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代人的腊八粥
每年腊八节这天,我们家总要熬上一大锅腊八粥,全家人聚在一起,喝热气腾腾、香气飘飘的腊八粥。我们家三代人的腊八粥,承载着一代代人美好的生活回忆。
母亲三餐不离粥。但是每次快到腊八节,她都会郑重其事地提前好几天,就把做腊八粥的原料备齐、选好、淘净,然后掰指头算日子,并对我们说:“小孩小孩你别馋,过了腊八就是年。”母亲的腊八粥,主要原料是大米、小米和绿豆,偶尔放一些豇豆。材料少,米下锅便稀。为能熬出粥的浓度,便在头天夜里把粥熬出来,腊八的早上再一热,那粥就变得稠了。米香、豆香、枣甜,再放些冰糖进去,尽管是个大冷天,也会喝得浑身温暖。
母亲常说,喝腊八粥和大年初一的饺子一样,图个团圆平安。有时候,我会边喝边笑母亲的“迂”,可那份隽永的母爱却始终萦绕于心,使我常常难以释怀。母亲像很多人一样,如此钟爱腊八粥,我想除了它是食疗佳品外,可能还包含着母亲对下一年生活的美好希望,更体现了中国人的传统美德:团圆、健康、爱心。
腊八粥留给我的记忆,有一份眷眷如丝的亲情。熬粥是个细活,我先把不易煮烂的红豆、绿豆、花生、莲子下锅,用大火煨煮,待它们开花“笑”了,再加入糯米、小米、栗子、青菜。粥沸腾后改为小火,不急不躁耐心地熬着,为防溢出,将锅盖敞开一道缝。锅内“咕嘟咕嘟”地欢快歌唱,让孩提时的我感到心里暖意融融。刚出锅的腊八粥热气腾腾、粒粒晶莹、香气四溢。而这,更让我体会到了母亲熬腊八粥的幸福。
我成家后,把母亲熬腊八粥的原料不断增加,什么核桃、花生、薏米,什么冰糖、荸荠、莲子肉,逐一入锅,把个腊八粥熬得晶莹剔透,香味诱人,入口更香滑、温润。尽管近几年人们淡化了节日气氛,但我熬腊八粥的习惯没改变,过节的心气儿没有减。我始终认为,在腊八节这一天,如果从家人手中接过一碗腊八粥,品着粥的甜美,闻着粥的清香,就能感受到浓浓年味,也能为全家祈福来年,实在是美事一桩。
如今,儿子长大后,我想再熬上一锅腊八粥,儿子却说他在网上帮我订购了,而且很快就会送来。不一会儿,送外卖的电话来了,儿子高兴地从快递员手中接过一大份腊八粥,然后向我炫耀:“妈,看我的腊八粥快吧。尝尝比您做得如何?”我拿小勺尝了尝,还别说,味道真的不错,看样熬粥的人是真的用心了,要不很难熬出好喝的腊八粥。
不过,我虽然也喝上了香喷喷的腊八粥,可总觉得缺少点什么,想来想去,感觉年的味道没有了。这让我想起了母亲当年说的,“日子天天过,吃的天天有,老百姓讲求的就是一个心情,一个乐子。”中国人过节倾向亲情,是为有一个让家人聚在一起的借口,现在我们还有这个借口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