱好--绘画,我每每路过五教的绘画教室,瞥见墙上的绘画作品,室内支起来的画架,画板,常常会投之以渴慕的眼光,我多想把故乡画成最美的图画,而非单纯的以"沙沙"的笔触在纸上展开。

当我拾笔往事,年华在这一刻停留,多年前的情怀回归。岁月是一条暗流汹涌的河流,那闪亮的童年无疑是这条河流上最美最壮阔的飞瀑。时光的河流已将往事留在了遥远的彼岸,我心中起伏的波涛,荡漾着生命里的脆弱与忧伤,拥抱与遗忘,坚强与脆弱,欢笑与眼泪。然而,那片魂牵梦绕的故土永远是我的思念和归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