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如没有手机
手机确实给我们的生活、工作带来了便利,为人们的联系、交往提供了方便。但现在的人越来越离不开手机,不仅每天都要看手机,如果哪天出门忘记带手机或是手机丢了,还会觉得丢了魂似的,心神不宁、坐卧不安。也因此,很多人患上了一种“现代病”——手机依赖症。
假如没有手机,就没有手机依赖症了,人们也就不需要时刻提醒自己:出门要带手机了。上个世纪九十年代我在乡下教书时,每天傍晚和女同事去校外的小马路上散步,大家都是两手空空,什么都不需要带——手机,没有;钥匙,不需锁门。后来到了城里,我买了手机,只要是出门哪怕只是散散步也要带上手机和钥匙。虽说这两样东西不重,可是以前那种格外轻松悠闲的感觉却再也找不到了。
假如没有手机,我就不会浪费宝贵的时间在手机上了。尤其是换了智能手机后,我每天睡觉前都会不自觉地看看微信、QQ,早上醒来做的第一件事还是顺手拿起放在床头柜上的手机刷一下微信,点击跳出来的新闻等,不知不觉,早晚做这无聊的事情竟然成了一种习惯,想改都改不了。有时午休刚刚入睡,忘把手机调静音了,“叮咚”,微信响了;“呜呜”,来电话了,这个午休算是打水漂了。
假如没有手机,就不会有那么多沉迷手机游戏的青少年了。如今,管理学生的手机已经成了每一所学校老师最头痛的难题。如果家长不给孩子买手机,几个孩子会把攒下的零用钱合起来买一部手机,然后轮流玩游戏;如果老师不准学生玩手机,学生即使上课时忍着不玩,晚上也会躲在被窝里玩……我经常在公交车上、马路边、餐厅等公共场合看到年轻的“低头族”旁若无人地玩手机,他们沉浸在玩手机的兴奋中,殊不知,手机正在损害他们的身心。
“世界上最遥远的距离不是天涯海角,而是我在你身边,你却在看手机。”原本方便人们互相联系的手机最后却成为了人和人之间精神、情感交流的障碍。假如没有手机,这是不现实的,我想,只有寄希望于自控,利用好手机,而不是被手机奴役,这才是可行之路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