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妇人读后感范文一
今天,我怀着激动的心情读完了美国女作家路易莎·梅·奥尔科特的成名之作——《小妇人》。
这本书讲述了四个小妇人——梅格,乔,艾米,贝丝与他们父母之间,朋友之间,邻居之间发生的一些事情以及她们自己的成长历程与自身的感悟。
《小妇人》描写的虽然是简单、朴素的家庭生活,但是却让我感受到了人与人之间相互谅解、相互关心、相互宽容的和谐关系。体现了人类真诚、善良的本质。有一次,劳里邀请乔和梅格看戏,艾米执意要跟去,却遭到了脾气急躁的乔的严词拒绝。于是,艾米一气之下把乔的书稿付之一炬。乔因此不肯宽恕她。直到艾米不小心掉进冰窟,差点淹死的时候,乔才忏悔不已,艾米也哭着请求乔的原谅。于是,两姐妹之间的隔阂也冰融雪化了。通过这件事情,让我明白了宽容的可贵,人在交往的时候可能会有一些误会与隔阂,这时候,我们不应该去斤斤计较,把责任都推到别人身上,而是应该相互的宽容、相互的原谅。
在《小妇人》这本书中,我认为写得最感人、最有意义的就是十七章——姊妹真情。这一章讲述了贝丝因照顾梅尔家生病的孩子而传染上了猩红热,全家都担心不已,因为贝丝随时都有可能离开人世。在贝丝生病期间,乔寸步不离的守着她最爱的贝丝,照顾她的饮食起居;梅格则勇敢的挑起了家庭重担;寄居在马奇姑婆家里的艾米并没有忘记这个小姐姐,而是一边又一遍的祷告上帝,让贝丝快点好起来。姐妹几个齐心协力,终于度过了难关。读完这章后,我真是感动不已。几个平均年龄才十几岁的小妇人,在没有父母帮助的情况下,居然能照顾好整个家庭,并且能把自己的姐妹从死亡的边缘拉回来,真是太厉害了!我要向她们学习这种坚强的精神。
同学们,读读《小妇人》吧,它会让你受益终生的。
《小妇人》读后感范文二
“别着急,善良的人!守得云开见月明。” “我真希望能把我的那束花送给爸爸,我想他圣诞节恐怕过得没有我们这么快乐呢。” “先别告诉妈咪,让她以为我们是为自己准备的,给她一个惊喜。” “特迪,亲爱的,我真希望能……” 这些温馨朴实的话是出自《小妇人》。
《小妇人》是一本带有自传性质的家庭小说,作者是路易莎·梅·奥尔科特,一位美国女作家。奥尔科特出生在宾夕法尼亚州的日耳曼敦,但她的一生却是在靠近马萨诸塞州的康科特城度过的。她的父亲布郎逊·奥尔科特是马萨诸塞州康科德一位自学成才的哲学家、学校改革家和乌托邦主义者。他一生沉迷于对理想的追求,以至无力担负家庭生活。维持生计的担子先是落到他的妻子身上,而后又落到他那富有进取精神的二女儿路易莎·梅·奥尔科特身上,路易莎到学校教过书,当过女裁缝、护士,做过洗熨活,15岁时还出去做过佣人。她自小受当作家和教师的父亲的影响。在父亲的熏陶下,她很早就对写作产生了兴趣。路易莎10岁时便已热心于业余戏剧演出,15岁时写出第一部情节剧,21岁开始发表诗歌及小品。 1868年,一位出版商建议她写一部关于“女孩子的书”,她便根据孩提的记忆写成《小妇人》。
