荒月
上个世纪六七十年代,物资极度匮乏,国家实行计划经济,一应商品都凭票供应。大到手表、缝纫机、自行车,小到布料、肥皂、猪肉,甚至米面油等必需品,都限量供应,必须凭票购买。有钱没票买不到,有票没钱也不好使。
生长在那个匮乏的年代,却没有多少饥馑的感觉。因为左邻右舍都是多子女的普通工人家庭,没有富裕的人家做对比,更因为我有一个特别会过日子的妈妈。
小时候,我们住平房,妈妈在房前屋后都种了菜,厚皮菜、小白菜、血皮菜、冬瓜、萝卜……每个季节都有免费的蔬菜可以收获。种得最多的是蕹菜,因为长得快。爸爸还在菜地边上栽了很多无花果树,每年6、7月,等不及无花果成熟,我们就开始采摘。没成熟的无花果不好吃,煮汤却好喝。
小时候,妈妈经常做一件事情:用一个黑沉沉的罐头盒子,一盒一盒的把米量到另一个容器里。一盒就是一斤米,量完就知道存粮还能吃多久。
每次妈妈一量米,我就担惊受怕。有一次,妈妈又在量米,我忍不住问:“我们家要没米了吗?你怎么总是量米呢?”
妈妈说:“现在农村是荒月,日子不好过,外婆脚都浮肿了。我们要多吃几顿红苕稀饭、玉米糊糊,省点米给外婆送去。”
我问妈妈:“啥子是荒月?”
妈妈愣了一会儿才说:“就是粮食很不够吃。”
外公走得早,外婆带着4个舅舅在乡下,粮食总不够吃,每个月都是荒月。
每个月,老家都会来人,有时是外婆,有时是舅舅。妈妈就把准备好的米、面、玉米粉等粮食捎回去,有时候还要捎回去一小瓶菜油。妈妈说,乡下太穷了,经常吃辣锅菜。
我问妈妈:“啥子是辣锅菜?”
“就是炒菜的时候不放油,干炒。或者就是清水煮菜。总之就是一滴油都没有。我们家好歹每个月都有供应粮和供应油,可以接济一下外婆。”
“我们家的菜也像辣锅菜。”我小小的嘀咕了一声。
我们一家八口人,只靠着爸爸妈妈的一点工资过活,日子相当紧巴。每个月,妈妈还要想方设法的省几元钱、省一袋粮食接济乡下亲戚。逢年过节杀鸡,两个鸡腿也总是送回老家,外婆家一个,奶奶家一个。
小时候不懂事,体会不到爸爸妈妈的辛苦。特别喜欢乡下来人,因为每次乡下来人,我们都要打牙祭——吃回锅肉。
回锅肉多半是肥肥的保肋肉,油光光亮闪闪,加了豆瓣、蒜苗一炒,浓香扑鼻,又解馋又香糯。回锅肉一上桌,只见筷子飞。但是爸爸妈妈都不怎么拈回锅肉吃。爸爸和舅舅会喝一杯烧酒,妈妈忙着给舅舅夹菜。
回锅肉好吃,保肋肉可不好买,因为大家都想要。很多时候,排了长长的队,轮到自己买了,保肋肉却已经卖光了。
想吃回锅肉,就总盼着乡下来人,可以打牙祭。
可是,有一次,都过了一个月了,乡下没人来。过了两个月了,乡下还是没人来。我问妈妈:舅舅怎么还不来呢?
妈妈说:“土地下放到户了,外婆和舅舅忙着种庄稼,可没时间来我们家了。”
再后来,乡下又来人了,可是不再拿我们家的东西走,反而带来了新米、绿豆、鸡蛋,还邀请我们去乡下做客。
荒月终于走了。妈妈没有说,可是我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