耀州区气象句子大全 > 散文精选 > 情感散文 > 农家少闲月

农家少闲月

作者: 终南散人2017年07月31日来源: 西安日报情感散文

那年月人们的日子过得都恓惶,农家人的光景更为苦焦。也不知咋弄的,自古被称作天府之国的关中道上,苞谷居然成了主食,就连这也不够填饱肚子,还需辅之以红芋、洋芋、南瓜、野菜,有面肚子之称的秦人枉背了这么一个名号。

大婆是晚辈们称呼她的,还有的叫她大妈、大婶、大妗子,而同辈老姊妹则称她大姐,因她的男人是族中的长门长子。

庄户人吃饭都迟,天麻麻亮就起身下地,活要干到9点多才回来,大婆把红芋苞谷糁糁熬好,馏上些苞谷面粑粑,一盘子浆水菜撒些盐、辣面子,一顿早饭就成了。

浆水菜是秋冬时节的萝卜缨子,用开水略为一焯,瓦缸里添上凉开水,再加半碗面汤,三两天即发酵变酸,一直可以吃一冬。春天到时,地里的野刺棘、米蒿蒿、荠荠菜,锄地时拣些回来,续进缸里就接上了茬。

吃毕早饭,抽一锅子旱烟,稍事歇息,就扛着锄头、铁锨又到地里去了,这一去,一气儿要干到半后晌才收工。那时没有除草剂,机械、农药、化肥也少,活全靠人干,光小麦就要锄几遍,谷子、苞谷也一样,加上队上安排的平整土地、修水库,一天忙死忙活劳累到晚。

能挣工分的都下地干活出力去咧,大婆又为中午吃啥饭发了熬煎,麦面还有一些,但那要留到交节时才敢用,只剩苞谷面了。深深地叹了口气,大婆无奈地决定,还是打搅团。

烧一锅开水,把苞谷面徐徐地撒入水中,边撒边拿擀面杖搅动。稀稠一定要拿捏到位,稀了不成形,稠了起疙瘩,直到搅得满头大汗,锅里的糊糊慢慢鼓起了气泡,这才盛入盆中。大婆将浆水菜切碎,浆水烧热,蒜苗豆腐一烂。晌午下地回来的人又饥又乏,大婆给每人盛上一老碗搅团,又另切了一大盘凉调上,看着大家吃饱,这才把剩下的自己吃掉,锅底的圪馇用浆水泡软铲出,又是小半碗……

夜来南风起,小麦复陇黄。农家少闲月,五月人倍忙。最苦最累的麦收到了,这时,大婆就要变着法子为家人改善伙食,春季里舍不得吃的白面,这时派上了用场,蒸皮子、摊煎饼、烙锅盔、擀长面、搓麻食,好在新麦子一上场,就可接续上了。

同样的面糊糊,大婆晌午是把它舀进罗罗里,放在热水锅里蒸,三分钟起锅,冰入凉水中,然后揭起,一张张又白又筋的面皮切条,调入蒜醋辣子水,吃起来又利口又抗饥。晚饭时,大婆又将加了些花椒叶的面糊,舀进烧热的铁锅中,抹匀摊平,只消两分钟,一张张薄薄的饼子又软又香,蘸些蒜水水或裹上醋熘土豆丝,那叫一个蒇和!还有烙锅盔、擀长面,以至于村中其他男人对屋里人弹嫌饭食时,总会说:“你看人家大婆是咋做饭哩?”

其实,每做这些对于农家人来说是美食的时候,大婆都有意多做些,日子再艰难,也要给左邻右舍还有族中人端过去一老碗,瓜子不饱暖人心,多少是份心意嘛。当然啦,大婆也常常收到别人家送来的油旋子、锅盔馍。

这便是那个年代农村大多数人家的真实生活场景,虽然清贫、困苦、苦焦、艰难,但人们之间的关系十分亲密融洽,不仅谁家遇上个红白喜事,几乎全村人都来帮忙,就是偶尔做个稀罕饭食了,也是你半碗他一盘的分享,不独大婆一人如此。

如今农村人们的生活与那时相比,早已是霄壤之别,虽也有打个搅团互送尝个鲜的,但大都似乎隔着一层膜了。室内一家比一家阔气干净,可门外街道上却是污水横流、垃圾遍地。同一个村的乡党为了鸡毛蒜皮的小事打捶闹仗,你死我活……种种变化,若是让早已作古的大婆那一代人看到了,不知该做何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