耀州区气象句子大全 > 散文精选 > 现代散文 > “劝架”小谈

“劝架”小谈

作者: 张新果2016年01月30日现代散文

在无极的城镇村落,偶尔见识一回“干架”,比老北京天桥的“杂耍儿”热闹。若把干架比作戏出,有“文戏”,有“武戏”,还有“哑剧”。文戏是吵:一方怒眉倒竖,像生气的李逵,一方脸红脖子粗,如发火的关公,口沫横飞,靠嘴皮子出气。武戏,掳袖揎拳:巴掌晃,臂膀摇,你来一蹬,我还一踹,情急之下,各自鞋底子一拔,噼噼啪啪对敲。最是哑剧有看头:仇怨的双方,你剜我一眼,我呲你一牙,你扭头擤鼻涕,我墙角啐口痰,暗里较劲儿。

无极人爱干活,干架是小插曲。一条垄沟种庄稼,难免锄头撞犁铧。说不清缘由的干架,如芥末如辣椒,时而掺进平淡的生活,平静如池的村庄,泛起水花儿。引诱得有人心馋技痒,把这辣椒当做调料,炮制出麻辣烫来,千滋百味。这角色类似高厨,由谁扮演?或白胡子长辈,俗称“大老长”;或哥媳弟妹,是为“好妯娌”,或知书达理的秀才,唤作“文明人”。至于放下锄头,临时客串跑龙套,哪一条街巷,都能凑成一个草台班子。却不叫“和事佬”,也不称“调解员”,土腔土调,直呼“管事儿哩”。

管事儿哩劝架,有“武劝”和“文劝”。武劝各有凭仗,首先是身份。德高望重的老者,哪怕走路颤颤颠颠,说话带着痰喘,先只重重地咳嗽一声,算是叫板:狗崽子们,住手!揪拽厮打者或如一狼一虎,像被点穴使了定身法,立马僵直了胳膊腿儿;同时,各自的屁股,被那晃悠悠的枣木拐棍,噼啪啪横敲竖打,重量均等,数量匀分。若见谁欺负媳妇,老者的脚后跟,顷刻利索起来,用壮年时打坯的余力,拔麦子的剩劲,三踢加两踹,外加老眼一瞪,那暴怒的后生,就变成乖顺的绵羊,赶紧撒丫子走人。

文劝者,天赋的“口条子”好使,动之以情,晓之于理,虽有扬汤止沸之功,却是劝皮儿难劝瓤。要使硬瓤变软,由软变甜,需用三番功夫,皆从《孙子兵法》活学活用。一是“欲擒故纵”:但当说和得火灭烟消,故意撺掇说:要不要借给你一把杀猪刀,攮他一个透心凉?!示意可怕后果,逼得那人低头思过,悔愧当初的冲动。二是“借刀杀人”:刻意设计一场小品,让懊悔不已的打人者,把挨打者的老爹或老娘,从地里背回炕头儿,以恩补怨,双方见面,眼儿一愣,脸儿一红,紧接着互相递烟捧火,吐出的烟缕,如祥云翩飘。三是“围点打援”:多是由家族“大老长”,在炕头放一张小木桌,摆上自备的酒菜,慢咂细品之间,把打过架的儿孙,数落一回;接着邀请余怒未消的对方,谎称“陪客”;来之受邀以礼,溜之有悖于情,几盅闷头酒喝过,耳热话也柔,不由就碰杯“哥俩儿好”,那彼此互尝过的巴掌,此刻你伸我屈,像并蒂莲花,“六大顺”,“高敬一”起来。

妯娌们劝架,会合伙扮演“彩旦”,契合得有板有眼。两口子干架,无极人称“隔夜”,分不清里表,以粗胳膊回应快嘴皮儿,或许是情爱的别样表达,然而骂过吵过,往往演成了哑剧《三岔口》,摸饭碗儿摸锄把,谁也不碰谁。嫂子们看出门道,私下里一挤眼儿,就进入角色。先有谁,把媳妇叫到自家屋里“咬耳朵”说:你的谁,好像有情况,赶紧用裤腰带拴牢他吧。媳妇就惊慌起来,刨根问底半天,才跟她抖开包袱:俺见他痴呆呆看天,相好的莫不是嫦娥,织女?破涕为笑之后,教她作戏:哎呀呀地捂着肚子装病,躺在床上哼唧,丈夫吓得脸色蜡黄,刚中带柔的几揉几搓,两块分离的面团,就揉到了一起。还有更绝的一招,叫做“跑鬼”:把受了委屈的媳妇,藏到自家的大衣柜,让施暴的男人,四处寻找,被亲戚朋友,轮番贬损个够,急得一脸哀愁,两眼眵目糊,求情告饶,捶胸发誓,这出《柜中缘》,才在笑声里谢幕。

在无极,对劝架者有个绝妙的比喻:贴面儿厨子。就像帮厨做饭,自己倒贴米面。这倒贴的,有时确指的是脸面:遇到互不相让的殴斗,拉架其中,无端挨几个耳光,瞬间鼻青脸肿;难躲那拳头横打肋骨,竖杵腰肌。此为误打误撞,向谁讨得药费?难受的最是面子难堪,气怒的双方,嫌你拦挡碍事儿,斥责以“狗拿耗子”,那凶狠的目光,一似刀子剜心。更多的时候,是劝架的成了当事人,学个赵匡胤的“杯酒释兵权”,把势不两立的两帮人,强拉硬拽到一起,自掏腰包,置办一桌宴席,好酒好菜佐好话,为浇灭一腔无名火,腾干自家的酒坛子。这有点儿像阔佬“玩儿票”:自己出钱买座儿请人,就为了戏台上露脸儿,喝咧几嗓子,比划几下子,人各所好,赚个过瘾呗。

无极有句俗语:仇人转弟兄。不少朋友,是吵出来的知心;些许哥儿们,是打出来的“老铁”。许多的异姓乡谊,叫作“结巴户”,多是管事哩如卤水,“点”出来的豆腐。点之有术,一为“吃鱼先拿头”:房角地界的纠纷,有时演化成两个家族的对阵,杈把扫帚,互为枪矛;此时,三五个管事儿哩,也结伙成劝架阵容,横栏竖挡劝散之后,分别找双方的长辈“领头人”说和,头羊拐了弯,一群跟着回头。一为“捏硬柿子”,那跳脚儿最高,吆喝最响的壮汉,往往是叫阵的主心骨,先把他劝得耷拉了脑袋,麾下的一群就没了底气。至于怎般的“点”法,无非是借古以喻今,恐吓以后果,鼓励以忍让,褒奖以家风。任谁都招架不住这软硬兼施,结局的好戏,十之八九是大团圆:双方各带队伍,像过年团拜一样,两群人齐刷刷拱手互揖,接着搂抱成一团,活生生的“呼杨合兵”。

遇见干架,若袖手而观,定遭千眼剜,万眼瞪,且被贬损为“不冲趟儿”,跟善良百姓,不入流。还会招来挖苦:他家着火,没人泼水。而劝架是“行好”,跟修桥补路一样,跟递给乞丐一碗粥饭一样,跟扶盲人过马路一样,都是“修行”善举,福报现世,福泽子孙。劝架在无极,角色生旦净末丑,谁没扮演过几回?把自身掺合进剧情,推进了发展,丰富了细节,厚重了内涵,添浓了人情风味。古往今来,这片热土如舞台,演绎出一场场的《将相和》,能不起掌声喝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