派辈分
城里人称非血亲的父母辈人作“叔叔”“阿姨”,即使对方是夫妻,除此似乎也没别的称呼了。在乡下年龄就很重视,“伯”“叔”不能混叫。女人嫁出去了,也不是“姑”“姨”,要叫“阿姆”“婶婶”。若是嫁给同村异姓人家,原称“张二姐”的,也得改成“李大嫂”,而不是称其男人为姐夫。
古来村落,一村一姓,设有辈分表、祠堂、族老等。当然,也有外姓人家来落户,处得好的能做朋友,几代和睦下来,就成了异姓兄弟,管这些叫族亲之外的亲戚,那么就又可以派辈分了。
乡下办红白喜事讲人场。一家逢着,除非结有梁子,否则全村都会帮忙。红事格外涉及辈分。有的人年纪明明和自己父母相若,平时也平辈相交,但在这天会搬出族谱来,摇身成了“太公”“叔公”。旧年代里,母亲和女儿,婆婆和儿媳,同时怀孕是常见的,于是就有长孙比幼子还年长。新人喊错了,固然得罚酒;敬酒乱了序,也得罚。
亲兄弟流经数百年,各自形成支流。因此虽为同姓,争斗也会有,但一般很少,因为一旦动手,就会牵涉到几户至十几户人家。族群力量有时也起到了约束作用。
从乡下的“叔婶”到城里的“叔姨”是一种文明的演进。分清叔伯是选其敬,淌着一股子人情味。可女性要从“姑姨姐”变成“姆婶嫂”,确有从属于男性之嫌。有人说,这是阶级社会的产物,但我并未觉得有什么腐朽味,倒颇有寻根之意。退一百步讲,我们都是炎黄子孙。
如今,喊“叔叔”是取其年轻,喊“阿姨”是表敬意,说明女性独立于男性。不能否认,城里人的人际关系相当微妙,也许是彼此之间越走越开明,越走越远。或许在人类进步的长途中概莫能外。
人类从野蛮时代走来,从乡村流向城市,新文明替代旧文明,无疑是一种进步。英文称呼就没这么讲究:爷爷外公,统称grandfather;叔叔舅舅,uncle;姑姑阿姨,aunt;侄子外甥,nephew。
我在乡下长到九岁,到了镇上,十年后又到城里,经历了一个被同化的过程。记得有一次,我在车间称一个年纪比我妈还大的四川女工为“大姐”,她看了我一眼,气鼓鼓地没理我。第二次,她说:“你叫我阿姨嘛?你和我女儿一样大。”我也没妥协。忘了是第几次,我说:“好吗大姐,嗯,你说呀?”她笑着说:“好!”这就是一种同化趋势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