耀州区气象句子大全 > 散文精选 > 哲理散文 > 《我与地坛》:荒园中的精神供养

《我与地坛》:荒园中的精神供养

作者: 毛本栋2016年02月01日哲理散文

五年前的12月31日,史铁生在凌晨三时溘然离去,走完了苦难而不凡的一生,一个孱羸而不屈的生命竟然结束得如此决绝,毫不拖泥带水。其后每年的这一天,我都会不由自主地想起“轮椅上的那个年轻人”(王开岭语)史铁生,想起轮椅上那张粲然如花的天真的笑脸。

史铁生的心灵史《我与地坛》,不知读了多少遍。《我与地坛》是史铁生在人生困境中寻求的一种精神供养。文中记述了史铁生一段艰难而特殊的精神攀爬过程,并且在深度模式的层面上思考宗教、生死、苦难和命运等终极性命题。

二十一岁那年,对未来满怀梦想的史铁生,突然双腿残废了,这一巨大的灾难将其青春之门关上了,使其多彩的梦想天空变成惨淡阴沉的灰暗。史铁生被这场突来的灾难击倒了,陷入了痛苦和绝望的深渊,“脾气变得暴怒无常”,几乎丧失了生存的勇气。然而,精神的力量在他身上显示出神奇。实现生命价值的诉求,使他振作,重鼓勇气,抓紧那根拯救精神的“稻草”,迸发出向上攀爬的力量,从而完成包括《我与地坛》等一系列作品的艰难构筑,精神获得超脱。

史铁生意识到,人生即困境,这种困境是由三个根本的永恒之物构成的:一是孤独,人生来注定只能是他自己,无法与他人进行彻底的沟通。二是痛苦,人生来就有欲望,而实现欲望的能力永远赶不上产生欲望的能力,这二者之间是一个永恒的不可消除的距离。三是恐惧,人生来不想死,可人生下来就在一刻不停地走向死亡。这三种东西折磨、奴役着人,在人与世界、有限与无限、生与死的相悖反中造成了人的生存困境,使人生充满了一个又一个荒谬和残缺的空洞。

幸运的是,史铁生没有使精神在困境中沦于万劫不复,他找到了一条自我救赎之道,将精神隐秘地供养于一座荒园--地坛公园之中。他的心灵与那荒园产生了神秘的契合,“在满园弥漫的沉静光芒中,一个人更容易看到时间,并看见自己的身影。”独对荒园,他静静地观察和反省个人的遭遇,思考人生的难题。他一方面叙述着命运的偶然与不可预测性所导致的生命个体的无可奈何、无能为力;另一方面他并未因人生的无可解释、不可改变而绝望。

在荒园中经过了一次披肝沥胆的灵魂晤对和一段艰苦卓绝的心灵跋涉后,史铁生的心态由激怒躁动走向安详平静,从迷惘昏暗走向清澈澄明,理性的成熟征服了原始的感性、理解,从而接受现实,从而超越了现实的苦痛,变得豁达。“剥蚀了古殿檐头浮夸的琉璃,淡褪了门壁上炫耀的朱红,坍圮了一段段高墙,又散落了玉砌雕栏。”地坛剥落豪华,见其真醇,让史铁生感悟到生命之中原生的、真正属于本质性的东西。一个失魂落魄的人最需要恢复或得到的是什么呢?是丢失了的、残落了的“灵魂”。数年的疗伤,在地坛的精神供养中,他终于不再恐惧,开始坦然面对人生的重大问题。

地坛,这座荒园,在文中得到了充分的人性化,它仿佛是一个洞察了几百年历史沧桑的时间老人,带着强烈的慈悲之心,带领史铁生去体悟更深层的生命意识。让他以一个传道者的情怀与责任感,普及到广大的世人心中,从而唤醒他们沉睡的生命意识,善待生命,珍惜生命,使生命的光彩变得更加动人与美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