耀州区气象句子大全 > 散文精选 > 优秀散文 > 列表

优秀散文

  • 母亲的三巴掌

    岁月如梭,母爱如歌。在我成长的道路上,母亲给我留下的记忆太多,许多事情大多忘记了,但母亲的三巴掌,却永远定格在我的记忆里。 8岁那年,有一天午饭后,我们三个伙伴趁...

  • 窗外的丝瓜

    我家楼下居住的老杨头,每年春天都要在院子角落点上几窝丝瓜。站在我家窗前,可以看到丝瓜破土发芽,粉嫩嫩水灵灵,异常娇弱。在春天的阳光下,丝瓜苗在泥土里扎根,惬意地...

  • 牵手的幸福

    回一趟老家,忘不了抽空陪妻子到县城里逛逛。我不得不惊叹,小县城近年来翻天覆地的变化,幢幢高楼如雨后春笋般拔地而起,人流,车流川流不息,小县城一片忙碌的景象。 早...

  • 感受幸福

    如果我们把生活当成一首歌,唱着过日子,那么在我们心灵的天空里翱翔的是幸福和快乐。 如果我们把阳光当成自己的生命之弦,那么人生就是一支明朗的乐曲,旋律中自然飘逸着...

  • 母爱做的酸菜

    儿时对酸菜的回忆,是在北风凛冽的室外疯玩了一天后,回到家里,厨房大铁锅里扑突扑突的响着,诱人的香味使人浑身暖洋洋,寒气顿时消失。 那时冬天,新鲜蔬菜少,酸菜成了...

  • 淡定从容的日子

    父亲刚走的时候,母亲的生活被彻底打乱了,她不单单是失去一棵大树,而是失去了一份责任,一份寄托。父亲在世时,母亲所有的精力都围着父亲转,惟独没有自己。而现在,她的...

  • 深秋老屋

    朋友老方在乡村还有一间土坯老屋,这个深秋,老方邀我们去他家的老屋享受田园风光,便乐意接受了。我想,我们一行远离城市的喧嚣,远离忙碌的工作,相约一起共同感受一下原...

  • 母亲的南瓜

    我们鄂东乡下每家都爱种南瓜,我家也不例外。立冬过后,正是南瓜收获的季节。母亲挑着竹筐,将那一个个小鼓似的南瓜收获其中,然后运回家中堆放在堂屋里。那洋溢在母亲脸上...

  • 一件旧毛衣

    有些物品被我们珍藏着,成为我们生命的一部分,并不是因为它们多么稀奇贵重,而是因为其中融入了我们太多的情感,让我们终生难以忘怀。 1982年,我考上了一所师范院校,学...

  • 苦楝树

    苦楝树是乡村极常见的一种树。树的枝桠多,或长或短,曲折的笔直的,一枝有一枝的形态,绝没有重复的。苦楝树的树皮呈深褐色,如历经风霜的老人,长满了褶皱,看起来古老而...

  • 母亲的油布伞

    每次回老家,总要在老屋宅基的废墟前伫立沉思片刻。这个名叫栗林的村子,其实没有一棵栗树。记忆中的老家,总是与那棵形如巨伞的香樟树联系在一起的。这棵香樟来自山里祖坟...

  • 乡野的清明

    清明节这天,人们在景仰先祖先贤、怀念故人亲朋的同时,还有踏青、放风筝、打马球、荡秋千、插柳植树等诸多习俗,一直延续到今天。 自古以来,我们的先民就约定俗成,在清...

  • 母亲的汗水

    母亲的一生是如此平凡,就如同一棵小草,在鄂东农村广袤的田野上,默默无闻而又坚韧顽强地生存着,最终又归于她劳作一生的田野 母亲,是一个再普通不过的农家妇女。从我记...

  • 母亲茶

    清明那天,母亲托人从乡下带来两包茶叶。打开薄膜袋子,我将整个脸埋在里面,拼命地吸,来自家乡特有的茶香扑鼻而来,似有艾草的气息,沾着栗花的味道,透着兰花的馨香,好...

  • 荠菜飘香

    几场春雨过后,阳光渐渐明媚起来,大自然到处生机勃勃,溪边荠菜越发肥嫩了。那些踏青挖荠的人点缀在田间地头,别有一番情趣。于是,城市乡村的厨房里到处弥漫着荠菜的味道...

