耀州区气象句子大全 > 散文精选 > 短篇散文 > 清淤记

清淤记

作者: 邱兆新2017年04月17日来源: 邢台日报短篇散文

大水过后,留下淤泥满室,家园重建,清淤是为首要,却也最耗费气力。

南市屯杨有旺家经营着一个木器小作坊,这次洪灾,未能幸免。我们这一队就负责帮助老杨家清淤。

小作坊看着不大,但内有一个近百平方米的储藏间,最外面连接着一个与之大小相仿的简易操作场。场地搭着棚子,中间位置两台机器分立两侧。场地最北侧用红砖砌了一溜矮墙,墙外则是一片空地,紧连马路。空地淤泥已被铲车清净,而室内只可人力而为。

此间淤泥不同他处,水淹之前,坊内多有木器加工时所遗木料杂物,现皆为淤泥所覆,混为一体,铁锹难入,唯有徒手先将杂物取出,清淤方可进行。为防木料杂物所附铁钉等锐物,我们就俯下身子,探手入泥,小心翼翼摸索找寻。遇有长条木料,握于手中,似极泥鳅。此时,大家已自内而外站成两排,将杂物一一传至墙外。人多力量大,不多时,泥中杂物尽除。

接着,大家将手清洗干净,带上手套,抡起铁锹,清淤正式开始。胶鞋、手套、铁锹,是清淤三宝。三宝傍身,清淤无忧。大家自觉分成三组,一组于室内将淤泥推至屋外。另一组列队站于操作场中,以锹做桨,将淤泥推向门口。三组则聚于操作场门口,将淤泥铲至停在门口的铲车内。七八个铁锹,上下翻飞,少顷,便装满一车。铲车退后,满载淤泥,将之倾倒于路边斗车内,而后驶回。如此反复,淤泥渐清。

小憩,与老杨攀谈。老杨不善言辞,但片言只语间显然已对日后新生活成竹在胸。

烈日当头,大家不顾手上磨起的泡和身上止不住的汗,一鼓作气,将老杨家的淤泥清理干净。相互望望,警服都跟洗过了一样,又都沾满泥浆。这时,远处的集合声响起,又一个新的任务在向大家招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