《小妇人》是路易莎·奥尔科特的成名作,可以当做一个家庭的传记来读,书中的主要人物,梅格、乔、贝思、艾美、她们的父母马奇夫妇,还有邻家的小男孩劳里,一一都有原型,《小妇人》有一部分是影射了作者自己的真实生活,而又有一部分是出于她对美好生活的渴望。但它讲的不是大人们的奋斗,而是孩子们的成长,她们如何从天真走向成熟,从脆弱走向坚忍,从急切走向耐心,从自我走向他人,一百多年来,吸引了无数的读者。这或许是因为,每一个人,是老是小,是逆是顺,是好是歹,依稀都能从书中找到自己的一些影子。
《小妇人》讲述的是马奇一家的故事。家里有四姐妹:追求高贵但会照顾人的大姐梅格,充满躁动却关心家人的二姐乔,优雅自私却颇得人爱的艾米以及忘我无私却需要家里人的贝思。她们的母亲是慈祥的马奇太太,父亲马奇先生随军当兵。这样的一家人和她们的邻居男孩劳里、劳里的爷爷劳伦斯先生、马奇婶婶,以及周围的朋友所发生的如家庭日记般简单的故事,却流露着耐人寻味的亲情、友情、爱情。书中展示的是一幅幅温馨甜美的家庭生活图景,歌颂了永恒的爱情,打动了无数读者的心。
南北战争时期,马萨诸塞州的康科德城。在一所旧房子中,住着马奇一家。马奇先生随军照顾伤员去了,家中留下了他的太太和四个十几岁的女儿:梅格、乔、贝恩和艾米。梅格窈窕贤淑;乔泼辣直爽,梦想成为作家;贝恩温柔文静,爱好弹钢琴;艾米漂这活泼,喜欢绘画。马奇太太善良纯朴,尽管家境并不富裕,还时常省吃俭用接济贫穷的人。在母亲的影响下,心地善良的四姐妹也时常帮助穷人。她们甚至将盼望已久的圣诞早餐送给了一家穷苦的德国人。她们的邻居劳伦斯老先生听说此事后,赞赏了小姑娘们,并准备了一桌丰盛的大餐作为送给她们的圣诞礼物。乔同老先生的孙子劳里情投意合,成了好朋友,梅格则对劳里的家庭教师约翰一见倾心。凡事爱拔尖的小艾米有时会和二姐乔发生摩擦闹别扭,但很快就重归于好。一封电报带来了不幸的消息:马奇先生病重住院。马奇太太立刻赶往华盛顿。母亲刚走,贝恩在照顾穷人家病孩子时被染上了猩红热。马奇家笼罩在一层阴去之中。四姐妹互爱、互助、互励,以极大的勇气度过了难关。不久,母亲和大病初愈的父亲回到家中,贝恩也开始康复。马奇一家又幸福地团聚在一起。物换星移,转眼四年过去。梅格和约翰两情相悦,结为夫妇。已大学毕业的劳里向乔倾诉了爱慕之情,但遭到了回绝。劳里忧愤地离家远赴欧洲,在法国尼斯,他偶遇被婶婆送到欧洲学习绘画的艾米,俩人谈得十分投机,彼此有了更深的了解。此时乔已在纽约做了家庭女教师,并结识了一位和蔼可亲的德国家庭教师巴尔先生。在接到妹妹贝恩病危的消息后,乔没来得及与巴尔辞别就匆忙返爱。可爱的小贝恩死了。乔怀着巨大的悲痛,以她和姊妹们的真实生活为素材创作了一部小说。不久,梅格生下了一对双胞胎,劳里也带着他新婚的妻子艾米回到了康科德。马奇家又热闹了起来。婶婆死后将她的大房子留给了乔,乔采纳母亲的意见,将之改建成了一所学校。一天,巴尔再次出现在乔的面前,乔肯求巴尔留下来在她的学校里教书,他吻了她,同时接受了这一建议。
《小妇人》全书20余万字,人物包括一个家庭中父母及四个年幼的女儿,邻人,以及他们交往的几个朋友。故事情节贯穿了两个圣诞节,描述一年中四个待嫁的女儿生活周遭发生的点点滴滴的生活琐事。作者文笔描写细腻,人物对话饶富趣味,语调平淡哀惋,表现了一百多年前美国社会和家庭的文化价值取向以及拓荒精神,是美国建国之初,在早期移民中产生的一种生活、生存意识。他们披荆斩棘,力启山林,与各种灾难搏斗,用必胜的意志和信念去面对和建设全新的世界。这种生活意识已成为美国 民族社会创业的精神基石,为美国创造了伟大的业绩,同时也成了全人类不断开拓谋求发展的宝贵精神遗产。
