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经营越惨淡的朋友圈
翻看微信朋友圈,恰好看到一位叫“北京燕子”的微信好友,刚在朋友圈里发感慨,她说:“发现一种现象,朋友圈里,我看到你发状态,然后我就很友好地评论了,但你却极少甚至从来没有和我互动过,听说这也是一种有修养的体现,是吗?”
这感慨显然是有针对性的,并且心有芥蒂。虽然我知道她不是指向我,还是急忙第一时间在她的动态下点了一个“赞”。
很快,她有了回复:“不是说的你啊哥,是有人太不懂礼貌了。”
我说,你怎么能断定人家没有回复你的评论就是没有礼貌呢?给别人评论是你的关注你的自由,不回复也是人家的自由啊。
她沉默了一会,然后回了一个“嗯”。
她说,自从有了微信朋友圈,她就加上了几乎所有的亲朋好友,总共也有七八百人了吧。这个数字的确是够庞大的。为了把所有的人脉都“整合”起来,她不仅把以前博客、微博、QQ和手机通讯录里的人都集中在微信朋友圈里,还千方百计重新联系到几个以前在某网站论坛里玩得特别好的网友,但很多人,除了刚加进朋友圈时候的惊喜、几句感慨、表情包里的激情“拥抱”,之后,那个象征某朋友的名字就成了“僵尸”,再没见他们有过什么动态,甚至连个节日的祝福都没有。
对她的朋友圈“整合”,我表示理解,在整合过程中肯定费过不少周折,也收获过不少朋友失而复得的惊喜,但是不是真的就重拾到一份友谊了呢?看来未必。
我这个年龄段的人,年轻的时候没有现在这么多的交友平台,甚至连个电话通讯录都没有,但交朋友、建圈子的热情是一样的。一位同学,读书的时候就开始“结拜兄弟”,后来到了企业,依旧主动联系情趣相投的同事结拜为兄弟,据他自己不完全统计,他的结拜兄弟早就达到了三位数。更奇葩的是,他早年结拜的兄弟后来有了儿子,儿子又与他结拜为兄弟,乱了辈分,以至在小城传为笑谈。
这么多的“兄弟”,能量自然不小,这位同学也在所在的企业做到了高管的位置,一时间事业有成,人脉兴旺,风光无限。一年前,这位同学牵扯到一起非法集资案中,众多“兄弟”却无一能助。让他寒心的是,想通过众多的兄弟们集资偿还欠债,减缓责任,却因无人响应而未果。
纵横交错的“朋友圈”,随着他的落魄而瓦解。
微信朋友圈里,我看到“北京燕子”又更新的动态:“没必要交很多朋友,因为不是所有的人都会在你需要的时候站出来,相反,很多蜻蜓点水的感情还会造成你的困惑。只要守候好该守候的人就够了,他们会在你孤独无助的时候挺身而出。”
真友谊,其实不需要所谓的圈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