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时“玩”青岛
20世纪60年代,农村孩子能到青岛玩一玩,已经是很幸运的了。因三姨在青岛市区工作,我便有了这样的“奢侈”和便利。
儿时逛青岛,印象最深的是青岛的大海、栈桥、中山路,还有三姨家居住在台东的小屋子。在童年的记忆里,青岛市内的老街道,很难分清哪条路是东西向的,哪条路是南北向的,惟有中山路觉得有些向阳,于是便认为中山路是条“南北街”。南北街上的石板路一直通向无垠的大海,回澜阁下的防浪石与深蓝色的海水,碰撞出难以忘怀的美丽浪花。
小时候去青岛,一般都在正月间。因为平日里得上学读书,放学后还要割草放羊、挖菜喂猪,既没有闲暇的时间,也拿不出更多的路费来青岛玩。正月里,冰天雪地的没有农活可劳作,寒假的作业也很少,便可以借着给三姨“拜年”的机会,和哥哥一起来青岛玩几天。
三姨家住在台东八路大陆市场。说是大陆市场,但周围似乎并没有什么繁华的市场,倒是一步之遥的台东三路比较繁华,那里有百货商店、新华书店,还有澡堂子。每当来青岛,三姨都会给我们几角零钱,让我们哥俩先到澡堂子里去洗个澡,然后让表哥带着我们到威海路一侧的电影院去看电影,晚上再用猪肉炖粉条、蘑菇炒白菜、干煎小黄花等款待我们。这对于农村孩子来说,已经是非常奢华的了。
三姨一家四口居住在一间半低矮的小屋里,里面的一间约有10平米,除去一方土炕当床睡,再放上一只五斗橱和一台缝纫机,已经没有闲余的地方了。外面的半间当灶房,用一口大铁锅烧煤做饭。姨父的腿脚不好,一辆大金鹿自行车是他上下班的“专车”,得等到晚上吃完饭,才能推到锅灶间存放。
房子非常窄巴,但乡下来人来客还得接待,姨父便在小屋的上方搭了一个“吊铺”,做了一架小木梯子供上下攀爬使用。吊铺上平时放一些杂七杂八的物件,有客人造访时临时整理一下,铺上干净的被褥作“客房”,亦算方便。
从三姨家出去玩,三姨会给点儿零花钱,好买车票门票什么的。可为了省钱,我们哥俩一般不坐公交,由台东先去中山公园,然后再去汇泉湾、水族馆、鲁迅公园。等逛完了栈桥,人走累了,肚子也饿了,仍不舍得在中山路上买饭吃,这才去坐公交返回台东三姨家。
这样玩下来,除了动物园、水族馆的门票和返程的车票之外,其余的基本不用花钱。我们把省下来的整钱如数还给三姨,倘有零币,就留下来买几个本子,好回家上学用。
20世纪70年代当兵去了外地,很长一段时间未再光顾青岛。这些年儿子在青岛定居了,我又有了逛青岛的机会儿。再到台东,大陆市场的棚户区早已荡然无存,三姨家的小屋子也已被鳞次栉比的高楼所取代,熙熙攘攘的步行街总让人留连忘返。
然而,不知是现在的高楼大厦太多太繁感觉已不新鲜,也不知是上了点儿年纪的人总有怀旧的心理在“作祟”,现在的新青岛、大青岛,总也覆盖不了儿时的旧青岛、老青岛。50年前的老青岛形象,一直印在我儿时的记忆里,播放着黑白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