耀州区气象句子大全 > 散文精选 > 情感散文 > 父亲的1949

父亲的1949

作者: 申江2017年04月13日来源: 云南网情感散文

1949年,我还没有出生,我要说的是父亲的事。

我父亲是江苏省宿迁县(今为宿迁市)人。1941年冬天,国民党顽固派发动了皖南事变,新四军遭受重大损失。党中央、毛主席当机立断,力挽狂澜,很快派遣陈毅同志前往江苏盐城重建新四军军部。1942年5月,我父亲当时只有19岁,不顾家人反对,坚决要求参加新四军。爷爷没办法,就把他反锁在一间房子里。后来,父亲生方设法逃了出来,找到新四军,从此投身革命,出生入死,南征北战。

1949年初,历经辽沈、淮海、平津三大战役以后,解放大军拉开了“打过长江去,解放全中国”的序幕。我父亲所在的第33军(军长就是着名的“佩剑将军”张克侠)作为第三野战军的主力,由谭震林指挥,在裕溪口(芜湖以北)至枞阳段渡江。

1949年4月20日晚8时,数发红色信号弹升起,惊天动地、震撼中外的渡江战役开始了。父亲和他的战友们乘坐一艘艘简陋的帆船,冒着敌人的炮火破浪前进,直捣国民党反动统治的老巢——南京。

国民党守军惊慌失措,拼命还击,帆船上不断有人中弹落水,父亲的好多战友就这样牺牲在黎明的前夜。

部队冲破敌人的重重阻挠,胜利渡过长江,来不及参加解放南京的盛典,便继续马不停蹄,挥戈南下,参加解放上海的战斗。

解放大军到达上海外围以后,在高桥地区遭遇了解放战争以来最惨烈的一次战斗。这一仗打了整整七天七夜,战友们发扬不怕牺牲,连续作战的精神,和敌人进行反复争夺。阵地得而复失,实而复得,子弹打光了就用枪托砸,枪托砸断了就和敌人展开肉搏。战后打扫阵地的时候,战场上的情景真是触目惊心,有的烈士死死地掐住敌人的脖子,掰都掰不开;有的拉响手榴弹和敌人同归于尽……

5月27日深夜,各路大军进驻上海。

占领市区以后,为了不惊扰市民,三野司令员陈毅下达命令,部队一律不准进入民房,全部露宿街头。就这样,父亲和他的战友们一个个披着战争的硝烟,衣不解带,以路为床,倒头进入梦乡。

清晨,当上海市民走上街头,亲眼看到这一幕动人的场景,解放军“杀人放火,无恶不作”的谣言便不攻自破。

父亲他们排着整齐的队伍,迈着标准的军人步伐接受广大市民的夹道欢迎,展示了钢铁之师、威武之师、文明之师的雄姿英采;多少战友喋血沙场,英勇捐躯,换来了上海的完全解放。作为幸存者,父亲他们以军代表的身份投入了接收上海的工作;清除敌特,安定民心,维护社会秩序,巩固新生政权……在没有硝烟的战场上,这些职业军人同样付出了许多许多,心中只有大家,惟独没有自己。

1949,是父亲人生履历中浓墨重彩的一笔,永远珍藏在记忆的屏幕里,历久弥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