耀州区气象句子大全 > 散文精选 > 情感散文 > 父亲的“双识”观

父亲的“双识”观

作者: 李会贤2016年05月22日情感散文

父亲在世时常说:“做人,允许说错话,但不能说假话;可以做错事,绝不能做坏事。”这几乎成了他的口头禅。我们哥儿几个常跟他辩论,错话假话、错事坏事都不好嘛,能有多大区别呢?父亲只说:慢慢去悟吧!

父亲去世时,我写过一篇文章,其中有这样一段文字:“父亲的一生平凡得就像茫茫沙漠中的一颗小沙粒儿。”迄今十年了,再次翻看这篇文章,我深感当年的那些认识只是一种表象而已,父亲的伟大直到今天才慢慢感悟到了。我为当年的稚嫩和肤浅深感惭愧和不安。

我家祖上世代为农,到了父辈更是家穷兄妹多,父亲排行老幺,是唯一上了大学的文化人。可曾经供职国民党军队的短暂经历,却注定了他的一生命途多舛。“文革”中,他虽被冤打成国民党特务,却始终不改变诚实做人,耿直善良的秉性。他经常被游街示众,揪斗批判,但回家之后,却总要把我们兄弟姊妹们召集在一起,给我们讲:“做人一定要诚实、正直和善良。世界可以混乱,内心不可以肮脏!”年幼的我似懂非懂,只是觉着这些道理挺深奥的。

父亲的中学老师是一位清末秀才,深受乡绅百姓的敬重。他唯一的儿子与父亲同学,后又一起投笔从戎,解放前夕,随部队去了台湾,以后便失联了。“文革”中,老秀才受尽了凌辱,生活拮据,痛不欲生。同样处在逆境中的父亲,经常冒着风险去探望他孤独的老师,使这位风烛残年的老人得到了极大的安慰。老人去世后,父亲又亲自给他擦身、入殓,安置后事,胜似儿子。我们很不理解父亲的这些做法,有时甚至抱怨他多管闲事。清明节时,父亲祭奠老师时的一番话,如醍醐灌顶,至今犹在我的耳边回响:“先生可能说过一些错话,做过一些错事,可他没说过假话,没做过坏事啊!所以,我敬重他。”

有一年的腊月天,下着鹅毛大雪。母亲到十里开外的镇上供销社,扯了三尺灯芯绒布料,要给我和弟弟各做一双棉鞋,赶着过年的时候穿。回到家时,她俨然成雪人儿了。当母亲打开布料给父亲欣赏时,突然发现卷在布料里的三尺布票:“咦?这肯定是售货员大意了,只顾收钱却把布票卷了进来。”父亲说:“赶快给人家送回去啊!”母亲难为地说:“这么大的雪,等小点儿了再去嘛!”父亲却从母亲手中夺过布票,坚决地说:“没有当面付清票证,咱们就已经有错儿了。再不及时送回去,错事就变坏事了!”话音未落,便迎着风雪出去了。

这,就是我的父亲。他把错和坏就是这样分辨得清清楚楚!他身后没有留下财富,但却应了南朝忠臣、吏部尚书徐勉的诫子语:“以清白遗子孙,不亦厚乎!”说错话、做错事,是一个人的知识水平和社会阅历不够,对事物的认知辨析能力欠缺而致;但说假话、做坏事,则是一个人的意识存在问题,是明知错而故意为之的行为。知识和意识是父亲区分错与坏的理论依据,我把它总结为父亲的“双识”观,这正是父亲作为一个平凡人的伟大之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