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泽东文选读后感范文一
我平时读课外书不多,这次很荣幸的读了《毛泽东文选》的部分几卷,读完是打从心底对毛主席表示敬佩。
《毛泽东文选》不是纯粹记录毛主席的人生,里面涉及了很多毛主席写的信,公文,文学作品。在字里行间,我看到的是一个优秀的领导人,一个智者,一个伟人。毛主席关心国家大小事,对于国家存在的问题不断反思,想出各种方法解决问题;对于各种失败经验不断总结教训,以免下次犯错。
我佩服毛主席,一个国家的主席,不仅对于国家各方各面的问题都要考虑到,而且对于国外的关系也要很好的处理。我想如果一个人没有足够的知识,又怎么可能想的到各种决策。经过阅读,我发现毛主席读过很多书,其中包括经典的《红楼梦》,想来实在惭愧,虽然早已听闻《红楼梦》的传奇,但是我至今都未捧起书本阅读一翻,而伟大的毛主席都阅读这本书,想必此书必有过人之处。毛主席不仅自己经常读书,而且要求下级干部每个月也要完成一定的读书任务,读书何以如此重要?只有多读书才能丰富自己的内涵。
我佩服毛主席,作为国家主席,但却一点架子都没有,对下级的人很有礼貌。毛主席写的信总让人感觉那么亲切,写信人决定了信的语气,并且影响着读信人的心情。让人有亲切感的信,说的内容页更容易让人信服认同,这也可能是毛主席的一点小技巧。
毛主席的文集中,讲了很多关于国家的决策,每次提出自己的观点时都会让大家一起讨论,而不会一意孤行的认为自己的决策都是对的,善于听取他人的意见又是毛主席的一大优点。
读罢毛主席的书籍,毛主席不仅在国家大事中拥有出过人的智慧,在文学上也有所成就。小时候就听过很多歌颂毛主席的歌曲,农村的房里还有写着毛主席万岁的大字,毛主席对中国做的贡献很大,毛主席值得我们学习的地方有很多。作为90后的我们,何不停下匆忙的脚步,读一读毛主席的相关书籍。
《毛泽东文选》读后感范文二
毛泽东思想,是马克思列宁主义普遍原理和中国革命具体实践相结合的产物。它是以毛泽东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把中国长期革命和建设实践中的一系列独创性经验作了理论概括而形成的适合中国情况的科学的指导思想。它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在中国的运用和发展,是被实践证明了的适合中国革命和建设的正确的理论原则和经验总结,是中国共产党集体智慧的结晶。在中国以外通常被叫成“毛主义”。中国共产党则一直使用“毛泽 东思想”,或使用“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的提法。
毛泽东强调尊重事实,尊重规律,就是把“实事”作为认识的出发点和根据,这就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唯物论的根本立场;“是”就是指事物的内部联系,即规律性,而承认事物是按照自己所固有的规律永无止境地运动、变化和发展着,这就是马克思主义唯物辩证法的根本观点。“求”就是去研究、去探索,通过科学研究和各种实践活动,获得真理性的认识,然后又反过来指导实践,从而达到“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这种形式,循环往复以至无穷”,这就是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根本方法。总之,就是要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把详细地占有的材料进行分析、比较,然后加以综合性的处理,把握事物的本质和规律。可见,实事求是原则简洁明晰地表达了毛泽东哲学思想的基本内容。也就是说,毛泽东哲学思想既是实事求是原则的根据,又是这一原则的具体体现。因此,实事求是原则涵盖着毛泽东哲学思想的精髓
实事求是原则的最根本要求就是要把马列主义的普遍真理与我国的社会主义具体实践结合起来,努力探讨具有中国特点的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道路,以便制定出正确的路线、方针和政策。实践证明,什么时候坚持了实事求是的原则,革命就能胜利,就能发展;反之,革命就要遭到挫折,就要失败。这是我们党几十年的革命经验总结出的一条颠扑不破的真理。毛泽东在长期的革命生涯中认真总结这方面的经验和成果,并概括为实事求是这个基本原则进而把它作为毛泽东哲学思想的基本点和精髓。
在民主革命时期,毛泽东领导中国共产党实现了马列主义与中国实际的第一次结合,开辟了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道路创建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新中国成立以后,毛泽东又探索马列主义同中国社会主义革命与建设实践的第二次结合。苏共二十大后,毛泽东提出“以苏为鉴”,指出现在中国处在社会主义革命和 建设时期,要求“进行第二次结合”,强调“在结合上下功夫”,“努力找出在中国这块大地上建设社会主义的具体道路”。中央第一代领导集体为此进行了艰辛探索,奠定了中国特色社会义的基础。毛泽东为了探索一条适合中国特点的建设社会主义的道路,他作了不懈的努力,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从中国实际出发进行理论分析和实践试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