  • 南瓜记

    从老家回来,车后面塞满了东西。都是一些家乡的土特产,绿色食品。我以为那不单单是东西,更是浓得化不开的亲情和乡情。这其中,有两个南瓜我特别的喜爱,黄扑扑的南瓜,喜...

  • 老家屋后的蔷薇

    在我家乡下老屋后的石岸边,有一排四季蔷薇,那是我父亲在二十年前种植的。如今,茂盛的蔷薇早已悄无声息地爬满了棚架。父亲请人在棚架旁做了几个石凳,专供大家休闲和纳凉...

  • 最爱婆婆饭菜香

    中午回家吃饭,老公一个劲地夸餐桌上的黄豆酱好吃,问是哪位亲戚送的。我说是婆婆自己做的,曾经亲眼看到她把封在坛子里的酱搬到太阳底下晒过。因为太阳晒过,所以才留的时...

  • 家乡的桑葚熟了

    五月的风吹来初夏的气息。我想,家乡的桑葚也该熟了,桑之未落,其叶沃若,五月的艳阳,也该在浓密的桑树间星星闪烁吧!这个季节,本就属于桑葚。 家乡是个美丽的小村子。...

  • 偷得浮生半日闲

    时常怀念这样一个场景:和风清舞的午后,搬一把藤椅,泡一杯清茶,落座于洒满阳光的阳台,慵懒地翻看心爱的书卷,无所谓时间的流转,只为享受这片刻的安静与舒适,一切仿佛...

  • 端午节的礼物

    节分端午自谁言,万古传闻为屈原。 堪笑楚江空渺渺,不能洗得直臣冤。 唐代诗人文秀这首咏端午的千古绝唱,不仅表达了诗人对屈原的深切同情,还使人们对端午节和屈原有了更...

  • 忆家乡的粽子

    清晨,被窗外的鸟儿叫醒,开窗,不知是谁家粽子清香的味道徐徐飘来。遥望北方,不禁想起家乡的粽子。 在我的家乡山东临沂,包粽子用的是大叶菠萝。我们那里没有南方的竹叶...

  • 阳光·草帽

    我小的时候很怕你,你经常打我。诸如在河边玩水、跟别人打架、捡猪粪不够规定的筐数等等都是被打的原因。有时我自己根本就没弄清楚错在哪里,便被你稀里糊涂地痛打了一顿。...

  • 幺奶和她的栀子花

    两天前,父亲过生日。我回老家,办了几桌酒席,招待客人。等客人吃好喝好,走了后,我打扫完房间,已经累得筋疲力竭。 一下子躺在沙发上,再也不想起来。正在我晕晕欲睡的...

  • 童年时代的水牛

    小时候,我在农村长大,每到农忙时节,家里就会安排我去放牛。这时,我和村里的伙伴们相约,把牛牵到叫大角爬的地方。 大角爬这个地方,离湾子远,紧靠河边,水草丰茂,是...

  • 三壶菜油

    那天我去看望母亲,正好表弟从乡下外婆家回来,给母亲带来了三壶菜油。 不善言词的表弟说,一家三壶。我明白其中的意思,就是说外婆给四个子女每家分了三壶菜油,其中包括...

  • 童年夏夜

    童年的夏夜已成为历史定格在我的记忆里,在今天的城市里,我们已经无法复制当年的景、当年的情,只能在记忆中反刍,去感受那渐去渐远的温馨 童年的夏夜可能是这样的: 当一...

  • 淡淡的日子也飘香

    平淡的日子虽然少了惊险刺激,却也充满香甜美好。 小时候,爸爸妈妈就不在身边,每次上学、放学都是自己一人孤独地走在乡间的路上。看着别人家小孩有爸爸妈妈接送,那时我...

  • 芝麻香了

    又是一年桂花飘香,山地里父母种下的芝麻也熟了。下班回家,母亲正在门外把那些刚挑回来的芝麻分扎成一小捆一小捆的,再在场院的地上铺上塑料薄膜,把它们晒在上面,自然风...

  • 那年那月的记忆

    一年一度秋风爽,又是新生入学时。看着一行行送子大军,不禁开启了我对那年那月的记忆。 18岁那年,我高中毕业考上了沙市的一所中专。在一个仲秋的日子里,带着妈妈的千叮...

