怀念父亲
我的父亲石敬民,1916年10月出生于河北省沙河县曹庄村一个贫苦农民家庭。他自幼缺衣少食、历尽磨难,七八岁讨饭流浪,十五岁开始给地主扛长活,二十多岁给日本人做劳工。日伪统治时期,在党的领导下,父亲与本村一批抗日积极分子,积极参加拆铁路、填封锁沟、清算汉奸等活动,同日伪军进行了坚决斗争。1946年3月,父亲光荣加入党组织,成为曹庄村第一批共产党员。以后,他先后担任曹庄村党支部书记、农业合作社社长、曹庄乡乡长、曹一村大队长、民事理事等多种职务,在农村基层干部的岗位上干了近40年,为改变本村面貌、造福父老乡亲贡献了毕生精力。
父亲爱党信党,矢志不渝地听党话,跟党走。解放后,父亲担任曹庄村党支部书记,领导组织群众开展土地改革运动。1953年,他积极响应党中央关于走互助合作道路的号召,带头组织5户农民成立了村里第一个互助组。党中央作出关于发展农业合作社的决议后,他组织20户农民成立了全村第一个初级合作社,以后很快发展成由323户农民参加的大社。1955年1月,上级有关部门的干部到曹庄整顿农业合作社,在没有向县委请示的情况下,把这个刚成立不久的农业生产合作社解散了。当时父亲想不通。他召集自己带头组织的老“前进社”20户社员统一思想,决心顶住这股风,坚决不解散,并走村串户找村里其他办社的干部和骨干做工作,动员大家正确总结经验教训,继续把社办好。1955年3月,中共河北省委派工作组对曹庄村整顿合作社的情况进行了调查,并形成了题为《不应当挫伤干部和群众的社会主义积极性、胡乱的解散农业合作社》的调查报告。1955年12月27日,伟大领袖毛主席对这篇调查报告做了批示:“这样的去解散合作社是完全错误的。本文作者(河北省委工作组)的观点是正确的。”在毛主席批示精神的指引下,曹庄村的农业合作化运动又如火如荼地开展起来,成为被总结推广经验的先进典型。有关材料不仅在国内宣传推介,还在国际上有的社会主义国家的刊物登载。父亲不仅爱党,而且信党。在1959年反右倾整风整社和1966年的四清运动中,他曾两次蒙冤受屈,被开除党籍(后甄别纠正),并多次在群众大会、街头饭场、田间地头、家庭炕头受批挨斗。面对诸多的不幸和遭遇,父亲从未动摇过对党的信任,从未说过一句对党的怨言。他总是对母亲和我们说:“咱们要相信党、相信组织。”在遭受不公正处理、身处逆境时,他直面人生、忍辱负重。一旦甄别平反,恢复职务,他就立即斗志昂扬,拼命地为党、为群众工作。在父亲身上,充分体现了一个对党、对领袖无限忠诚的老共产党员的坚强党性。
父亲敬民为民,一门心思为群众谋福祉、办实事。曹庄村不邻河湖,人畜饮水和农田灌溉全靠水井。解放初,村民主要用辘轳和水车浇地。父亲担任村党支部书记后,带领群众于1957年打成了第一眼机井,以后,村里又连续打了十二眼深井,彻底解决了全村的农田灌溉问题。为了推进农业机械化,父亲又带人到山西长治购买了大型拖拉机,在全公社率先实行机耕机播,结束了靠牛马拉犁、人工翻地的历史。父亲十分重视科学种田,积极组织兴办了村办农场,并多次到县农业和科技等部门,请科技人员到村指导、推广优良品种和先进种植技术,实现了全村粮棉连年增产。父亲带领群众大力发展农业生产的同时,还积极探索发展多种经营和乡村工副业。他和其他村干部一起,组织帮助群众先后兴办了砖瓦窑、苹果园、鞭炮厂和标准件厂,促进了经济发展和农民增收,村民的日子越过越红火,都称赞党的富民政策好。
父亲勤劳善良,一辈子生活俭朴,克己奉公。他常说:“新三年,旧三年,缝缝补补又三年。”一身衣服穿八九年也舍不得扔,年轻时穿的衣服都是补丁摞补丁,棉衣露着棉絮。他当了几十年村干部,一直身不离劳动,年近八旬还在地里干活。父亲一生清廉,从不占公家便宜。三年困难时期,农村实行“低指标,瓜菜代”,社员每人每天的口粮只有五六两,农村食堂蒸的馒头像火柴盒那么大。最困难的1960年,人们用玉米轴、红薯叶、棉花壳磨成面粉做成“团子”充饥。有人实在饿坏了,就到生产队的地里和场上偷玉米、红薯吃。在那个困难的日子里,父亲和母亲省吃俭用,尽量让我和妹妹多吃点儿,但坚决不准我们到地里和场上偷集体的庄稼和粮食。父亲有抽烟的嗜好,前半生没有抽过带盒的烟,总是习惯撕一块油纸,掏出随身装的自制土烟叶,用手一卷,再用舌头舔湿粘成卷烟抽,人们称这种烟叫“一头拧”。父亲一年四季总是在头上扎一条白毛巾,在地里干活儿出了汗,就摘下毛巾擦一擦,一副典型的老区农民的穿戴装束。他经常说:“咱是个穷孩子,到啥时候也不能忘本。”改革开放后,农民富裕了,曹庄村多数村民都建了新房。父亲当了几十年干部,从没给自家划过一块房基地。我们全家一直住在土改时分的一处旧宅子里,是曹庄村房舍最旧的农户之一。
父亲心地善良,一生乐于助人。他在任期间,对历届驻村干部和外来人员的生活都很关心。我从小就记得有许多驻村干部和下乡锻炼的大学生都吃住在我家南屋。农业学大寨时,下乡干部每天到社员家吃派饭,有时队长忘了安排,父亲就随时把这些干部领到我们家,让母亲尽力给他们做点儿好吃的。20世纪70年代,县城先后有30余名知识青年到曹庄下乡,父亲和村干部通过多种渠道筹资,为他们建了十七间新房,派专人给他们做饭。知识青年及其亲属都非常满意和感动。这些知青返城参加工作后,经常提念“老支书”当年的关怀,多次回村看望父亲。父亲非常关心困难群众的生活。村里有个五保户,无亲无友,腿部残废,生活不能自理,父亲多次用排子车拉他到医院治疗,并安排专人照顾他的生活。这位村民见人就说:“俺到什么时候也不能忘记老支书的恩情。”
父亲离开我们近20年了,今年恰逢他的百岁诞辰。回忆父亲的一生,我深深感到,他是我国第一代翻身农民的典型代表,是千千万万辛勤工作在农业第一线的基层干部的缩影。他的一生,是听党话、跟党走、带领群众坚决走社会主义道路、脱贫致富奔小康的一生,是敬民为民、克己奉公、艰苦奋斗、无私奉献的一生。父亲离世后,虽然没有给我们留下多少家庭财产,但却留下了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精神财富。我们将永远珍惜、保护、用好这笔宝贵遗产,继承和发扬父亲的好思想、好品德、好传统、好作风,同心共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