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识自己
据说伦敦某个颇负盛名的教堂地下室里曾有一块无名墓碑。年代久远,字迹已然模糊,只能依稀识辨:
“当我年富力强时,我的想象力从未受到限制,我梦想改变整个世界;当我成熟以后,我发现我不能改变这个世界,我缩短目光,只决定改变我的国家;当我进入暮年,锐气也已打磨殆尽,我放弃了理想,只希冀改变我的周遭;当我行将就木,躺在床上,我终于发现,我也许什么也做不了。”
它带着主人一生的经历暗无天日地躺了不知多少春秋。直到一位勤工俭学的大学生在打扫教堂时无意发现了它,短短几句话让他感慨唏嘘,并最终影响他和他的国家的足迹。半个世纪过去,又一位有志青年追随着那位改变世界的前辈来到碑前,重新认识了自己,从此一生未曾迷失。
先走进的那个年轻人是甘地,印度人心目中的“圣雄”,追随着他脚步的有志青年是曼德拉,新南非的国父。与地下的那位智者一样,他们都曾怀揣着高远的理想,然而结果却不尽相同。想必当先驱者们驻足于这块墓碑前所发现的更像是一面镜子。对镜自照,从此抛去那个耽于幻想的自己。
其实每个人无论多少远近都有自己的理想。我们总期冀着去改变什么。从小处说是自己,不论内在外有,无谓德学才貌。从大处说,是现实中所难以得到或不完美的事物。这种理想,正是我们对自己最完美的要求。然而,当我们如同墓碑的主人一样怀着满腔热血冲向理想时,却往往被挡在现实的门口。回过头来,发现未曾改变也最难改变的,还是自己。
当我们尚还懵懂无知时,许多人就已开始思索。为什么我们不出身于名商巨贾之家,高门耀姓之户;为什么我们相貌平平又天资无奇。我们一次次地审视自己,怀疑自己,塑造出理想的自己,却又一次次受困于现实中的自己。徘徊于两个极端之间,不少人失望了,迷惘了,觉得自己无能为力。实际上,他们都没有真正地认识自己。
让我们回到故事的开始。
甘地无法选择作为国家沦丧的下等公民寄人篱下的过去,但他所能做到的就是尽自己所能带领他深爱的祖国从贫弱中走向新生。他的追随者曼德拉也无法改变自己有色人种的卑微出身,但他却能通过毕生之奋斗使得一代人从对立仇恨引向和解团结。他们一次次地审视自己,没有自怨自艾,没有满腔愤懑,而是平静地接受自己所不能改变的现实,并且尽自己所能去重塑自己,创造更美好的未来。
所以,认识自己正是这样的过程。先学会接受,再尝试改变。乐观地面对,积极地前进。正如某位哲人所说:“你无法决定太阳何时升起,但你可以决定自己几点起床。”把握住自己所能决定的现在,来实现那个理想中的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