耀州区气象句子大全 > 散文精选 > 情感散文 > 仰读铺头

仰读铺头

作者: 毓梅2016年11月23日情感散文

对铺头的历史没有太多了解,吸引我的是千年苗寨那古朴独特、宁静幽雅的韵味。喜欢那悠长幽深的巷子,喜欢那黛瓦灰墙、木砖结构的古建筑,喜欢那雕刻精美的青砖门头和小院子富有创意、古色古香的陈设。铺头,像一幅淡淡的水墨丹青画,寥寥落落的几笔,画出的是梅溪水畔的古屋,是护龙桥的倩影及其淳朴而妩媚的万种风情。铺头,又是一首古人笔下的田园诗,清丽率真,给人以心灵的慰藉。那繁华的都市能比这更让人心醉?还有什么比历史文化更让人觉得厚重?故而值得我仰读。

铺头,一个行人不见扬尘而又相对幽静的古苗寨,任凭岁月漂洗,这片土地却仍然日复一日地展现着她的特质———宁静悠闲。漫步在那幽深的小巷里,真有一种穿越时空的感觉,古屋的青砖黛瓦,一块块,一叠叠,历经宋元明清的风云,守候着古寨的起落变迁,矢志不移维持着内心的淡定与豁达,让我们禅悟生存的哲理和生命的意义。

在这个初秋的午后,我们一行沿着青石板穿行于老屋与老屋之间,在寻寻觅觅中,仿佛走进一个遥远而熟悉的梦,历史就这样慢慢向我们走来……

铺头,是湖南城步苗族自治县最具代表性的苗族村寨,它位于湘西南边陲,雪峰山脉南端,距县城只二十五公里。据介绍,铺头古村寨开埠于唐朝末年,至今已有千多年历史。明末清初,该村商铺林立,手工业繁荣发达,盛极一时,这些商人沿街大兴土木,建房、修祠、铺路、架桥,且店铺林立,两横五纵排列,连绵千米,望不到头。这是“铺头”的由来。虽然现在这些古民居历经数百年历史的锤炼,有很多的古民居、茶亭、祠堂已毁,但至今仍留存有完好的明清时期古民居一百多座,古商铺二十余处,从整体上保留下明清古建筑的格局和特征。

穿寨而过的梅溪,见证了铺头的历史变迁;而横跨梅溪的护龙桥,让人们从这里走进历史,探窥其厚实、丰盈的底蕴。

护龙桥,气势宏伟,飞棱走角,建造精妙,是铺头古寨的文化符号。它筑于光绪年间,距今已有120余年历史,现仍担负着人们过往重任,它藏风聚气,佑护着铺头的千年福祉。桥面两头砌有细錾压桥长条石,南北两端为积木蜂窝式牌楼。拾阶而上,桥身飞檐翘角,建有风雨长廊。伫立桥中,透过斑驳稀疏的木板可望见奔腾的滔滔河水,亦可想像当年的车水马龙与繁华景象。

过桥入街,古铺头的商业气息扑面而来,仁泰祥、易祯祥、易顺祥、裁缝铺、酿酒坊、豆腐坊、榨油坊以及古苗药铺等遗迹尚存,古风依然,无不展现出铺头古村寨深厚文化气息和往日的繁荣。不到一千米的小街和四条长短小巷聚集了近六十家店铺,在当时偏僻蛮荒的湘西南堪称奇迹。

我流连于明清年代的石板小巷上,感受着那雕着各色各样图案的老屋门窗生出的古青色的神韵。巷子两旁粉墙黛瓦,错落有致的民居,依旧保持着湘西南风情,高高突兀翘首的檐角,精工雕琢的木窗,无不透露出古典纯朴的建筑美。那起伏有致的马头墙,更凸现这座千年古苗寨一种厚重和华美的气质。那些被磨平了的青石板上,泛着淡淡的青光,已经承载了千百年风雨的洗刷和万千双脚板的踩磨,它们平静而情愿地让你的双脚在上面任意地停留,可我们却无法度量这古寨千年的长度。

那一座座神秘的古屋,散发着无尽的古朴之气,从每一扇窗口溢出,从每一道雕纹萌生。在古村寨的小巷上,极少能看到行色匆匆的路人,人们用一种很悠闲的方式诠释着对生活的从容与祥和。寨里的人们不急于去寻找什么、渴求什么,哪怕你是一个刚到此地的过客,也会被这里的节奏所感染,不知不觉地加入此行列,就连时间也在这里改变了它的规律,变得恋恋不舍。我坚信,人们缓慢的节奏来源于古苗寨的美,面对无处不在的美景,谁又舍得因为匆忙而错过观赏这美丽的一草一木、一砖一瓦呢?

