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戏唱起来
大概是因其规模小、乡土的缘故,我们家乡的人习惯地称年戏为“小年戏”。这样的称呼,叫人听起来格外亲切,像是叫着自家孩子的乳名。
“小年戏”的演员,大多是本村或者邻村的,用乡下人的话来说:这些人都有“戏瘾”。拉二胡的,敲铴锣的,吹笛子的,弹弦子的,个个无师自通,却又有板有眼;演员,也都是土生土长的,丑俊并不计较,只要唱起来不跑调,就可以登台演出。这些人,凑在一起,就是一台戏,总能把乡下人忽悠得乐呵呵的。
演出,大多是在新年的初一到十五,可是早在头年的腊月,他们就开始排练了。排练的地点,多在学校或者大队部,时间都在晚上。先是咚咚锵锵地敲一阵锣鼓,敲得满村子里山响,那些闲散的老人、顽皮的孩子,就顺着锣鼓声走来了,站着、坐着,一层层地围上,气氛热烈而欢快。人多了,演员就开始排练,一招一式地练着,一声一腔地唱着,认真而又滑稽,常常引得观众哈哈大笑,如此,他们就更加起劲了。他们需要观众,观众喜欢他们,在演员和观众的互动中,个个得到快乐。
从正月初一起,就开始上演了。舞台,很简单,一般是搭一个高高的土台,三面用箔帐围住,留下一面对着观众,观众就围在台下,从这留着的一面看演出。但不管怎样,总是演戏,演员是一定要化妆的,虽然有时有些粗糙。这些演员,因为都是乡下人,演出又都是业余的,所以就难免错漏百出,要么忘记了台词,要么表演错了动作,台下的观众听出或看出了,就指指点点,谑笑不已。因之,“小年戏”的一个最大的特点就是:台上是戏,台下也是戏。台下,一些调皮的观众,有时会指着台上的某一位演员,直呼他的乳名或外号(比如:狗子、二圣等),故意“羞”那位演员;台上的演员听到了,禁不住脱口而出,骂那位喊他乳名的观众,于是全场哗然,笑声轰响,直把个新年“烧”得亮堂堂的。可你也不能小瞧了这样的“小年戏”,这样的“小年戏”也是会出“名角”的。早年,我的一位远房大哥,因为出演李玉和而取得了我的大嫂的芳心,至今,村子里还流传着我大嫂的那句话:“俺就是要嫁‘李玉和’。”我的舅舅,因为饰演《李二嫂改嫁》中凶恶的婆婆,形象、逼真,惟妙惟肖,而美名远播。至今想来,那几年,大概是我的舅舅一生中,最辉煌、荣耀的一段岁月。
演出的剧目,是随着时代的发展而变化的。记得我小的时候,演出的剧目多为革命现代京剧,如《红灯记》、《沙家浜》等。上世纪八十年代中期,“小年戏”大兴山东吕剧,几乎村村都在演,而且各个村庄的剧团,还会交换着演出,这里面就有了一种暗暗比试的意味。吕剧的剧目,演出最多、最广泛的是《李二嫂改嫁》和《小姑贤》,那几年里,几乎每一位家乡人,都能哼上几句吕剧。近些年,又大兴传统京剧和黄梅戏,有些村子的剧团还把小品也搬上了舞台,真是异彩纷呈。
如果把戏剧演出比作美味佳肴的话,那么,这“小年戏”就是美味佳肴中的“青菜萝卜”,它朴素、本色,却又可口、醇和,把个乡村的新年“烹饪”得有滋有味。
喜欢乡村的“小年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