止于至善
2014年5月4日,习近平主席到北京大学考察,在参加师生座谈会时指出,古人说:“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这句话出自《大学》开宗明义的第一章。“止于至善”按照朱熹《大学章句》的解释是“达到最完美的境界”。查遍《辞海》《辞源》,“止”字也没有“达到”的意思,这种解释难免牵强附会。其实,“止”在这里就是它的本义“停止”,“止于至善”的准确解读就是:停止的目的在于达到完善、获取智慧。
《大学》第四章引用《诗经》中的五个章节,对这句话进行了全面的阐释。
首先在于“知其所止”, 即知道你应该停在什么地方,也就是目标所在,其次才谈得上“止于至善”的问题。《诗经》云:“邦畿千里,惟民所止。”大都市及其郊区古来就是人们向往而聚居的地方,以“邦畿”喻至善之地,凡事只要像至善之地一样吸引人,人们就会对它趋之若鹜。俗语说:“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接着,以鸟喻人,《诗经》云:“缗蛮黄鸟,止于丘隅。”子曰:“于止,知其所止,可以人而不如鸟乎!”鸟儿尚且知道找一个栖息的林子,人怎么可以不知道自己应该落脚的地方呢?所以,孔子的这一声叹息,把自然现象上升到哲理的高度,讽刺深刻,发人深省。
要达到这“至善”的境界,不同的人,不同的身份有不同的努力方向。《诗经》云:“穆穆文王,於缉熙敬止!”。如果后学之人以品德高尚的周文王为人光明磊落,做事始终庄重谨慎为榜样,从“为人君,止于仁;为人臣,止于敬;为人子,止于孝;为人父,止于慈;与国人交,止于信。” 五项标准来身体力行,那就会离“止于至善”不远了。
怎么样才能达到尽善尽美的完美境地呢?作者再次引用《诗经》中的一段引文。原诗是赞美卫武公的,说他用心学问,像在用刀具切割骨角器具一样,“如切如磋”使之规整;用功的严密,如同雕琢打磨玉石玉石物品一样,“如琢如磨”,使之光润。如果这样既精心求学,又严密自修,就会“赫兮喧兮”,即以诚实谨慎的态度研究学问,有所成就后,就会有令人敬畏的仪表。“有斐君子,终不可諠兮者,道盛德至善,民之不能忘也。”这句话是说,文雅的君子,盛大的德行已经臻于尽善尽美的极致,是无论如何也令人难以忘怀了。
最后,再次引用《诗经》“於戏!前王不忘。”,重提周文王和周武王的盛德至善,“君子贤其贤而亲其亲,小人乐其乐而利其利,此以没世不忘也。”让后来的历代贤王效法:尊重应该尊重的人,亲近应该亲近的人;一般平民百姓也都蒙受恩泽,享受安乐,获得利益。所以,虽然前代君王已经去世,但人们还是永远不会忘记他们。
俗语说:“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百川归海,殊途同归。品德高尚的人,通过“如切如磋,如琢如磨”的研修而“止于至善”,达到“盛德至善,民之不能忘也!”,成为流芳百世的具有完善人格的人。这种渴望不朽,崇尚伟大,追求完善的理想主义的目标,似乎过于遥远,可望而不可即。但“知其所止”的目标却是近在眼前的,对于今天的我们来说,仍具有较深的启发意义。
“知其所止”,也就是知道自己应该“止”的地方,找准自己的位置,这一点,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天地悠悠,过客匆匆,多少人随波逐流,终其一生而不知其所止,尤其是当今时代,生活的诱惑太多,可供的机会太多,更给人们带来了选择的困惑。比如说,在过去的时代,“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读书人心态平衡,或许还“知其所止”,知道自己该干什么。可是,进入市场经济时代后,所谓“下海”的机会与诱惑重重地叩击着人们的心扉,读书人被推到了生活的十字路口:何去何从?所止何处?使不少人不知道自己该干什么了——成了一个无家可归的精神流浪儿。以至于出现了博士卖猪肉、教授卖大饼之类的畸形社会现象。其实,《大学》本身说得好:“为人君,止于仁;为人臣,止于敬;为人子,止于孝;为人父,止于慈;与国人交,止于信。” 不同的身份,不同的人有不同的“所止”,关键在于寻找最适合自身条件,最能扬长避短的位置和角色——“知其所止”。这才是最最重要的。这样一来,博士也不会去卖猪肉,教授当然也就不会去卖大饼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