  • 布鞋情

    前段时间,痛风的老毛病又犯了,脚肿得老高,皮鞋没有办法穿,于是翻箱倒柜找出当年母亲从老家邮寄过来的布鞋。穿在脚上,是那样的轻柔合脚,柔软舒服,感觉一下子就轻松了...

  • 追寻梦中那片心灵的草原

    每个人对幸福都有不同的理解。在饥者眼里,幸福只是一箪食;在寒者眼里,幸福只是一炉炭;在学者眼里,幸福只是一本书。其实,幸福是一种感觉而已。 时光的列车飞驰着,无...

  • 八月栗儿香

    每年一到农历八月,不论是游离于城市的大街小巷,还是奔走在山村的角角落落,都能闻到板栗烧鸡、糖炒板栗的香味。板栗熟了,秋也就来了。 老家孔垄是平原地区,有水稻、棉...

  • 采野豆

    听邻村人说,野豆熟了。我和老伴备好干粮,向目的地进发摘野豆。春华秋实,无边的棉花,炸铃怒放,风儿掀动绿叶,闪闪烁烁,像满天的繁星;沉甸甸的稻穗,垂着金钩,仿佛金...

  • 遥忆童年中秋夜

    到中年常怀旧,月到中秋思愈浓。那些过往的记忆,常常穿越岁月的烟尘,激荡在心里。 童年犹如一幅明丽的风景画,童年中秋夜恰似画中浓墨重彩的一笔。 夜幕尚未合上,便见一...

  • 山里板栗笑哈哈

    金秋时节,山里板栗成熟了,笑开了。 山山岭岭,蓬起来有三四米高、间把屋大的板栗树,一棵挨一棵,焦黄的树叶下,一束束板栗球,张开毛茸茸笑脸,露出一个个油亮亮粽色的...

  • 父亲送米

    母亲去世后,父亲一个人在乡下耕种着农田。记得有一年,新种的稻谷成熟后,父亲从乡下坐几个小时的车,赶到省城给我们送来一袋米。父亲说:这是今年的新米,带给你们尝尝。...

  • 把你的心,给你的城

    夕阳沿着地平线缓缓落下,整座城市笼罩在一片金黄色的薄雾中。黄昏就这样悄悄来临了。 孩童时期住在黄冈广播局的大院子里,紧挨赤壁公园,门口就是高高的龙王山。记得那时...

  • 无限滋味说咸菜

    阳历十一月,单位对面的马路边,就有附近的菜农大担大担挑来大白菜、红萝卜、雪里蕻,附近晨练的老人们成捆成篓往家买,腌咸菜。冬的气息来了,年的味道从这一刻起渐行渐浓...

  • 秋天的水蓼花

    我的记忆中,水蓼可分为两种,一种是青蓼,一种是红蓼。 青蓼,其茎、叶均为浅绿色,开白色小花,穗状,花朵一簇簇缀着。花盛季节,花开如荼,映水而放,远远望去,如星河...

  • 碧云天,黄叶地,秋色陌上开

    有那么几天得空,我离开北京,去乡下的老屋小住了几日。恰是秋侵人影瘦,霜染菊花肥的季节,台湾作家朱天心说:是秋天啊,旅人想回家的日子!我也有好些年没在秋天回过家乡...

  • 煮冬

    印象中,一到了冬天,家里的各类煮菜也多了。有大白菜煮圆子,还有酸菜煮粉条,再就是各类的汤。每当从外面回来,远远地就能闻到家里飘出来的香味。在我看来,那香味是温暖...

  • 腊月的味道是年味

    腊月是有味道的,那舌尖流连、心尖忘返、魂牵梦绕的味道,也叫年味。 季羡林说:虽然年像淡烟,又像远山的晴岚,我们握不着,也看不到,但当它走来的时候,只在我们的心头...

  • 去看一棵柿子树

    初冬的一天,去乡下朋友处办事。下午三四点的光景,太阳已显出了疲惫,苍白得没有些许暖意。车子出小城,上高速,等下了高速,拐上乡间的水泥路,路窄,且曲曲折折,车速就...

  • 心爱的小院

    午饭过后,阳光暖暖地洒在院子里的每一个角落,我坐在板凳上,看着老婆婆忙前忙后的身影,姥姥从记忆深处走来了。 我的姥姥也是一个农家妇女,一直到晚年,她都生活在这样...

