耀州区气象句子大全 > 文章阅读 > 情感文章 > 故乡的月亮

故乡的月亮

作者: 李春寿2017年04月26日来源: 衡阳日报情感文章

自从双亲离世以后,多年未曾回老家衡山县萱洲古镇了。工作岗位调整后,偶得闲暇,我带着妻子回到50多年前生我的家乡小住几天。今年农历八月十五,中秋佳节。入夜时分,我们迈步在静谧的母亲河湘江河堤,不时与劳作归来的人们点头招呼,垂柳依依,清风徐来,沁人心脾。这山、这水、这草、这木、这人依然亲切无比。妻子油然而感:过两年退休了,我们还是来这安度晚年。这里没有喧嚣,远离灯红酒绿,没有名利的争夺,只有清风和如银的月色自然、纯朴。

“今人不见古时月,今月曾经照古人。古人今人若流水,共看明月皆如此。”李白的诗句勾起了我儿时在萱洲生活几年的记忆,孩提时代的生活历历在目,当太阳落山时,父亲便带着我们兄弟几个在湘江河里洗澡、戏水,碧绿的江水,鱼翔浅底,也许是这样的潜移默化学会了游泳。吃罢晚饭,父亲便拿出凉睡椅、凳,拿着蒲扇,在门外的石板路上纳凉了。这时与父亲并排而睡,才有一种莫大的安全感。赏着月色,看看静静的河水,父亲还讲起了自己的小故事:“文化大革命”初期的一天,萱洲“湘江风雷”造反组织一名骨干找到我家说:“李师傅,今天下午去中学批斗‘臭老九’。”父亲一听,说:“我下午要打铁,再者是我崽女的老师,教他们学文化,我们无冤无仇,我不会去。”因父亲是正宗的“工人阶级”,这名骨干也只能悻悻地走了。生活中的父亲,经常念叨的是:吃不穷,穿不穷,没有盘算(计划)一世穷。于是,每天省出一把米,度过饥荒的岁月;带着红薯去工作的铁匠铺借着炉火烤熟后,捎回家解决一家老少7个人吃饭的问题,让我得以在这纯净的月色中安然进入梦乡。

斗转星移,父亲离开我已整整十年,也是我“子欲养而亲不待”懊悔的十年。细细品来,他曾经讲述的“小故事”却折射出“大道理”,不以恶小而为之,行事有计划、有安排,厉行节约、勤俭持家,这些耳濡目染也影响了我。

一弯湘江月,千年古萱洲。洗尽铅华后的湘江,与月色交欢,粼粼月光,粼粼波光,犹如一面镜子,映照出故乡月亮白银般纯净的脸,珍爱无比。人世间虚虚实实、浮浮沉沉、舍舍得得,都被这皎洁的月色所湮没,重新赋予了一种极致、优雅的美,绵长、浓郁的情。

伫立古渡口旁雅闲阁门前,凝神远眺,湘江之水蜿蜒北去,流入浩瀚洞庭,转入滚滚长江,将自己的柔情铁骨融入无垠东海,那边的月亮,有故乡的月亮美、有故乡的月亮洁白无瑕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