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着妻子学“呷亏”
1975年,按乡下的习俗,我到了谈婚论嫁的年龄。
母亲突然变得爱唠叨了,老在我面前提及一个女子,说她父亲在村上受了委屈,她是如何如何安慰父亲;父亲病了,她又是如何如何细心的照顾;出集体工时,她又是如何如何的能吃苦耐劳……末了,母亲总要加上一句,问我认得她么。
我不但认得,而且知道她在地方上的口碑确实很好,只因家庭成分问题,二十好几了还在家里做女。我说,她不就是上院子的小曾……咦,我突然有了某种预感,说:“我好好向她学习。”
“不行!”妈的语气突然变了,“捉猪看猪种,讨亲看娘种,她屋里的家教好,有告史。”
“家教好”,就是教养好;“有告史”,就是家里的父母有用优良的传统信念来教育子女的良好习惯。我隐约的感觉到,母亲害怕遭遇“讨坏一代媳妇,生坏三代儿孙”的后果,毁了她在地方上的名声。我家有几兄弟,母亲找媳妇时,看重的总是女子家庭中的“种”:为娘的有不有“告史”——家风。
我说:“我家的教养比她家的还好。”
妈说:“冇用,我是要到我屋里来的人也有教养。”
结果,两年后小曾成了我的妻子。
我在村上学校教书,责任制后我很是担心田地里的活,妻子一人忙不过来,忙中偷闲往家跑的日子是有的。
“家里的亏,我呷得起;校里的亏,你要呷得起。”又一次,我想帮妻子的忙时,她说,“你是拿了公家的钱的,就得安心在校里干事,教细伢崽们学道理。”她还说,问我晓得么,她父亲是怎么教她的?我说我不清楚。她说,她爸先前是地质勘探工程师,采金矿的。有一次她对她爸说,家里这样穷,为何没有带点金矿回家?她爸对她说,金矿是国家的,是不能私自拿的。家里缺点钱不是穷,家里人缺了做人的根本那才是真正的穷,穷得会被人看不起。不属于自己的,就只能远远的欣赏。
我沉默。
回到校里,我将妻子的这番话在课上述说了一番。一个学生说,这样的故事例子,课本上没有啊。另一个学生说,老师,你老婆给你上政治课了,亏你还是老师。儿子斌也是班上的学生,同学们这么说我,他并不感到难为情。我知道,他以母亲为荣。我的目的达到了,就总结着说:我们一起向斌他妈学习吧。
妻子相夫教子,孝敬长辈,家庭和睦的日子过得快,一晃就是几十年,自己也当上奶奶,2010年不得不远去深圳带孙子。家里的橘园不让我管,因怕耽误我在校里工作,只得暂时无偿给了一亲戚。亲戚在托管的过程中将部分橘园地私自进行了改良。2015年,妻子带着孙子又回了湖南,看到了昔日的橘园长势喜人,知道亲戚为橘园付出了许多,妻子主动跟那亲戚协商,为弥补这几年的付出,再让他种植两年,然后收回自己耕种。那亲戚说可以。谁知过了一段时间后,说他太亏了,有许多后栽的树才挂果一两年,没受什么益,提出要增加两年的种植权。妻子一口应承,答应四年之后再归还橘园的所有权。
事后,我问妻子,我们借鸡婆给他下蛋,他还要延长这么久的种植年份,我们不是太亏了么?妻说,亏是亏了一点,生当是帮他一把吧。话又说回来,要是没有他这几年的管理,也许橘园早就被虫子毁了。我们用“亏”换得了橘园的完整和持续发展,也是不错的得到。何况还能继续保留一份亲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