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边弄笛,遥寄春消息
转眼又是一年春好,楼前的梅花烂漫起来。
年少时看红楼,最喜欢有两处写梅的,一是宝琴踏雪寻梅,二是栊翠庵妙玉烹雪煮茶,那雪就是搜集的梅花瓣上的清雪。这两幕常常被我混淆在一起,形成一幅美妙的生活场景:寻梅即为集雪,见得花儿清丽娇俏,遂连花儿一起请回。案上红梅吐艳,壶中雪水清冽,更兼涵着梅香。尘世生活里诗意浓浓。
爱梅之人,古来不稀。
“不受尘埃半点侵,竹篱茅舍自甘心。只因误识林和靖,惹得诗人说到今。”这里说的林和靖就是梅妻鹤子的林逋,多年隐居杭州孤山之上,终身未娶。他爱梅成癖,植梅,咏梅,甚至以梅为妻,写梅更是无数。最为世人熟谙的“众芳摇落独暄妍,占尽风情向小园。疏影斜横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直写出梅的绰约风姿与高标俊格。
把梅写得最长的当属苏轼。“年年芳信负红梅”,春遥迢而梅盈盈欲开,一个性急的春信使者跃然眼前。而三春盛日,“梅花开尽百花开”,梅落姹紫嫣红处。长长的一个芳菲时节,全是梅的主场啊。
印象中写梅最深情的是李清照。这位词唐宋苑中寂寞清幽的一枝,才气横溢,芳华百代,却身逢乱世,一生坎坷的她酷爱梅花,最愿与梅为伴。在她的诗词中,从“庭院深深深几许”中的“浓香吹尽有谁知”。到“雪里已知春信至,香脸半开娇旖旎”。再到“玉瘦香浓,檀深雪散。恨探梅又晚”。梅花宛若一位冰清玉洁的姐妹,清姿出尘,遗世独立。
我最爱的,也是最入人心的当是“笛声三弄,梅心惊破,多少春情意。”
伴着一曲幽怨梅花落的三折回环,惊破“梅心”吐蕊放香,给词人孤寂的闺中增添了盎然的春意。每每读到这里,都忍不住再三吟哦,眼前似乎一位素衣玉人,竹笛漫横,笛声中梅瓣如雪,如霞,片片飘落,随风流转于这个清冷的季节。
南唐笛曲名曰梅花落,至明清演变为古琴之音,称为梅花三弄。
关于《梅花三弄》,还有这样一段故事:南宋爱国主义词人洪皓,在出使金国时,曾被扣留十余年,面对种种威胁利诱,他始终不屈不降,保持着高尚的民族气节,历尽苦寒最后才得以返回南宋。临行前夕,他写下了《江梅引·忆红梅》一词,其中有“断回肠,思故里。漫弹绿绮,引三弄,不觉魂飞”的句子。遥想那时,洪皓得知自己将返回故里,思绪万千,情难自已,操起绿绮古琴,借一曲《梅花三弄》,赞颂梅花的傲霜凌雪,寄寓自己的坚贞不屈,并以回忆江南的梅花来寄托自己对南宋的深切怀念之情。
梅花落,声声吹奏人间别离苦,落尽怨愁离绪。梅花三弄,箫琴应和,铮铮之声宣示凌霜傲寒之气节。
“人间离别易岁时,只梅枝,勿相思。”早春的寒凉中,你可以捧着一盏渐渐凉下去的热茶,任由着这些诗句在心头百徊千绕,让那一抹沉沉的鲜艳渐渐染红双眼。所有的前尘往事,俱在那一刻,幻化成梅花三弄,穿透脆弱的内心。那庭院,那山野,一树树,一枝枝,一度含苞待放,欲露还藏;二度纷纷绽放,满树飘白飞夏;三度花枝凋零,绿芽丛生。冬去春来,梅的生命已得圆满,想那一缕神思悠悠,定会附在那轻烟似的梅香之上,遥寄千里之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