耀州区气象句子大全 > 散文精选 > 现代散文 > 我和小面的不解情缘

我和小面的不解情缘

作者: 许大立2016年04月22日现代散文

说到吃,正宗重庆人提到最多的肯定是火锅和小面。说起来眉飞色舞口水乱溅,吃起来张牙舞爪奋不顾身。尤其是刚从国外或者外地回渝,下了飞机第一顿最想吃的就是大油大辣大快朵颐的重庆麻辣,而火锅小面正好居一众麻辣食品之首。

其实火锅我平时是不怎么吃的。油大,再加上荤类食材多是猪牛羊身上的内脏下水之类,富含高脂肪胆固醇,像我这样喜欢清淡食品的人是很难得吃一次的。尽管我曾是首届重庆火锅协会顾问,何永智、李德建、刘一手、秦远红等叱咤风云不可一世的火锅巨贾也都认识,但我光顾火锅店的频率低之又低。只有至爱亲朋、文网挚友来了重庆,那是必须请他们饕食一次最具代表性的牛油老火锅的,不管他们爱吃不爱吃,不管他们受不受得了,必须让他们在大油大麻大辣的极端气氛中接受火锅文化的洗礼。

再说小面。这才是本文的主题所在。其实我自幼感知的小面是一种很简单的面食,去粮店买了切面煮熟后加几片菜叶,配上必须的油盐酱醋姜末葱花味精再加一勺猪油一大瓢油辣子,那即是物资匮乏时代老百姓最垂涎的美食啦。至于改革开放后遍布街头巷尾的小面铺,夸张地把几十种佐料摆放在街边案前,任由食客选择配尝,已经是城市化的小面行为艺术的极致了。而那些在小面的本色之上创造性地饰以牛肉、肥肠、炸酱、豌豆之类奢侈品的异类,其实就像村姑身上的超短裙,本质上已经不是原汁原味的小面,而是面族里的“公侯伯子男”了!

当年我们上街吃小面,眼睛是离不开小面师傅手上的漏勺的。二两八分,三两一毛,那时候也是分量很重的粮钱了。掌勺师傅手一抖,我等的心脏也跟着抖一抖,抖下的可是好长的一根面条啊!掌勺师傅如果感觉分量不够,再挑上一两根进碗里去,那我等饥肠辘辘者就要山呼万岁谢主隆恩了。如果再允许你添一点味精,舀一瓢高汤,那幸福感就会满满地洋溢于胸腑一整天!时下的年轻人大多是不知道这些陈年旧事的,兴许把它当成笑话,一种忤逆时代的谎言。

小时候过生日,最憧憬的是吃长寿面。也就是去粮店买几斤现做的水面,回家里丢入沸腾的大锑锅里,再扔进去一大把藤藤菜,姐妹兄弟一人一碗尽兴捞去。肉是没有的,油也没多的,面是管饱的,这就足够了!至于佐料,至于油水,至于味道,都在其次。后来日子好了些,父亲会在生日那天慷慨地塞给我两毛钱,让我上街吃一碗肉面,余下的钱看一场电影,那就是我少年时期最美好的记忆了。

记得文革后期,我已经由知青转为教师,在江津县李市公社中学教书,每月有24块钱工资,生活也比知青好多了,每星期可以吃一次肉,粮食大多是杂粮,也就是今日人们趋之若鹜的红薯包谷之类。正值青春年少,夜半常常饥饿,于是想方设法去农村面坊弄几斤干面,肚饿时煮上半斤,没有佐料咋办,一勺白糖,一勺酱油,也能应付过去。如果那天吃肉,有残汤剩菜拌之,就是罕见的美味了。说到此类往事,我有隐痛在心,就是因为这该死的面条。上世纪七十年代末我去川音上学之际,女儿出生,生活拮据,夫人竟将我收集保存十来年的一大纸箱国内市内文革资料,送去邻近生产队的面坊,一斤换一斤干面吃下了肚,那可是价值连城研究文革史的宝贵资料啊,如今的历史价值不可估量。如能保留至今,我可以据此写出好厚的书啊,这万恶不赦的面条啊!

小面经过几十年改革开放的演变,如今已经有了脱胎换骨的创新。据说出生于重庆的着名主持人孟非,就在南京开了一家高大上的面店。另一位就职于央视天气预报节目的重庆帅哥冯殊,也在北京开了家名曰“煮啵儿”的面馆,力推重庆小面文化。他们的面馆精致讲究,极富创新精神,品种齐全,花样繁多,顾客几乎挤破门,一碗面卖上了几十元。我未实地考察,不敢妄议诌论。但我意太高大上了,也就没有了草根小面的原色与本真,没有了街边小摊上食客率性的吃相和嘈杂。我还是更喜欢那种路边上弄堂口楼梯旁的小面馆,几张矮桌子,几个小板凳,三两老友,促膝而坐,二两红油,稀里哗啦,须臾碗底现青花。你可别小看这些貌似粗俗的小店店小摊摊,有人跟我说,我家对面楼梯转角的那一家小馆馆,十几年苦心经营下来,一家人不但买了车置了房,儿子最近做了新郎,还娶了一个美娇娘。呵呵你看人家十多年痴心不改,专心做小面,不也实现了家庭梦想?

记得某次和小面达人林必忠去秀山采风,一大早去品尝了县城最火爆的一家面馆。那阵仗叫我震撼不已,一屋子吃早面的人候着,几十上百个大碗一溜排在案板上,就像整队出操的士兵。厨师手脚麻利,顷刻间底料铺满,云腾雾绕之中,须臾间小面出锅,分分钟搞定一大屋嗷嗷待哺的早行人。最难忘的是清早八晨有人以小面下酒,酩酊似仙,知情人说是当地一大习俗,可见这小面成了他们生命相谐的神物。

行文至此,我想打住吧。笔者非小面之顶级膜拜者,所言小面也不一定是今日之小面,所说的故事也不一定让诸位小面食客心悦诚服,其实也就纯属应应景凑凑热闹,敷衍成篇,看着玩玩,也就功德无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