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铁生散文集读后感范文一
第一次都史铁生的散文是他的《我的梦想》。在此之前,我一直觉得散文总是十分晦涩,好似雾里看花,叫人读不懂,对散文实在是没有好感。但是《我的梦想》却带给我另一种感受,没有虚情假意,没有矫情做作,朴实的语言直达心灵。从此,我记住了史铁生。
开学伊始,作业不算多,闲来无聊,便在此捧起了这本《史铁生散文》。可能是在青年时突如其来的下肢瘫痪让他对人生产生了更多的疑惑,更多的思考,在他的文章里,常常是一个问题连着下一个问题。这些问题串起了文章,虽然这些问题并不都能够得到解答,有时甚至会发现自己又回到了原点,但这并不妨碍你在跟随文章一起思考的过程中得到自己的收获。
不可否认的是,他的许多文章我还是读不懂(王文洁同学说《我与地坛》很感人,我还真没这种感觉……差距啊差距),但在阅读的过程中,我难得地感觉到了放松与平静。一味地读小说,那些或惊险、或离奇、或喜或悲的故事已经让我们的心灵过于冲动,过于敏感。不如暂时放缓脚步,静下心来读一篇这样的文章,放松一下,也为下一次启程做好准备。
关于史铁生的散文,最喜欢的应该是《好运设计》了。如果我拥有一个完美的人生该多好啊。这样的梦想想必每个人都做过,但像作者这样规划得如此详细的却是不多见。然而,当你顺利地拥有一切时,生命似乎就失去了它的意义。于是,之前的“好运设计”一项项地被推翻,“设计”了半天,到头来却发现:享受现在、热爱生命、注重过程,这才是完美的人生。这个结尾可以算是俗了,但之前的铺垫却让这一切显得顺理成章,而且富有内涵。
这本书我读的很慢,也不需要读得快,慢慢地读,细细地思考,才会有所收获。
史铁生散文集读后感范文二
每天都会有人经历生离死别:过去已经历;现在正在发生;或者说将来即将面对……这是每个人一生必定会经历的事情。逝去一位可敬的长者,在他的家人看来,也许只会在那几个月里有难过、伤心的情绪,但在今后的扫墓过程中,可能只是淡淡一哭,之后就不再去在乎人的生老病死这一周期性的变化。试问这些当事人,你们可曾有思考过人为什么生而人又为什么死呢?可能有人会这样说:这不就是正常的生理周期现象吗,我们怎么可能知道为什么,不必再去费脑筋思考了。
这时候就会有一个人站出来抨击你:人生下来就是赎罪的,他要来洗清他上辈子所犯下的罪孽,他是有任务并且有欲望而生的。这个说活的人就是史铁生。关于生与死的问题,他已经思考过无数多个了,他是这方面的行家。他会每天问自己为什么要活下来,还有为什么会转移死的话题来让自己继续拥有着生命。
有可能是因为他是个残疾人,在成年之际经历过人生的大劫难就是失去了行走能力,他所经历过的困苦,比我们正常人要多得多,所以才会对生与死的问题有自己独到的一番见解。在他的作品的字里行间里,处处流露出他对生的希望以及死的哀鸣。他是一个渴求拥有美好的生命,却同时又不畏惧死亡的恐怖的人,他是一位坐在轮椅上思考的伟大作家。
也可以这样说,是轮椅造就了今天的史铁生,他的创作灵感大部分都是轮椅“赐予”的。只有经历过劫难的人,才能真正领悟到劫难所带给他的不行与机遇,是值得去思考和捕捉的。
生命,在史铁生的眼中,那可是极为宝贵的东西。也许在无法直立行走甚至在坐上轮椅的那一刹那,史铁生仍然是无法摆脱失去双腿带给他的痛苦与磨难,但是在他触动写作灵感的那一瞬间里,似乎所有的苦痛,他都在那一刻有所淡然并随之忘却了。这对于他来说,是个多大的槛啊,但他最终还是跨过去了,并且在写作领域里有卓越的成就,他就凭靠着自己的力量,成功了。在这成功的背后,是需要经历过多少个夜晚冥思,经历过多少次的重写及修改,才能换取一个“作家”名号的。或许他并不在乎这些名利,他只专注于塑造强大的内心世界,只沉溺于他广阔无垠的对生命的思考中。
在《宿命的写作》一文中,他这样写道:“我自己呢,为什么写作?先是为谋生,其次为价值实现,然后才有了更多的为什么。”还有“至于写作是什么,我先以为那是一种职业,又以为它是一种光荣,再以为是一种信仰,现在则更相信写作是一种命运。”是的,写作是史铁生自己为自己选择的命运。正是因为他选择了写作,所以才没有再去考虑且纠结于自杀,是写作带给他无限的思考和轻松的生活,他热爱写作,并且视它为自己生命的希望。
在他的作品中,各个地方都流露出他对生命的渴望。因为他在生与死的抉择中,他选择了精彩的活着,所以他才会对生命抱以由衷的敬意。他不愿意无精打采地活着,这才利用写作来充实他的世界,一个属于他和生命对话的世界里。他比任何一个人都渴望拥有生命,所以他格外珍惜与生命沟通的机会,他才会将好的作品以及他对生命的思考与我们众人分享。
