耀州区气象句子大全 > 散文精选 > 情感散文 > 怀念老吴

怀念老吴

作者: 胡胜林2016年03月31日情感散文

冬去春来,天气变暖了。远离春节喧嚣的聚会,我不禁想起了恩师老吴。今天是他英年早逝、离开我们整整两个月的日子。连日来,老吴的音容笑貌萦绕心头,老吴的谆谆教诲常响耳畔。现在,我对于老吴的敬意和回忆,只能是将这满腔的感激和怀念之情化作笔下的几行文字,洒向遥远的夜空,寄托无限的哀思。

老吴真名叫吴仲生,1963年出生,生前是蕲春县广播电视局总编室主任,逝世时尚不满五十岁。只是一群文友习惯了叫他老吴。

认识老吴是1995年暑假后的事。那时,老吴是镇上广播电视站站长,正值父亲所在学校教学楼庆典,我受邀在仪式上宣读祝贺单位名单。我流利的普通话,引起了老吴的关注。典礼刚散,他就找到了我,要借调我到广播站工作,担任播音兼采编。在时任镇长吴爱国的亲自过问下,刚毕业参加工作才半年的我,走上了乡镇广播电视采编播音的新岗位。

其实在此之前,我就对老吴久闻大名,听说他是广播电视系统的老模范。在狮子镇时他就白手起家,从户外施工员做起,一步一步干到了乡镇广播电视站站长,实属不易。在狮子期间,撰写了大量的新闻报道,其中《五千农工闯沿海》等通讯荣获省市级好新闻奖。在担任刘河站长期间,他也是身兼多职,户外施工员、设备修理工、广播稿编辑、临时播音员、采编记者,他都能亲自参与、发挥自如。老吴多次出席国家、省市劳动模范表彰大会,还被组织部门选送到位于上海的中国浦东干部学院进修。

和老吴共事虽然仅仅一年时间,但在他手下工作是心情舒畅的。当时开办了自办节目的乡镇广播电视站仅刘河一家。他对我严格要求,悉心指导,我的成长和进步也很快。从过去对新闻的初步认知,到后来的得心应手、信手拈来,老吴付出了艰辛的劳动。在老吴的倾心指导下,我在各级媒体发表稿件犹如雨后春笋,甚至创造了一个月在县台上稿28篇的新记录。至今想起来,老吴带有磁性的话音和略显疲惫的面容,仍然历历在目、记忆犹新。

1996年2月春节刚过,由于教育系统人事制度改革,我从广播电视站回到了当初的任教学校,老吴依依不舍,我也倍感留恋。在学校工作期间,老吴还经常到我办公室来,跟我聊聊站里的工作,谈谈教育的事情,也经常交流新闻写作的问题。每看到我有文章见诸报端,老吴都会第一个打电话给我,有时还提出进一步修改的建议,让我倍受鼓舞。

2003年,老吴调到县广播电视局,我随后也调到县教育局工作了。无论是在刘河或是他调回县城以后,我们之间的交往从来都没有断绝过,因此,老吴的一言一行,总是一直深深地感染着我,影响着我的一生。2008年和2012年,老吴的个人新闻作品集《笔海弄潮》和《笔海踏浪》相继编印出版了,两本作品集总字数近60万字,从书名到文字,都足显老吴的心血和功底。两本书的问世,在全县新闻界引起了不小的反响,大家争相传阅、互相学习,就连宣传部的领导也都给予了充分的肯定。印刷1500册,不到一个月就抢购一空了。在老吴的帮助下,我的教育着作《初中三年,男孩如何管教》、《西点军校给男孩的启示》和《稻盛和夫的人生忠告》等也相继出版,自然老吴也成了我作品的第一个读者和第一个评者,读时意味深长,评时意见中肯。只是,我至今仍为自己的书桌上没有留存老吴的作品而甚感遗憾。

跟老吴最后一次见面,是在2013年春节前的时候。当时,我被调回了教育局机关。我们相约在他的办公室,在一起聊了许久,聊到工作问题,聊到儿女问题,老吴对未来的一年充满了信心。当时没有察觉出老吴的身体有恙,只是听到他说有些疲惫。万万没想到,别后才几天,老吴就在县人民医院溘然离世,我没有来得及见到他最后一面。从此,照耀着我生命的那盏灯,永远地熄灭了!但老吴永远活在我的梦里,活在我这一辈子的事业里。

想起老吴,一种热乎乎的情感禁不住从心底奔涌而出……我知道,那叫感动。那是一种已伴随我十八年必将伴随我一生的感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