耀州区气象句子大全 > 文学百科 > 读后感 > 学校在窗外读后感

学校在窗外读后感

2016年02月29日读后感

学校在窗外读后感范文一

“孩子为了什么去学校”,作者提出自己的观点,为了打开经验世界与发展抽象能力,以便与世界联结。看到这句话,不禁让我思考学校应该做些什么?继续看这本书,又让我有新的发现。

以前提到“学校”就想到写作文、识字、学计算公式等知识,但这些知识只是停留在书本上的套装知识,这些知识的掌握需要抽象理解。往往到了现实生活中却用不上。因此总认为学校只是学习的地方,与生活是有脱节的。书中提到“一个人必须把自己的经验,拿来不断与他人的经验相互印证,视野才能广阔,判断才能周延,思路才会清晰,人的内在世界才能充分发展。”确实这样,我的学习经历了若干年、从事教育工作若干年之后才发现学习与生活是可以在一起的。这是什么原因呢,是由于学习者没有机会参与套装知识的编辑过程,由于他只被迫学习套装知识中那些看不到摸不到的抽象内容,被迫操作套装知识中那些代表普遍以验的文字符号,因此他了失去机会去了解,那些抽象内容与具体事物之间、那些普遍以验与特殊经验之间紧密无间的关联。所以,作为学校教育层面应该为学生的学习与生活架起通往普遍世界的云梯。如果学校又不能协助学习者去联结这两种以验,让他意识到他所学的知识只不过是无数人特殊经验的抽象,那么只好一知半解地流连于文字符号的公式堆里。当他回来看待真实世界时,缤纷多变的特殊现象使他迷惘,他只有回到抽象内容中搜寻现成的普遍法则,企图用套公式的方法,生搬硬套去处理实际世界的问题。这一点也是目前学校教育存在的普遍问题,我们常说的“高分低能”,也许是这样产生的!

于我理解,学校教育就是能协助人重新对待知识,把知识当作不同世代、不同地域的人们所累积的经验,并随时与人的生活经验、思维经验,不断印证、不断修正。也就是科学、客观、辩证地看待事物的态度。学校还能帮助人发展抽象能力,帮助人意识到抽象是为了从特殊经验撷取普遍经验,再放回特殊现象。我们期待无数经过学校教育陶冶的人,都将会进行独立思考,作价值判断,对种种公式教条知所批判,对世界的普遍性能拿捏分寸,也随时能切换角度,了解他人的感受、他人的观点。

当然,书中还提到一点让我非常认同的:“如果说学校教育还有第三件事该做,那么第三件事便是留白。”留更多的时间与空间,让学生去创造、去互动、去冥思、去幻想、去尝试错误、去表达自己、去做各种创作:编舞、搞剧场、玩乐园、打球、办社团、让他们自由地运用时间与空间。看到这些文字,想起我的大学生活。我的大学生活就是这样的,所以我感觉在大学里自己的成长最快的、才会尝试用不同角度看待事物。而似乎现在只有大学能做到这点,小学还稍微好些,而中学更像是囚房,禁固了学生通往普遍世界的脚步,课室里堆放着如山高的教科书,如汪洋大海般的作业不断压抑着学子。虽说学习需要磨砺,但仅仅是抽象缺乏与现实生活的联结的学习是令人窒息的。高考完了毕业生撕书事件就是最好的验证了。

书中不是单一地从学校的层面看待学校教育的角色,还从学习者、教者的角度看待教育。如书中提到“教与学经常被混淆在一起,一般人常误以为有教就有学,误以为教师教某睦知识,学生就可以学到那些知识。”这就是我们教师群众出现最多的一句话“教你很多次,你都不会。”书中进一步解释了这种现象。固然技能方面的培养或许能因教而学,换句话说,学习者可能因技能课程的加强教导而有效学得那些技能。如骑自行车之类。但其他方面像文化性的、感知性的、思考性的、探索性的、批判性的知识,有教无学,反而是常态。的确是这样,人真正学得知识一定要有经验印证,要以过经验的同化一顺应。因此,很多知识会因为无法转化成人的经验而隔几天便可能忘掉,由“知道”变成“不清楚”、“不知道”。这个观点让我想起建构主义理论,大概也是这个意思吧!

读到书中文字,有一种豁然开朗的感觉。其实对“教育”一词都在思索,但是含糊的,而书中文字把我模糊的思考清晰呈现出来。就正如书中所说的,为我打开经验世界、发展了我抽象能力,为理论与现实经验搭建云梯。感觉收获不少!

《学校在窗外》读后感范文

断断续续的读完这本书,受益匪浅。这并不是一本浅显易懂的书,相反,读起来并不顺利,非常考验我的耐力。因为它旨在揭示教育的内涵。“教育与不教育有何差别?”“知识是什么?”“学校为什么要存在?”“教改发生了什么事?”这些问题都直至教育的本源,发人深思。

书中讲到,学校教育应做两件事:打开人的经验世界,发展人的抽象能力。“维生”“互动”“创造”是人存在的3个支架。先来说一下“互动”,指的是人与世界的互动,如果一个人独立于世界之外,完全脱离世界而生存,只能走向毁灭。人必须与外界建立某种联系,得到某种认可,被需要,才能在这个社会生存下去。而“维生”即维持基本的生存。学校教育的第一目标即教会学生相应的技能以维持生存。很多时候,这也成为学校教育的终极目标。行人的自身发展来说,这是不可取的。教育成了复制知识的机器,而不是促进学生自我发展的催动力,所以作者提出,学校教育不仅仅在于维生,更在于创造。学校教育应调动起孩子们探究未来世界的好奇心,让学生通过在与世界的互动连接中获取知识、获得经验,从而促进思维能力的形成和发展,最终培养起抽象能力,来培养发展人的独立思考能力。

“学校在窗外”这个词给我们提出了深刻的教育论题,引起我们对现行教育行为的深刻反思。在学生建立与世界连接的关系时,作为教师应该处于怎样的位置?记得书中有这样一段话:“人生必须要有出轨的经验,从不出轨的人,心智不会成熟。”我们总是给我学生设置各种安全的环境,把他们保护在雷区之外,而实际上,这些雷区并非不存在。总有一天,他们要独自面对。而作为教育者我们所能做的,也许只是看着他们跌倒,然后鼓励他站起来,在这个过程中建立起对世界、对社会、对人生的自我认知,形成抽象思维能力。

卢梭曾经提出:“教育即生长”,可以说这是教育的本义,而作为教育者所能做的只是给他们一片土壤,有风雨、有阳光、有沃土、有盐碱。然后你会听到孩子们的声音:“正在生长,请勿打扰!”他们需要的不是套子里的知识,他们想成为的也不是套子里的人,他们要成为他们自己,有自己独特的创造,有自己独特的人生和价值,想起了美国电影和中国电影的差异,当美国的大片在探讨《阿凡达》、宇宙、未来世界时,中国的大片却在研究《孔子》《画皮》《金陵十三钗》,一个面向未来,一个面向过去。如果中国人一直在缅怀失去的光荣,那么未来世界的竞争中我们将处于何地?如果学生只是复制知识的机器,而不能通过建立与世界的积极有效联结来更早的开发潜能,面向未来,那么成长就永远只是成长,而不是长成。