他每天都在不断地思考、对话和写作间流连穿梭着,可能是因为极少有人去关照他、爱护她,他的作品中才会透露出一丝丝的空虚以及苍凉的感觉。我在品读他的作品时,时常会尝到他的内心既强大却又脆弱得不堪一击。他太寂寞了,寂寞到在他的文字里都能品出他多美期盼着有人能听听他的诉说,能替他分担一丝苦楚,能理解他内心的恐慌。
《对话四则》中的一问一答的方式,完美地对史铁生的内心做了个诠释,是他自己心里真正的内心独白。对话中,史铁生有说过是卓别林大师的幽默感拯救了他想死的心,他很感激卓别林的乐观和豁达。“要是你正正经经地陷入了绝望,你不妨听听幽默大师的话。当然,使我没去自杀的原因很多,但是我第一次平心静气地放弃自杀的念头却是因为听了卓别林的劝,以后很多次都是这样。幸好有一天我去看了那场电影,什么名字我忘了。一个女人想自杀,但被卓别林扮演的那个角色发现了。女人很埋怨他,发了疯死地喊:‘你为什么不让我死?为什么不让我死!’卓别林慢悠悠不动声色地说:‘着什么急?早晚会死的。’”
就像史铁生在《答自己问》里写的那样,“纯文学是面对着人本的困境。譬如对死亡的默想、对生命的沉思,譬如人的欲望和人实现欲望的能力之间的永恒差距,譬如宇宙终归要毁灭,那么人的挣扎风斗意义何在等等,这些都是与生俱来的问题,不依靠社会制度的异同而有无。”这种文学就是史铁生毕生的追求所在,他就像是上帝派来的天使使者,他是上帝的宠儿,他能够给予人们更多的生存希望。在他的身上可以吸取上帝对生命的诠释。
史铁生在他的作品中有多次提及到他的母亲,可能就是他的母亲也同样带给他生的希望,亲手种下了一棵小树苗,是棵合欢树。
我在年小学三四年级的时候,老师就给我们播放过有关于史铁生的人物传记的视频。我还记得当时刚学习完轶事的“轶”,我就闹了个大笑话,把史铁生的“铁”错看成了“轶”,就读错了,真是出糗了。在我的记忆中,视频里,史铁生总是孤孤单单的一人坐在轮椅上,旁边总是有那么一棵老古树在陪伴着他,他就那样一直在树阴下发呆、思考。他似乎是一个人生活惯了,所以性情变得有点孤僻。他形单影只地在树下徘徊着,也许就是一个人在,他才可能偶有创作的灵感迸发出来。《合欢树》一文中,“我没料到那棵树还活着。那年,母亲到劳动局去给我找工作,回来时在路边挖了一棵刚出土的绿苗,以为是含羞草,种在花盆里,竟是一棵合欢树。”还有“加价门前的小厨房都扩大了,过道窄得一个人推自行车进出也要侧身,我问企那科合欢树,大伙说,年年都开花,长得跟房子一样高了。这么说,我再看不见它了。我要是求人背我去看看,那倒也不是不行,我挺后悔前年没有自己摇车进去看看。这棵合欢树,就是史铁生母亲生前留给他的最后一样东西了,就是希望能够陪伴着自己的儿子,度过往后的艰难岁月,要让儿子知道,母亲希望他勇敢的活下去。
史铁生多像那棵古老的合欢树啊,就只有它一棵矗立在那儿,一立久游几十年的历史了。也同样是在这几十年间,它又独自承受着风吹雨打、电闪雷鸣,才能拥有生生不息的生命在它的树干上繁衍下去。史铁生在历经过他的残疾之后,他就开始对生命有所触及,经过他不断地揣摩和思考,他将他所收获的结果通过写小说写散文的方式发表出来,传阅于人们的手中。这使得更多的人能够得到来自精神上的慰藉,以及补充到更多有哲理性的东西,来充实自己在精神上的追求。
这本《史铁生散文集》里,史铁生也有花些笔墨在自己的母亲身上,母亲教给了他许多做人的道理,让他明白乐观地生活也是一种悦己的方式。还有关于爱情的有两三篇提及到了,可能史铁生一生当中没有经历过几段感情,所以才会很少有关于爱情的散文。
史铁生的写作特点就是用最简洁的文字却又最难懂的道理来呈现给读者。他的语句都是非常通俗的,但是那些关于生死的话题还有灵魂深处的宝贝东西,无论是多简洁的文字来描写,都是需要让人反复斟酌的。也许这就是史铁生散文的魅力所在吧。他的文字,能够告诉我们很多我们从来没去思考过的话题,他材料的独特(有关生死问题),才会吸引住读者。这是他在灵魂深处的思考,他将他思考出的结果告诉我们,也同时是在升华我们的灵魂。
虽然说残疾人比我们受过的伤害还要多,但是他们同时拥有着难能可贵的财富——坚强以及不畏惧。这可能是我们正常人所无法达到的境界,我们没有他们那么坚毅的性格,也正是我们应该敬重残疾人的原因。他们告诉我们,面对生活,即使是它让你不堪一击,你也要本着一颗赤诚的心去乐观的活下去。看天边的云卷云舒,赏西边的落日残霞,游浩瀚的江河湖海,爬连绵不绝的葱郁山峰,这才是人活着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