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亲与土地
我的家乡是位于临潼区北田乡一个叫月掌的村子。父亲是一名地地道道的农民,一辈子生活在农村,几乎没有出过远门,而父亲最大的特点就是勤快,时时都闲不下来。这注定了他一辈子都要与土地打交道。
说起土地,父亲经常说:“万物土中生”。他还说过:“土里能生金”。因此,父亲对于土地,有一种特殊的感情。上世纪60年代,我家后院围墙内有一块儿空地,听父亲说约有半亩。那时候我也小,不知道半亩到底是多大。总之,父亲把那半亩土地侍弄得有模有样,一年四季,总怕它闲下来。春天来了,嫩绿青脆的蒜苗、菠菜、芫荽、大青菜、韭菜等,除了供应我们一家人的菜篮子之外,父亲还让我大哥挑出去卖,换回来的钱,就解决了我们兄弟几个的课本及学习用具问题。夏天是我们一家人最快乐的时光,除了各种时令蔬菜之外,沿着围墙下面,父亲早年栽下的几棵顺墙而爬的葡萄树,就成了我们的期盼,因为那上面挂满了一串串熟得发紫的葡萄。这些都令别家的孩子羡慕。
转眼到了上世纪80年代初期,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农村开始实行“生产责任制”,土地分到了各家各户。我家7口人,每人一亩半。父亲带领我们全家人,精选良种,不误农时,适时耕作。村里有几位长者,每年对全村粮食的产量进行统计和评比。我家年年位居前列。
父亲平时总是试图通过土地来解决许多问题,一家人的生活开支,两个哥哥的婚事,我上大学的学费,后来还有弟弟学兽医的费用,包括母亲去世后做棺材用的棺木,都无一例外。
父亲临终前几天,还对我们几个兄弟说:“我死后就将我埋在自家承包地靠近地头不远处,坟头不要占地太多,离地头近就是为了浇地时方便水流过。”他想得多么周到详细啊,将自己身后的事情都安排好了。
上一篇:乡间昆虫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