耀州区气象句子大全 > 散文精选 > 情感散文 > 莲之逸韵

莲之逸韵

作者: 李瑞2016年09月06日情感散文

1978年夏天,一个阳光灿烂的午后,父亲带着刚上高中的我去酒泉师范家属院,探访学校党委书记陈世勇先生。

走进陈家小院,迎门是一畦菜园。几行香芹、两架豆角青葱翠绿,生意盎然。小菜园和房门之间摆着一个偌大的鱼盆,盆中两朵洁白的莲花,在莲叶间悄然绽放,我不由俯身向花……

父亲把我拉进客厅,正在挥毫舞墨的陈先生收起手中的大斗笔,连忙让座。先生的夫人余老师从里屋出来沏茶。父亲对我说:“叫伯伯、阿姨。”阿姨拉着我的手,问我年龄多大,上几年级,喜欢文科还是理科?能感觉到,阿姨是拿我当自家孩子,她亲切和蔼,让怯生生的我渐渐放松。

陈伯伯问了问我的情况,便直奔主题,分析高中阶段的学习特点,要我尽力把握新环境的学习规律,刻苦、科学地学习。陈伯伯说:“小瑞,上了高中,学习必须有更多自主性,要更加自信,更注重方法。不但要‘学会’,弄懂弄通学校开的课程,更要‘会学’,掌握自学的钥匙,打开知识宫殿的大门。”陈伯伯特别强调:“上了高中,即是告别少年时代,走进青年阶段,该开始起草人生规划了。志当存高远,明确分阶段学习目标,持之以恒把自身潜力逐步发挥出来,用知识武装自己,用知识改变命运……”一番谆谆教诲,令我如沐春风。

陈伯伯边讲边把我领进书房。我眼界豁然,文学、历史、哲学、政治、数学、科普、教育……真是书盈四壁!先前,我哪能想到人家的屋里会有这么多藏书!

陈伯伯说:“古人有言‘腹有诗书气自华’,只有不断地学习才能使青春更美丽,人生更充实。”“书要读进去,把学问思想带出来,升华为智慧和才干。”陈伯伯讲了他自己读书的经验和方法。离开时,陈伯伯送我一本报告文学集《科学家的脚步》,勉励我向科学家华罗庚、茅以升、林巧稚、居里夫人那样,努力攀援知识高峰,将来好好报效祖国,造福人类。

从陈伯伯家出来,父亲边走边对我说,陈伯伯家的平房小院,和左邻右舍的老师们住宅一样格局,一样面积。这栋住房修建之前,行署分管文教的白专员曾向陈伯伯表示:“给师范拨了一笔基建款,考虑先给校领导修两套排场一点的大房子。师范是地区的唯一中专,以后还要办大专。你们是咱小地方的大知识分子,改革开放了,要有在家接受外宾访谈的准备,不要叫外宾笑话我们,说土八路(白专员是老八路)不重视知识分子。”但陈伯伯没有按白专员的意思办,他力主修建了同样规格的十几院平房,解决了更多教师的住房困难。

父亲回头指着一排排教师家属院:“小瑞,你陈伯伯住的那块地方,本是书生供奉孔子的文昌阁,后来被夷平。原址上又修建起书生住房,你说巧不巧?”

从那以后,我多次到过陈伯伯家,经他不倦地劝学,我爱上了读书,也渐渐学会了选择好书。通过长期的阅读实践,我确实感到读书能充实自己的精神世界、丰富自己的情感、强化自己立身行事的本领、纠正自己的认知误区,总之,开阔眼界,提升境界……陈伯伯的教导已生根在我的心田。

父亲比陈伯伯小十岁,二十二岁就担任酒泉市委宣传部副部长、《酒泉报》总编。父亲1965年至1972年在酒泉师范任书记。他熟知师范校情,理解陈伯伯的教育理念,他对陈伯伯在师范工作的坚定支持,也蕴涵着对这所学校的深厚感情。

1978年,父亲任酒泉地区文教局副局长,分管全区的学校教育。地处偏远的酒泉地区,教育事业困难重重,师资力量非常薄弱。作为酒泉教育事业的工作母机,师范教师缺乏,不但影响了本校的教学,而且间接地制约着全区教育事业的进程。陈伯伯积极动脑筋,想办法,将行业内外有学术专长的知识分子吸引进学校,请上师范的讲台。

改革开放之初,社会环境和人事背景复杂。陈伯伯嫉恶如仇,作风强势,工作节奏很快,提出“瞻前不顾后”,宣称“立乎大者,小者不可夺也”!

父亲说:“老陈绝不是喜欢回头看的人,一往无前才是他的风格!”基于对陈伯伯事业心、责任心、学识、胆略以及改革精神的深入了解和充分信任,父亲在师范调入、调出教师,落实办学经费,举办培养中学教师的专业班,向地委行署机关推荐优秀毕业生等方面给了陈伯伯大力支持。陈伯伯大胆改革,尽心竭力为地方培育人才,赢得了广大师生的积极支持。

当今酒泉乃至省城,一大批上世纪80年代初毕业于酒泉师范的学界、教育界、经济界、政界精英,正以自己的成就和业绩,回应着陈伯伯的育人理念和办学实践。

去年11月,敦煌文艺出版社出版发行了陈伯伯儿子陈新民主编的《我们的老校长》。父亲看到后很激动,立即要我拨通陈新民的电话,说想和陈伯伯聊聊。听到陈伯伯已经不能接听电话,父亲顿时神情黯然。后来,按我父亲的要求,将陈新民通过电子邮件发来的一些与酒泉往事相关的作品,用大号字打印出来拿给父亲。这些作品中的许多人和事,父亲记忆犹新,他读得很上心,也很动情。今年3月,惊悉陈伯伯去世,父亲非常难过,攥住《我们的老校长》,好像拉着陈伯伯的手……说话已经很吃力的父亲,忆起和陈伯伯共事的日子,竟对我和母亲絮絮叨叨个没完。一腔热语、满怀沧桑,感动了我和母亲。记得陈伯伯调往兰州的前一年,因患脉管炎住进地区医院。我父亲也因急性肠胃炎住院治疗。两人都是有资格住单间的,他们却挤进了同一病房。父亲晚上是可以回家休息的,但他每晚都在病房和陈伯伯做伴。母亲说,他俩在一起聊得好开心,早把病痛忘到一边去了。

父亲讲,他和陈伯伯都感受过非常时期肝胆相照的真情,感受过改革开放春风化雨的温暖,感受过新时期建功立业的乐趣。唯其如此,他们的友谊才弥足珍贵,令人神往。回顾两位长者的交往,我不由得想起三十八年前,在陈伯伯家看到的莲花。莲之逸韵,不正是两位老人君子之交的象征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