耀州区气象句子大全 > 散文精选 > 现代散文 > 雾锁天竺

雾锁天竺

作者: 王墨2018年03月01日来源: 商洛日报现代散文

见过他人在微信上晒过天竺云海的美景,汹涌的“波浪”潮涌着扑向天柱峰,阳光的余晖洒在这“波浪”上,金光闪闪。喜欢摄影的我早都想拍一组天竺云海的片子,可是去过天竺山数次,都没有拍成。看天气预报,8月26日是多云。刚刚一场雨过,这雨后多云按说该是个拍云海的好机会。正好,县文联组织西安画院十多名画家去天竺山采风写生,我抱着上去拍天竺云海的心思随之前往。

我备了一个16-35的广角头,还带了一个24-105的中焦头,另外还带了一组偏光镜和一个滤色镜,加上王主席给备的午餐干粮、饮用水、水果,沉甸甸一大包。然而,在山门下参加完简短的采风写生开幕式,天上就下起小雨。天竺山时雨时晴是常事,我期待等我上到山上会出现雨过天晴的奇迹,便随着那些书画名家及文艺圈内的那些朋友乘缆车上山。山下虽有小雨,空气倒是清明。可到了半山腰,就什么也看不见,只能看见缆车里对面坐的一家三口外地的游客。

下了缆车,美丽的天竺山被浓雾裹得严严实实,但我还是抱着侥幸心理,期望大雾突然散去,显现云海的景象。我们同行五十余人,我背着个大包包,穿着雨衣,走在队伍的最前面,似乎没用多少力气就上到摘星亭。在过刀背梁时,大风呼呼,可这能将人吹倒的大风却把浓厚的大雾没有办法。我一直担心一不小心被大风吹得飘下山崖,只好一手紧紧抓住身边的栏杆扶手,一手抓紧背包,告诫同行的那几个我并不认识的带着小孩的女士和小姑娘,让他们若是风大就趴在路上,或者弯下腰前行。一路上山,除了看到脚下的台阶,就是大雾白茫茫一片,前后相隔不远的人只能听见说话,一点也看不清楚。这路途上看不清什么对于我来说无碍,我的心思是上大顶,拍云海,这样,心无旁骛的只顾走,也不管导游三番五次喊叫等等后面的,很快就上到山顶。山顶服务站有熟食店,还供热水;有小木屋可供食宿,标间388元,我感觉并不太贵。到大顶,见到十多年前带我经过铁瓦店、过阎王砭,到朝阳洞的熊道长,他还能记起我,并告诉我,山上小蔡已经离开了,杨姑娘不在了,熊姑娘也不在了,朝阳洞当日那个女道姑也不在那儿了,还有长沟药王洞那个女大学生道姑也不在了……可是他说,现在山上换了一批又一批新人,人比过去多得多了;山上能看电视,能打电话了,还有书画院……果真,一个房子里就有几名我不认识的道士道姑在看电视;那个两间房的画室里就有穿着道袍的和刚从山下一同上来的书画家们在作书作画。山还是这座山,山上那秀气的老道观和旁边一长排土木建筑的客房已经全部拆除,建成新的庞大的建筑。云雾中,只能听见风铃阵阵,近在眼前的飞檐画栋依稀可辨,稍微远点的就神龙见头不见尾了。我在山上和几位朋友一道转来转去,逗留了一个多小时,见浓雾并没有散去的迹象,知道这次拍云海的设想是“泡汤了”,便有急急下山,来到索道口乘坐索道下山回家。

到了山下,空气依然清明透亮。回首,那浓浓的云雾在高高的天上,天竺山依然被包裹得严严实实。回想这一天,从早上开始上山到下午下山,除了看到脚下的一长串的台阶和那像裹上棉被的少女样的天竺松外,就别无所获,更别说有云海和一柱擎天的美景了,心里不无遗憾。

晚上回到家,老婆讥诮我不该贸然前往,我自我安慰说,就当是去爬山锻炼了一天。奇怪的是,我本爱出汗,每次外出所带的毛巾回来都是拧了多次汗水。可这天,缠在摄影包背带上的毛巾根本没有用上,裤兜里的手帕几乎也没有掏出来用过。记忆中,过去每次上天竺山回来都要腿疼多天,身上的衣服被汗水湿透,歇息几天也还醒不过来。而这次上下天竺山似乎并不那么远,路也并不那么难走,攀登山峰也并不那么惊险,而我根本不觉得累,也没有出汗,回家后也不像过去上华山、武当、少林寺,登长城、天门山后那么觉得腿疼、脚疼。这对于我这样一个有腿残疾的人来说,似乎是一个不错的信号。我决定,择日再去天竺山,一定要拍到一组自己满意的天竺云海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