  • 又是一年春来早

    今年春早,不等过年就立春了。 在北方,立春叫打春。母亲十分重视这个节气,早早就把日历上的那一页折了起来。到了那天,不管几点打春,都不许我们在床上。说若是被春打在...

  • 踏青剜得荠菜鲜

    春风拂面,猫了一冬的身体,便想冲出围城。田野变得越来越遥远,城市变得越来越霸气实足,楼市贪婪地鲸吞着周边田野,吞食掉季节变化带来的田野斑斓色彩;城市更像一个熟悉...

  • 小镇岁月

    每天的周而复始,让人有些窒息的错觉。早晨,总是在7点之后爬下床,带着那丝丝的倦意。收拾洗漱用品走向食堂旁的公用卫生间,倘若有人,便得在洗衣池边凑合。 院子里,葱郁...

  • 外婆桥

    其实,这桥不叫外婆桥,打从记事时起,这座桥就没有名字,是我把对外婆的爱倾注在这里,给它取了这样一个亲切的名字。 外婆过世,已是三十多年前的事了。在我的记忆里,外...

  • 母亲和她的扁豆

    秋向深处,北来的风吹得落叶满地,园子中满架的扁豆却轰轰烈烈开起花来。阳光下,扁豆花们分明在呼喝着,前呼后拥,闹腾腾地举起嫩嫩的苔子,而那密密的苔子,一律裸露在天...

  • 暖暖炊烟起

    时常想起故乡的袅袅炊烟,和那炊烟下的浓浓亲情。 我喜欢迟子建笔下的炊烟:炊烟是房屋升起的云朵,是劈柴化成的幽魂。一旦从烟囱中脱颖而出,就带着股超凡脱俗的气质,宁...

  • 红薯飘香

    秋风乍起时,路上行人来去匆匆。一阵阵的醇香,从人行道的拐角,从小吃店的旁边,真真切切地传来,刺激着人们的食欲,吸引着人们的目光。卖烤红薯哎!由远及近的叫卖声亲切...

  • 烧饼夫妻

    立冬前后,临窗的楼下街口拐角处,准会出现那对烧饼夫妻和他们的烧饼摊。今年也不例外,当小镇上空飘荡着浓郁的烧饼香味时,人们知道,那对勤劳的烧饼夫妻又出摊了。 这是...

  • 苕果儿

    家乡黄梅有一种土得掉渣的土特产,那就是用红苕为主原料做成的食品,我们都叫它苕果儿。过去每到腊月,在农村几乎家家户户都挑好日子做苕果儿。 红苕就是红薯,是我们这里...

  • 想念滚铁环

    现在的孩子一到寒假不是整天坐在电视机前看动画片,就是趴在电脑前玩游戏,户外运动少,远没有我们小时候的寒假丰富多彩。上世纪八十年代初,打陀螺,跳绳,滚铁环都是男孩...

  • 守岁

    不知何时起,除夕夜的守岁竟不着痕迹地从老父亲那里落到我的肩上了。 年夜饭后,母亲洗了手脸,换了干净的衣服,去厨房敬灶神。她的仪式极其简单:摆几样日常食品,折两截...

  • 留住过年的好

    忙碌了一整年,盼望了好多时,年到了。过年真好! 过年虽然只是短暂的几天,但留给人的记忆总是美好的。那么就让我们留住年的好,把它融入每季每月的每一天。 留住过年时欢...

  • 春雪畅想

    终于下雪了,虽然只是一场小雪,却也带来了惊喜。 雪于冬天,是寂寥里平添的诗意。冬天如果没了雪,就如同春天没有花、夏天没有风、秋天不见月一样残缺;冬天如果没了雪,...

  • 红薯里的乡思

    人在幼年,吃多了一样东西,成年后对这种食物一般是厌腻的。然而对红薯,我却是个例外。前两天老家亲戚送来一袋红薯,我满心欢喜,小心翼翼地放在垫有干草的纸箱里,像童年...

  • 人间暖意

    在德国的某个边远小镇,当一个男孩爱上一个女孩,他就送她一颗土豆。不是玩具土豆,也不是静物画土豆,而是一颗圆溜溜、脆生生、响当当、有手感的真土豆,是可以蒸,可以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