耀州区气象句子大全 > 散文精选 > 情感散文 > 难忘的一次红色历练

难忘的一次红色历练

作者: 谢树立2016年11月04日情感散文

作为一名基层共产党员,近日我有幸去江西南昌和井冈山接受了一次红色历练。虽然时间较短,但感触很深,也感慨不已,所闻所见铭刻脑海。

那天,我在南昌党校接受了学习培训后,随大家一起来到了英雄城南昌——八一军旗升起的地方。在这里,我感受到了“没有人民的军队,便没有人民的一切”的真正道理。南昌起义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第一枪,标志着中国共产党独立领导革命战争、创建人民军队和武装夺取政权的开始。我怀着无比崇敬的心情,首先参观了南昌八一起义纪念馆。在那里,我仿佛听到了南昌起义的枪声,看到了那燃烧的战火、飘散的硝烟。走进陈列大厅,那雄伟壮观的“石破天惊第一枪”雕塑令我赞叹,注目良久。馆内那栩栩如生的“蜡像”、激情澎湃的“五万人群众大会”、“上井冈之路”等展示,都深深吸引了我。那些多媒体实物,使我看到了当年的血雨腥风、惊心动魄,感受到了革命先烈在斗争中的英勇气概和大无畏精神。

之后,我和大家驱车前往井冈山。井冈山对我来说是一个既熟悉又陌生的地方。熟悉,是因为井冈山经常在历史课本和电影电视中看过;陌生,则是因为从来没有见过真正的井冈山。我们沿山路盘旋而上,只见群山连绵、巍峨多姿,林海无际、翠竹葱茏。穿行在群山中,随着流云涌动,我们终于踏上了这片神圣的红色革命圣土,井冈山在我们面前亮出它神秘的面容。和大家一样,我也戴上了红军帽、穿上了红军服,亲口品尝了红军饭——红米饭和南瓜汤。

井冈山是一座革命的山、英雄的山。1927年10月,毛泽东、朱德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率领中国工农红军在井冈山建立了中国革命第一个根据地,开辟了以“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革命道路。从此,中国革命从这里走向胜利。

在一处处历史遗迹、遗物面前,所有参观者无不热血沸腾、激动万分,似乎那些血雨腥风、浴血奋战的一幕就发生在昨天。

在这里我看到:贺子珍、伍若兰等一大批革命前辈牺牲了自己、自己的孩子、自己的家庭,用血肉之躯换来了中国革命的胜利。

在这里我看到:曾志16岁就参加革命,用一生践行着共产主义的信念。虽然她生前已为中国革命奉献了太多太多,但死后她仍然在奉献——捐献遗体,骨灰埋在树下做肥料。井冈山上一块小小的墓石,记载了她伟大的一生。

在这里我看到:当年井冈山曾有红军7万多人,但在残酷的斗争中,有4.5万多人的鲜血播洒在井冈山的山山水水中。这些烈士留下姓名的只有15744人,3万多名烈士无名无姓默默地躺在井冈山这块热土上。

在这里我看到:袁文才、王佐打开大门迎接工农红军,危难关头筹粮、筹物、筹医药,冲锋陷阵当先锋,一代绿林好汉32岁就牺牲在井冈山。

在这里我看到:无数革命先烈们的后代如今仍然坚守在井冈山革命老区,甘当普通的农民、工人。老红军后代江满凤作为一名普通的环卫工人,不求名、不图利,用她纯朴的歌声、真挚的情谊为井冈山服务,扞卫着井冈山人的荣誉。江满凤人物虽小,故事也很普通,却让我心难平静,让我震撼,让我对井冈山人、井冈山精神有了更新而深刻的认识。可敬、可爱的井冈山人在我面前变得高大起来。

“巍巍井冈山,绵亘数百里。”井冈山作为中国革命的摇篮,因它独特的历史背景和启人缅怀的革命胜迹成为令人敬仰的红色革命圣地。在这次井冈山之行中,我参观了井冈山革命博物馆、拜谒了井冈山革命烈士陵园并敬献了花圈,还听取了一堂充满情感和传统教育意义的党课,参观了黄洋界哨口工事、红军小道、红军造币厂和小井红军医院等红色旅游景点,观看了大型情景舞台剧《井冈山》。置身于真实的山岗上、小河旁,看着八角楼、小木房,听着震耳欲聋的枪炮声,在硝烟弥漫中仿佛置身于当年血与火的洗礼中,加深了我对“井冈山精神”的认识和理解。

这一路的“井冈山精神”现场教育给我震动很大、启发很多,可以说是一次坚定信念的寻根之旅、一次无比震撼的心灵之旅、一次让理想照亮现实的红色历练。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三天的红色历练虽然是短暂的,但给我的震撼却是巨大的。通过追寻革命遗迹、重温革命历史,不仅让我接受了一次灵魂深处的洗礼,更重要的是让我真真切切地感受到今天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它是先辈们用鲜血换来的。我要把此次“红色历练”所汲取的精神营养运用到今后的工作学习中,以实际行动为住房城乡建设事业的发展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