马奇家的四个不同性格的女孩通过自己的善良和勤劳找到了自己的幸福。小说没有跌岩起伏的情节,没有引人入胜的悬念,但作者用朴实的语言描写了马奇家的天伦之爱。们的善良,对爱的忠诚及对亲情的渴望深深地感动了我。 作者只描写了生活中很平凡的细节,但却处处显露出对爱对美好生活的憧憬。马奇家的女孩虽然家里贫寒, 但她们却对任何事都有积极乐观的态度。 小说强调了她们的个性与尊严,但有表现出她们的自我表现约束, 而独立自强有是这四个女孩的共同特点她们总是在不停的找出自己的缺点并努力改正。 这也是值得每个人学习的。
我喜欢梅格,喜欢她为爱情甘于贫困, 不为金钱所诱惑的性格喜欢她淑女风范。我喜欢乔, 喜欢她的无拘无束, 喜欢她为梦想而努力奋斗的坚定不移的决心。 我喜欢贝思,喜欢她的恬静,做任何事都毫无怨言,喜欢她总是为别人着想的善良品德。 我也喜欢艾米喜欢她的坚强, 把扶贫济穷当作己任的信念。 她们的理想与命运个不相同, 但她们都找到了自己最好的归宿。在她们看来,家是她们的生长之地, 又是神圣的避难场所。她们仔细聆听母亲的教诲,回用自己灵巧的双手聪慧的大脑发明一个又一个富有创意同时又能美化心灵的游戏。四姐妹的成长历程仿佛是一首富有趣味的教育诗。 作者用既不华丽也不枯燥的语言想我们展示了人类伟大的亲情、 友情和爱情。 在我看来, 似乎在四姐妹的眼里, 永远和她们爱的人和爱她们的人生活在一起就是天下最幸福的事。
从她们身上, 我学会了坚强, 学会了要懂得知足但不能满足我学会了要对未来永远充满希望, 并努力追逐梦想的乐观精神。 我同样也学会了要加倍珍惜所拥有的,不要等死去失去了才知道它们的难能可贵。 我们应该细心发现每个人的优点而不是只看到别人的缺。梅格、乔、贝思、艾米她们四个坚强、乐观的精神将永远贮存在我的心里。 她们的微笑回永存在我的脑海中, 提醒着我, 要坚强,要有一颗纯洁的善良的心。
《小妇人》出版于1869年,从出版之日起一直作为经典作品流传至今。从这部小说诞生的一百三十多年里它不断地被重新印刷出版,被搬上舞台和银幕,被翻译成各种语言。路易莎·梅·奥尔科特也以对走向成熟的青年人充满同情而又现实的描写而闻名于世。《小妇人》这本书充满了人性美,是每个人心灵至深处的东西。看着书中人的成长,我们也可以试着正确地处理身边的亲情、友情、爱情,感受一下同龄人的喜怒哀乐,感受一下人性美,书中的事也都发生在我们周围。关于爱,其实很复杂,有朋友之爱,亲人之爱,长幼之敬爱。这本书将告诉我们如何怀着一颗收获的心体会,感受并对待它们,并且试着像马奇一家一样,为了这些爱,变得更坚强独立。家庭生活可能很枯燥,但谁能发现它温馨的底蕴,谁就具备了慧眼。家—是人性最美的一面体现的场所,那里是无私的爱的所在。每个人的追求从这里开始—如四姐妹,每个人的目标最终也要在家中落脚。希望读到此书的人都能在生活的一刻中驻足,体味它的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