“团中井”,是一个叫易元俊员外为主修建的,距今已有180余年历史,此井冬暖夏凉,清澈透明无异味,口感清凉,永不干枯。“石板上面‘三点水’”,此景甚是奇特,在一块石头上有三个指头大小的泉眼,长年四季流水不涸,孔眼不深,手指能探底,但就是不得干枯。“一连三根上水圳”是铺头先民人工造渠引流,因水流方向与当地水流方向相反,逆向上流,而得名。堪叹古人智慧,使天然水源无法流经的旱地变成了良田。

“百步三个亭”、“一里三座桥”等古建筑,真值得铺头人津津乐道。当你品味着这些结构巧妙、装饰精美的古迹,你会由衷的为他们以及他们的祖先而感到万分自豪。一座亭子见证一段岁月,三座亭子印证了一个传说。这岁月中的传说,传说中的岁月,交融、定格、珍藏于天地磁盘之中,虚幻中有真实,真实中有虚幻,远景近物,美轮美奂,令人叫绝!

伴着微微的秋风,我们穿行于爱吾庐、首富屋、文秀才屋、武秀才屋、千总老屋……一些前尘往事和如烟思绪,犹如残墙上的小草悄悄蔓延生长……然而,千年的时光难以掩饰过往岁月的痕迹,也遮盖不了精雕细刻的门楼,这些雕刻依稀流露出他们旧时的风貌,反而给寨子添了一份沧桑,多了一份厚重与沉稳。

古苗寨的宅子,左右墙和后墙大都是砖砌的,室内几乎是圆木柱子架构,墙壁和门窗装饰全部是木板,所以冬暖夏凉,特别是适合人居住。这反映出苗族劳动人民具有丰富的生活经验,也充分表现了他们的聪明才智。这些老房子,经年未修葺,朝外的砖石墙上爬满了藤萝、青草,还有小乔木。穿过这堵堵老墙,我们同样可以瞧见它曾有过的盛衰及萧瑟背景中独有的坚韧。盛衰之间,变的是外在表象的东西,不变的是根扎心底的那份勃勃生机。

古宅子中,比较年轻的是爱吾庐,这是一座极具代表性的也是保存最完好的一幢民国时期的古民居,高墙深宅曾承载其家族的荣光。门楹上有西洋特色的石灰浮雕,和大圆挂钟绘画,屋内对联书法彰显书香门第之气息,这是一座富有诗意的小院。庭院虽小,不过十来平方,但亦能放眼碧空,思羽翻飞。老屋中的“福”“寿”二字,即出易姓书香门第之家易学圃之子易良谋之手。其中寿字两旁写有一副对联,上联:释褐着宏才延绵诗词家声远;下联:产芝传孝子谨守德行世泽长。书法造诣尤其深厚,彰仁义礼智孝,激励了一代代人传承优良品德,共建美好家园。

铺头人,在自己的生活环境中形成了独特的个性,他们的性子刚柔并济,尤其是女人,温柔却又泼辣出了名的。这里的女人是用一种幸福的眼光看待劳动,看待生活的。女人婚嫁后便变得矜持起来,家庭开始在她的生活中扮演中心的地位,她们不停地操劳家务、刺苗绣、酿米酒、做豆腐,敢于承担起种种生活重担。凡是寨里人聚会,她们还操持“合喜宴”,随着时光变迁,菜肴种类也不断翻新,制作精良。煮油茶、打糍粑、猪脚粉、酸菜鱼是女人的拿手好菜,也是最能留住男人心的东西。虽然红颜逝去,但另一种美又开始在丈夫眼里滋长起来。

一路走来,七分古朴,三分幽雅,感觉那梅溪水的流转,小草木的生长,青石板的回声,甚至那老旧的镂花窗格的守候,都无不在这个古苗寨的呼吸里,由衷的感叹:铺头真美!终于给自己一个满意的答复———不虚此行。走在路上,写在心里,让我在这个秋天里多了一份收获,在生命中也多了一份记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