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三国演义读后感范文一
第一次接触三国演义,还是在小时候,通过一本精编的成语故事,从草船借箭的故事中,慢慢对三国这个历史时代有了一定的认识。
当时还年少幼稚,只喜欢其中的打斗,曾为关羽的过五关斩六将而心潮澎湃,也为张飞的长坂坡一吼而拍案叫好。
但如今再一次捧起这本经久不衰的名着,它所蕴含的真正魅力才被慢慢揭开面纱。
三国演义中的人物描写十分细致,从一个人的动作,表情,语气的变化,恰如其分的表现了一个人的性格和习惯。它成功地塑造了众多的人物形象。一个个活灵活现,栩栩如生。作者往往都为人物的一个性格特点而运用大量的事件去强化塑造,达到加深读者印象的目的,这就是三国演义中的人物形象为何一直为人们所熟记的原因,也是为何这部作品作为一部历史小说,却拥有如此艺术成就的最大功臣。
三国演义中同样给人很深印象的是其中的尔虞我诈。人人都在算计,人人都在暗暗谋划着别国的土地。作者安排了许多的阴谋,五花八门,奇招迭出。我们在读作品时也从中领悟了许多道理,防人之心不可无。或许就是作者想告诉我们的。
少不看水浒,老不看三国。为什么会有这样的说法。因为对于即将踏入社会的少年,看了水浒所带来的热血对他的帮助远没有三国中的那些智谋来得大。而对于已经迟暮的老人,或许水浒还能给他带来一些年轻的感觉。
这就是我读后所得。
高中《三国演义》读后感范文二
说起四大名着,我唯独偏爱《三国演义》。 倚栏轩文学网www.juzi.yzqx.net
我喜欢“三国”这一段短暂而又令人回味无穷的历史。在中华5000年历史上,乱世很多,从春秋战国到三国时代到南北朝到五国十代,只有“三国”这还不到一个世纪的时间最最值得回味,最有气魄。它用短暂的时间书写了一段荡气回肠的故事,演绎出一个个气概滔天的英雄。
我不仅喜欢看《三国演义》中的历史故事,也喜欢了解《三国演义》中奇谋韬略。如赤壁之战,就是一个智慧的神话,先是黄盖用苦肉计,阚泽下诈降书,后来是庞统巧授连环计,这其中又包含了孔明的草船借箭的钱古美谈。孔明被称为“智慧的化身”,确实名不虚传。早在隆中之时,他未出茅庐便对天下大势了如指掌,初见刘备之时便提出占据西蜀,联合东吴,被拒曹魏的长远战略。初出茅庐就在博望坡出奇制胜,以几千人杀败夏侯惇十万大军,树立威信。赤壁鏖兵,他孤身东吴,机智权变:舌战群儒,驳斥了东吴主和派;智激孙权,坚定了其抗曹决心。在贯彻联吴抗曹的战略决策的各个关键环节上都表现了他过人的智慧和胆识。后来争夺荆州,他利用周瑜气量狭小,在二人智斗中,处处棋高一招,计胜一筹,而周瑜却步步落空,被活活气死。此后在蜀魏两军的对阵中,面对见识高远、老奸巨滑的司马懿,诸葛亮的智谋更是得到充分的表现,像“空城计”、“八阵图”,司马懿是回回误算,屡屡中计,最后差点被烧死在上方谷。这一个个事例都不得不让人佩服诸葛亮的运筹帷幄,决胜千里之外。
至于我喜欢《三国演义》,还有一个原因。词曰: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是非成败转头空……确实,三国英雄人物辈出。说起来,我最欣赏的是“五虎将军”,欣赏他们的勇猛胆识,雄风凛凛。说到“五虎将军”,我最为欣赏的是赵子龙。因为关云长刚而自矜,张翼德残暴凌下,马孟起阻戎负勇。在当阳长坂坡,赵云英勇无畏单枪匹马,冲锋陷阵,救出阿斗,所到之处,威不可当,如入无人之境,连刘备也不禁感叹:“子龙一身都是胆!”后来,赵云又在江上截住了孙夫人,夺回了阿斗,也阻止了东吴的阴谋。关羽被害,刘备举倾国之兵,欲伐东吴,赵云苦谏,不同意出兵。街亭一役,马谡全军覆没,其他各路军马均有较大损失,只有赵云未失一兵一将。他即有勇,又有谋,办事缜密,见识超人,政治眼光远大,是中国历史上少见的英雄人物。
读完《三国演义》,我不禁感叹人生的变幻莫测,历史的沧海桑田。我想:《三国演义》之所以这么受人欢迎,是因为它有着中华民族炎黄子孙的气魄,也正是这本书的灵魂之所在!我们是龙的传人,我们更要把这种英雄气魄民族精神发扬广大,在中华五千年的历史上添加一个新单元,在繁荣复兴的建设上书写一个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