耀州区气象句子大全 > 散文精选 > 现代散文 > 旅游山水与读书境界

旅游山水与读书境界

作者: 肖翔天2017年07月14日来源: 贵州民族报现代散文

走过祖国不少大好河山、在看过不少美景仙境后,自己对旅游山水也有了一自己的一套判断标准,逐渐发觉旅游山水时也存在“三层境界”。

第一层境界主要是物质层面的,所谓的“吃、住、行、游、购、娱”旅游六要素。这六要素精辟概括了旅游活动,是直到现在对旅游业描述最简洁、最准确、传播最广的概念。但这是初级阶段的旅游,是最低层次的需求,是旅游最基本的保证。应该说现在的绝大部分景区景点都具有这六个方面的功能。但大部分人在旅游中都属于这个层次——只是“去了一趟”“到此一游”而已。

第二层境界主要是感官层面的,所谓的“特、安、美、乐、全”。这种层次的对景区景点就有要求了,对自己的旅行体验也有要求了。想要看的景区景点就得有特点、讲安全、景色美、交通便捷,要玩得开心。

第三层境界主要是精神层面的了。国家旅游局局长李金早2015年1月15日在全国旅游工作会议上提出的“商、养、学、闲、情、奇”:“养”是指养生旅游新需求;“学”是指研学旅游,包括修学旅游、科考、拓展训练、摄影、采风等;“闲”是指休闲度假等各类休闲旅游新产品和新要素,是未来旅游发展的方向和主体;“情”是指情感旅游,包括婚庆、婚恋、纪念日旅游、宗教朝觐等各类精神和情感的旅游新业态、新要素;“奇”是指探奇,包括探索、探险、探秘、新奇体验等探索性的旅游新产品、新要素。

旅游山水时,只有一、二、三层境界的都有了,让具有各种层次的游客都能得到满足。但我认为不管是第一层境界还是第二层境界抑还是第三层境界,我们都不要去强求,要顺其自然、顺势而为。而这和近代国学大师王国维的读书境界不谋而合。

王国维曾以诗人的灵动、美学家的敏感、哲学家的参悟,串联三首词中的三句话——“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把本来不相干的这三句名言连缀成读书的“三层境界”之说,将历史上无数大事业家、大学问家成功的秘密结晶于文学意象之中。

宋代禅宗大师青原行思对参禅也提出了“三层境界”——参禅之初,看山是山,看水是水;禅有悟时,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禅中彻悟,看山还是山,看水还是水。

在人生中,“看山是山,看水是水”,是针对孩子说的。初识世界,纯洁无瑕,一切都是新鲜的、陌生的,眼睛看见什么就是什么。“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是针对中年人说的。随着年龄的增长,社会阅历的增多,人们的思想也变得越来越复杂,人们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同孩提时代相比,发生了深刻的变化;眼中的山山水水不仅仅是山山水水,还有博大、宽广的胸怀,是在用心、用脑去认识和看待这个世界。“看山还是山,看水还是水”,这是针对那些走过大半辈子或经历太多事件的人而言。在经历了种种事件,看过了形形色色的人或事后,有了一种曾经沧海的感觉,茅塞顿开,回归自然。也许经历了太多,人的境界也高了,不再会为无谓的事或无伤大雅或不可能实现的事而伤脑费神。这不,人生其实也差不多,就像一场场观山赏水的旅行,只不过时间比较长、景点比较多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